改变历史的耽美文

改变历史的耽美文篇一:本来有机会改写中国的N段历史

本来有机会改写中国的N段历史

历史的发展不可能只有一种必然。法国学者安德烈·莫鲁瓦说:“没有哪段历史享有特权??历史有无数的可能性,它们都是有根有据的??每时每刻,不管你认为多么短暂的一瞬,事件的进展都会像一棵生出两根树枝的树一样在分叉。”荷兰历史学家约翰·赫伊津哈也认为:历史学家必须“不断地将自己置于过去的某个点——在这个点上,已知的各种因素似乎会导致多种不同的结果。”英国历史学家刘易斯·内米尔还说:“历史研究的不朽成就在于一种历史感——敏锐地洞察出事情怎样才不会发生。”封建王朝夭折是必然的,但不等于说秦朝只能十几年而不可能几十年几百年,汉唐只能200多年而不可能上千年。百姓其实也非常希望江山万万年,而不希望改朝换代动乱流血,问题是帝王自己太不争气,或者说他们囿于种种局限没能找到正确的路子。所以,我们在反思历史之时,不妨立足于当时统治者角度假如一下。在这里,我不敢奢望探讨整个朝代的所有的另一种可能,只想就其最后10年覆亡之关键,作一点最可能的思考。

西周末:假如周幽王像卫灵公

检讨西周之亡,人们很容易归咎于幽王好色,烽火戏诸侯,顺便骂骂女人祸水。其实,“烽火戏诸侯”的真实性很成问题。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坦率说:“此委巷小人之谈。诸侯兵不能见烽同至,至而闻无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举烽传警,乃汉人备匈奴事耳。由幽王举兵讨申,更不需举烽。史公对此番事变,大段不甚了了也。”日本讲谈社《中国的历史》(2)也明确说:《史记》中相关记载“是有人为了诋毁周王朝而精心设计的”。更重要的是,2012年初北京清华大学整理战国竹简,发现记述周幽王主动进攻申国,申侯联络戎族打败周王,西周因此灭亡,但没有“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刘国忠教授称,史学界就此可以断定烽火戏诸侯并非西周灭亡的原因,这个故事根本就是编造。

钱穆所说“史公”指的是司马迁。令人敬重的《史记》其实有不少错误。步入“信史时代”以来仍然存在历史真实性问题。俗话说“成王败寇”,封建统治者喜欢像康熙所说那样一代讥讽一代,把每一个前朝都贬得一塌糊涂,以便把自己抢班夺权之恶包装正义起来。所以,读任何史书都不可放弃置疑,我只能就基本可信的史实作些分析。

幽王好色,喜新厌旧,以至让原配带着原太子回娘家,这应该属实,但无可厚非。孟子就对梁惠王明说:“昔者大王好色,爱厥妃。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不少帝王都这么干过,不少男人迄今这么干,可是并没有几个人因此亡国亡家。幽王千不该万不该是做过头:追杀原太子宜臼;申国不忍心杀外甥,他又组织国际联军征伐申国。在这种情况下,申国才反抗,而其他一些诸侯国不能不义愤。这样强大的反击,幽王大感意外,抵挡不住,不到一年即灭亡。

如果不是这样呢?卫国大夫公孙氏占据蒲邑反叛,蒲邑人还扣留孔子。孔子好不容易脱险,见到卫灵公。卫灵公请教:“像蒲邑这种情况,我可以出兵讨伐吗?”孔子回答可以。卫灵公诉说他的大臣反对出兵,认为蒲邑是战略要地,可以抵御晋、楚两国威胁,公孙氏族人几十年上百年守好好的。如果出兵,平他公孙氏十拿九稳,可是逼急了,公孙氏干脆投楚晋,或是外敌趁机入侵呢?那就比让他呆那里更糟!孔子坚持鼓动他出兵,说:“那里的男人有决死的志气,女人也有保卫西河的志气。你所讨伐的叛乱者,只不过四五人,不是与他们所有

人为敌,怕什么?”卫灵公被说服,但他后来冷静一想,还是没出兵。灵公的儿子蒯聩,因为不满母亲南子淫乱,谋杀南子失败,逃亡国外,灵公也没追杀。后来,蒯聩还回国继位。

卫灵公也好色,而且是为人不齿的“同性恋”。成语“分挑断袖”,分桃说的就是他。更严重的问题是:《论语》记载,孔子骂过卫灵公“无道”。然而,《孔子家语》又载:鲁哀公曾问晚年孔子:“当今天下,你看哪位国君最贤?”孔子回答说:“最贤的我还没见过,相比之下应该算卫灵公吧!”孔子的表扬应该更可信。卫国虽然称不上“霸”,却比齐、晋等强国更有生命力,没跟六国一起被灭,顽强生存到秦二世时期。这就应验当今一句流行话:“看谁笑到最后!”

既然是一家一国,就不必把亲人同胞往绝路上逼,狗急还跳墙哩!如果幽王能有卫灵公那样的胸怀,妻儿离走便罢休,尽管有人不满,只要申国等没被激怒,武装反叛,显然不至于马上危及政权吧?

西汉末:假如王政君像吕雉

西汉之亡,不假思索便能发现是几个皇帝太小的问题,不然很可能不会给王莽机会。但这样的反思没意义。可以说根本的问题在于王莽,如果他能像前辈霍光那样,不仅没篡汉,而且开创盛世。可我想不能把问题归咎于“敌人”,那样的反思没有意义。还是从统治者角度考虑吧,于是我注意到王政君。

中国传统文化不允许女人染政,可是中国政治常常得靠女人挽救。北大教授李零说:“古书常以女娲贬低妇女,但各朝的开国之君往往都得益于妻族和母姓。”孔子虽然发过“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的牢骚,但他列举治世能臣十名第一位便是文母,即周文王之妃。刘向《列女传》说:“文王治外,文母治内。”她生了十个儿子,包括武王、周公等。可见,优秀的“国母”应当具备两方面的政绩,一是辅佐夫君成为明君,二个再生育、培养个明君。以此来看,王政君太逊色了!

王政君是刘奭的皇后,刘骜的生母,刘欣的奶奶,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后之一,身居后位(包括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长达61年,历史给足了她机会。然而,夫君刘奭没成明君,儿子刘骜、孙子刘欣也没成明君。最后之时,她仍然大权在手,却没有作为,不仅没能挽救汉室,还有意无意帮着篡汉者王莽。她太多普通女人那种自私与善良,偏爱侄儿王莽也偏爱后宫家人班稚(当然班稚无辜),没有原则立场。即使看出白石上“宣告安汉公王莽为皇帝”的文字不可信,明说“这是骗人的,不能听”,却不能坚持,让舆论牵着鼻子走。直到王莽登基废汉索要玉玺,她悲愤不已,也只是像一般泼妇那样泄泄气。刘邦在天之灵看了,非气吐血不可。

假如这时碰上刘邦之妻吕雉,历史肯定不是这样。吕雉智慧,像武则天一样心狠心辣,名声不好,但政绩显著。刘邦原来只是个乡下流氓小混混,吕雉为他造反夺权立下汗马功劳。刘邦驾崩,刘盈继位,尊吕雉为皇太后。刘盈仁弱,实际朝政由吕雉执掌。刘盈死后,吕雉立刘盈的儿子刘恭为少帝。刘恭心有不满,吕雉便杀刘恭,改立刘义为帝,但“号令皆出太后”。吕雉先后掌权达16年,认真贯彻执行刘邦的遗嘱,相继重用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等开国功臣,继续奉行“无为而治”国策,从民之欲,而不劳民,不论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各方面均取得进一步发展,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司马迁将她列入记录

皇帝政事的本纪,说她“政不出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如果王政君像吕雉,这最后十年她应该会果断地选一位成年且心智正常的皇帝,或者自己直接当政。应当承认王莽相当优秀,魅力十足,对于他的宣传攻势难以抵挡。对这样的人才应当重用,但也应当有底线(如果认同他改朝换代另当别论)。至少在她已经看出他的野

心,并有人公开站出来说不的时候,她完全可以借助内外力量控制王莽进一步篡夺,挽救时局。可她没有,一步步退让,一次次默认,两眼睁睁看着事态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境地。没有成年的皇帝,也无具从政能力的太后,却有异心的能臣,这样的政权能生存下去岂不是怪事?

隋末:假如杨广像刘彻

柏杨写杨广时,引用一则《伊索寓言》:一个农夫牵头驴过悬崖,怕它掉下去,总要往里拉一些,可那驴坚决不肯,偏要往外挣一些,争执结果驴掉下去,农夫叹道:“你胜利了!”看着杨广自缢,是否也有人说:“你胜利了”?

我实在不敢相信,杨广怎么会顽固到那般地步,真怀疑是不是有人故意丑化他,瞎编了不少。建议少搞点“面子工程”,省些裹树布给穷人,他不听;建议不要打那些胜不了的仗,少让百姓白白送死,他罢人的官;建议他别再东巡,留在京城安抚百姓,他将人杀了,直到跟那头驴一样坠入深渊。我想象他最后那十年始终处于一种疯狂的梦中:疯狂地追求面子,疯狂地追求胜利,疯狂地追求享受,一叶障目,如痴如醉,走火入魔,目中无人。偶然看到人,无非两种,一种是献媚的笑脸,一种是进谏的素颜,而对后一种他明说讨厌,不是驱逐就是消灭。最后终于意识到灭顶之灾,不得不考虑头颅被谁砍的问题,但他好像还没悔意,仍然醉生梦死,疯得好彻底!

我常感慨明君也难善终,昏君则难有醒,只不过杨广昏得最彻底。我想他如果有汉武帝刘彻那种猛醒,不至于没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种可能。很多人讴歌刘彻,因为他在对匈奴战争中取得伟大胜利,为中原赢得很大面子。殊不知他其实像杨广那样疯,太想“有为”,不仅仅对匈奴一个目标动武,执政54年50年打仗,除了击溃匈奴,还东并朝鲜,南诛百越,西愈葱岭,远征大宛(今中亚费尔干盆地),有些战争显然是非正义的。诚如孙子兵法说“杀敌一万,自损三千”,或者说好比大把掌打蚊子自己太痛!前119年战役,汉军出塞14万军马,回来不到3万;前99年战役,汉军死伤率高达60-70%,你想象一下那厮杀多惨烈!总体看,“海内虚耗,人口减半”,国库也耗空。为此,只得加税,实际征收是法定的数倍。加上天灾,逼得各地饥民和奴隶接二连三起事,几十万成百万农民逃离土地。刘彻对内也嗜杀。有一天中午,刘彻午睡时梦见几千个手持棍棒的木头人打他,吓醒。他认为有人诅咒他,立即派江充追查。江充是“直指绣衣使者”,代表皇帝和朝廷缉捕京城匪盗,监察官员和王公贵戚,有调动军队的权力,气陷冲天。江充率巫师到各处掘地寻找木头人,直接查到卫皇后和太子刘据的住室,用事先准备好的木头人陷害太子。刘据派人把江充杀了,刘彻大怒,令丞相率兵讨伐,死者数万。刘据九子一女,全因“巫蛊之乱”遇害。“文景之治”几十年积累的成果被刘彻毁于一任。

不幸中的万幸,刘彻晚年对自己所作所为颇有悔意,悬崖勒马。前89年三月刘彻下《轮台罪己诏》:“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

下者,悉罢之!”刘彻主动做“自我批评”,承认错误,表示悔改,并开创一种文体“罪已诏”,或者说“新风”。同年六月刘彻又反省说:“当务之急是禁苛暴,止擅武,力本农,对养马者免徭役,不再举武事。”刘彻不是嘴上说说,忽悠百姓,而是刮骨疗毒,彻底整改,重回休养生息的国策,天下逐步恢复兴盛与和谐,而避免像强大秦朝、隋朝那样暴亡,为下任开创“昭宣中兴”奠定了基础。

自刘彻之后,每当朝廷出现危机或遭受天灾之时,有些帝王都会发布《罪已诏》(又称《哀痛诏》),及时公开进行自省自责。据统计,历史上先后有90来位帝王下过罪已诏。不仅发生重大人祸要主动检讨自己的领导责任,连发生不可抗拒的天灾也要深刻反省自己有什么过错让老天爷生气发怒。很遗憾,杨广不在这90来位帝王之例,他自以为永远正确,正确得像《伊索寓言》里的那头驴。谁如果认为杨广不正确,那是他有罪。

假如杨广能像刘彻,哪怕是在江都那最后关头,诚诚恳恳地发布一份《罪已诏》,切实反省自己的“狂悖”之举,果断宣布“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打开各地官仓解救饥民,恳请全国百姓相信他会脱胎换肯,重新为帝,号召大家团结平叛,那么宇文化及非常可能根本不敢生哗变之念,不难稳定江南,进而恢复中原,信乎?

救亡时刻,最重要是帝王的诚意!事已至此,就不要再强装永远正确的面子了,诚诚恳恳深刻检讨自己的领导责任,干干脆脆提些方案,让人民重振信心,共赴国难,应该没什么

天塌下来的事。后来宋末谢道清、明末朱由检的《罪已诏》之所以没再发挥刘彻那样救亡作用,就在于没诚意!比如谢道清为什么不能放弃娃娃皇帝的覆辄?朱由检为什么不立即补发将士的欠饷?那些文字游戏到这种时候还会有人信吗?

北宋末:假如赵佶像赵恒

北宋之亡,问题显然。内部虽然有宋江、方腊起事,名声很大,可实际影响不大,所涉范围很小,没有其他人响应,头尾才年把时间就归于平定。主要问题在于外部,时间上看也有些突然,但来势凶猛,没几个回合就致命,百年江山毁于一旦。

不可思议的是,这个外敌是自己请来的。燕云十六州历史遗留问题,还有“澶渊之盟”令人感到耻辱,要雪洗百年之耻,心情可以理解。但身为一国之主,应当正视现实,而不能像“愤青”一样冲动。当时宋、辽、金三者,无非是以下四种选择:一是宋、辽联合抗金:这是可行且最易行的,因为宋、辽已结盟百余年,辽主一再要求继续和好,完全可能联手镇压金,宋辽盟友将因此更牢靠。这是最理想的结局。二是宋、金联合抗辽:这也是可行的,因为金非常需要宋这样的帮手,对宋而言获得收回燕云报酬也是很可能的,只不过道义上得背叛盟的十字架。金必然因此看不起宋,一个公开叛盟的人谁还敢信赖呢?最终不可能真心跟宋结盟,因此不是最好选择。三是辽、金联合抗宋:这是不可能的,因为金正从辽那里叛离着。四是宋、辽、金三不和:也不可能,因为宋辽已是百年盟友。

对于与金联手抗辽,当时就有大臣明确反对,说得非常透彻:“很担心唇亡齿寒,边境从此不得安宁”,“金人攻辽,我们不宜幸灾乐祸,还是静等辽自己灭亡,坐收渔利”。坐山观虎斗,然后伺机而动是当时最佳选择,可是赵佶不采纳,固执已见。

如果形势如赵佶所料也罢,宋金一举灭辽,坐地分赃,证明自己伟大,荣宗耀祖,万民拥戴。他没提防自己的后院,百姓已忍无可忍,抢先一步打响内战;没有考虑到自已军队外战无能,仍然会成为辽的败将,让国内外耻笑;更没有一种坚定的态度:既然已经在宋金联手之路上迈开了步,怎么会突然又想联手辽来夹击金呢?简直跟小孩游戏一般!所以,宋帮金打了仗也没人情,在背叛老友辽的同时又加上背叛新朋金的不义,让金灭辽之余随手转而灭宋。咎由自取啊,赵佶先生!

赵佶如果像他祖宗赵恒就好了!想当年与辽在澶渊会战,宋已占上风,可他见好就收,以金钱换和平,而让不义的良心债让辽去背。对此,迄今有些国人不理解,可南宋大臣安尧臣就说:赵恒“亲自身披甲胄,当时将相勇略过人,难道他们不想收复燕云吗?不是!只是他们不忍心让百姓陷入战乱之中”。这百余年,百姓不是果然过得很幸福,以致让今天的网民和外国著名历史学家都羡艳得很吗?同时,辽国也开创“景圣中兴”盛世。这才是千秋之功啊!当然,希望“只要土地,不要人民”的昏君这样考虑,实在是奢望!但赵佶应当考虑:赵恒要是不和解,辽军败退,不日再来,没完没了战下去,宋能保证下次再赢吗?说不准北宋在百年前就亡于辽之手,这种可能会没有吗?

赵佶如果像赵恒,在辽、金之战中保持中立,坐山观虎斗,坐收鹬蚌相争之渔利。金刚刚兴起,刚与辽大战,又不了解宋军实力,不可能一灭辽转身就来灭宋。如果能支持辽镇压金,那么辽一定很感激,这时或是之后适当时机,和平索回燕云州并非不可能。当时,夏也曾约辽一起攻宋,辽主就不同意,这说明辽是讲信用的。即使选择了与金联手,那么在辽主萧皇后又派使臣请求不要再进攻,表示辽愿意降为臣属之时,赵佶应当像赵恒那样见好就收。这时,可以说所谓耻已经洗了;如果这时提出收回燕云之事,想必也很可能同意。如此,何至于转眼间成为金的俘虏?

明末:假如朱由检像李嗣源

朱由检自缢,一天后才被发现尸身,以及身上挂着他此生第六份也是最后一份《罪已诏》:“朕自登极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之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有人认为这遗书伪造,也有人认为是真的,但不论它本身真假如何,这内容显然不可信。朱由检对官吏非常严酷,“错一事则罢一官,丢一城则杀一将”。据统计朱由检统治17年里,一共任用过50

位内阁大学士,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最高记录。其中吏部尚书13人、户部尚书8人、兵部尚书17人、刑部尚书16人、工部尚书13人(有些一人曾任几个尚书),另有都察院左都御史132人;死于他手下的有辅臣1人、尚书4人、总督和督师7人、巡抚11人,侍郎(中央副部级)以下的官员难以计数。兵部尚书、监军宦官之类重要官员该是他亲自选的吧,怎么一到战场不是不战而逃就是见死不救呢?负责与满清秘密和谈的尚书也该是他亲自选的吧,怎么会犯那么低级的错误?可见,他亲自挑选了大量“误朕”之臣,他应承担用人不当的领导责任。

朱由检无疑勤政,在最后十年里毫无大权旁落的迹象,这在末世当中实属罕见。他也是有使命感的,不然不会一再感到内疚,先后下六份《罪已诏》,又创历史之最。朱由检的反省不能说都不深刻,但对自己的“处罚”及问题的对策并没有什么干货,不可能产生实际作用。例如许诺给抗敌功臣分封之赏,乍一看很让人动心。然而,朱由检如果真有这么大方的

改变历史的耽美文篇二:《历史的积淀》评改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你的感悟作文。

一天,父亲同我去公园,他指着园内的两棵树问我:“你知道那些是什么树吗?”我一看,高大的是白杨,显得十分矮小的是银杏。父亲说:“这两棵树是同时栽下的,栽下时都一样高。它们享受同样的阳光、同样的水土,到后来,为什么白杨长得高大,而银杏却生得矮小呢?”父亲见我回答不上来,接着说:“孩子,要知道,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这诗一般的语言,像一道阳光,一下子照亮了我的心。

要求:1.自拟题目,文体不限。2.字数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与本人有关的人名和校名。

(2006年重庆市中考作文)

失误原文

历史的积淀

辗转在博物馆的走廊里,细细品味那一幅幅古物的味道。是泥土的清香?还是海水的咸涩?玻璃橱窗里的它们,仿佛静静诉说着往事。倾耳听之??仿佛近在咫尺,却还是远在天涯。伸手,想去碰触那遥不可及的梦,但在相触的瞬间,时光飞逝??

坐着一叶扁舟,漫游在时间的长河里,跟随那一道道波涛,去追溯那永恒。望着前路泛着黄光的尽头,遥远,遥远??

我仿佛瞧见曹雪芹在奋笔疾书,在编写宝黛凄美婉转的爱情,在谱写贾府的兴衰,在向我们诉说着封建社会与奢侈的生活。但是,我又看见他为此心力交瘁而死,那经典的杰作被禁止。

我又看见带长铗、冠切云、佩宝璐的屈原,站在汨罗江之畔,将他最后的豪情掩埋进永恒的汨罗江水中,让他的爱国之情滋养江边的儿女。《离骚》的诞生更验证了他“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壮志。

继续向前延伸,让我触目惊心??

秦始皇大建兵马俑,用此来纪念他永远的功绩,让后人记住,曾经有那样一位伟大的帝王,统一了中原,让所有的华夏儿女团结一心,让自己成为第一位皇帝。

经过时间的洗刷,《红楼梦》成为我国古典名著的代表,人们了解了其中的价值,那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改变历史的耽美文

物。扣人心弦的情景反映着当时的社会。是时间见证了它的价值,人们也往往会在时间的启示下真正了解它。

屈原的忠心,在楚王看来不过是粪土,但经过历史的积淀,人们会意识到那样的赤胆忠心是不会随着时间而褪散的。

秦始皇兵马俑通过千年的掩埋,散发着永恒的光辉。泥土滋润了它,它成为了历史的见证。所以,最珍贵的东西,总要经历时间的考验。

失误探究

这篇考场作文的主要问题就在于材料过于简略,对主题的挖掘不够深入。曹雪芹、屈原、秦始皇都是历史名人,他们的代表性事例也有很多,可文中只是浮光掠影地一笔带过,不能很好地为主题服务。另外,文章的主题本是“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但是从《红楼梦》的材料中,文章得出的却是“时间见证了它的价值”的结论;从屈原的材料中,文章论证的

是“经过历史的积淀,人们会意识到那样的赤胆忠心是不会随着时间而褪散”的观点;从秦始皇兵马俑的材料中得出的结论是“最珍贵的东西,总要经历时间的考验”。3则材料论证的是3个不同的观点,前两个还与文章的主题“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联系不上,只有最后一个贴近,却不够深入。主题是需要材料来衬托的,只有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中心,才能让文章更翔实,更厚重。同时,语言的运用对中心的表达也至关重要。比如开头两段,在语意上多有重复,给人拖沓之感,有个别句子还存在明显的语病,这些都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因此,修改此文可从以下3个方面来着手:

1.重组结构。结构犹如文章的外观,文章美不美,结构很重要。参观博物馆,思维由泛黄的画卷发散开去,联想起那些历史人物与事件,为了达到“重磅出击”的效果,可只选曹雪芹和屈原两位文学巨匠的材料来揭示主题。结构可以采用先列举材料,然后小结,再列举材料,然后再小结,最后在结尾处再次总结和升华的形式,一环紧扣一环,使文章浑然一体。

2.美化语言。历史本身所具有的厚重感,在叙述的过程中要充分地表现出来。对所写人物蕴涵的感情,在抒发时可采用第二人称“你”来表达,这样的表达直接而强烈。同时还应明确,修辞手法是美化语言的首选“兵器”。

3.结尾点题。“豹尾”要有力,要从总结全文、照应开篇、升华主题这几方面进行,语言力求简洁明了。

升格佳作

历史告诉我们??

徜徉在博物馆的走廊里,细细品味那一幅幅泛黄的画卷:是泥土的清香?还是海水的咸涩?玻璃橱窗里的它们,仿佛静静诉说着往事。漫游在历史的长河里,跟随那一道道波涛,去追溯永恒,去听历史轻轻地诉说??

曹雪芹告诉我们??

月落之夜,你坐在那用绳子搭成的床前思索着几年来苦苦而做的工作,不禁感慨万千,提笔写下:“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是啊,左右邻里前后街坊都不明白你不遗余力所做的痴迷之事。苍天又开了一个伟大的玩笑,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那个寒冷的冬夜,那个热闹的除夕夜,《石头记》永远地卡在了第八十回。我们也不知道那个寒冷的冬夜对你――曹雪芹,意味着什么:透街飘香的年夜饭,深邃夜空中绚烂孤寂的烟花,或许还有遥远宫廷中隐约的歌舞声?如果10年前你没有写下《石头记》的第一笔,10年前就开始为自己的生计奔波,或许你现在还不至于如此悲惨。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间烈烈红尘已碾过200多年。纵岁月无情,多少富贵乡事温柔风情都已尽数随风逐去,正如时人所说:红楼一梦已成空。然时至今日,对于千古红楼的研究却从没停止过。“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惘然。”多年后,一种粲然的文学现象如珠穆朗玛峰一样屹立于东方文学史。

原来,经过时光的积淀,留存下来的才是最珍贵的东西??

屈原告诉我们??

面对狼烟滚滚的国土,为着你心中至明的圣上,为着你可敬的人民,你用写诗的手和笔,用你的赤诚筹划国策,改革政治,只为祖国强盛,人民安宁,这是你梦一般的理想啊,你为此呕心沥血,可谁知龙颜震怒,你就走向远方,被放逐在遥远的孤岛。在那崎岖的地方,你遥望故乡,凝视破碎的山河,你的心里有过何种的悲痛,只有山水见证过你在灰暗的天空下,眉头紧锁成两道山峰,用血泪凝固成泣血的诗行,抒发你诗人永远的爱国情怀。带长铗、冠切云、配宝璐,你站在汨罗江之畔,将最后的豪情掩埋进永恒的汨罗江水中。从此,把一个带泪的节日书写,书写在万物复苏的5月。

屈原,你听,江河不停地流淌,大地依然在流血。可惜的是,楚王在夜夜笙歌中早就遗忘了他的三闾大夫。

历史的脚步向前不停,多年后,你成了诗魂,成了后来诗人的精神支柱。在你身后,李白朗笑:天生我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衣袂飘飘,山水放歌;杜甫悲吟:“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在船头凄然离世;学你坚贞不屈,闻一多用胸膛迎接子弹,倒在争民主的演讲台上??

原来,经过岁月的淘漉,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地放射着光芒??

时光成就伟大,岁月锻造永恒。历史,用它那雄浑而厚重的声音告诉我们:珍贵的东西慢慢成长。

升格启示

修改后的文章犹如一杯厚重饱满的新茶,浓香四溢。首先是材料具体而典型,叙述的历史事例,充分地表现出了人物独特的个性特征。其次是语言优美,文采斐然,再现历史人物与事件时,充分发挥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妙处,折射出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历史的厚重感。

改变历史的耽美文篇三:已修改的高中历史大事年表

高中历史大事年表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