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育的德育功能
【摘 要】全面发展发展的教育是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构成的,而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与统帅作用,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可见,道德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所以,道教育应该被渗透到各个学科中。而数学作为一门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在进行数学教育过程中会有哪些德育功能呢?教师又该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呢?本文对此进行研究。
【关键词】数学教育;德育
在现代社会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好多学校、教师都是过于注重学生的智力教育,忽视了学生的道德教育、体育、美感教育和劳动教育,而道德教育恰恰是全面发展教育中最重要的,它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育人,教育以培养真正的人,培养全面、完整的人为己任。对于所有学校来说,教学都是中心工作,但它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
一、数学教育的德育功能
(一)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不管是古代、近代还是现代,中国都出现过来自数学领域的科学家。比如,在小学阶段学到圆周率的时候,课本上有我国古代南北朝时期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他得出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的值,给出不足近似值3.1415926和过剩近似值3.1415927,领先于世界一千年。中学数学课本里记载了我国古代数学研究的重大研究成果,像《九章算术》、刘徽的“割圆术”,秦九昭的“正负开方术”(高次方程数值解法),杨辉三角阵等等,均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比欧美要早出一百年到上千年。大学课本《数学史》里介绍了很多中国近现代数学家热爱祖国的故事,苏步青就是一个主要代表人物。苏步青在17岁的时候赴日留学,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在那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数学教学大纲》指出:“良好的个性品质指:正确的学习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毅力,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又称抽象思维,是人的理性认识阶段,人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类型反映事物本质与规律的认识过程。数学学科的特点无形当中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结论的确定性是数学学科的特点之一,这一特点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了很好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判断能力是一个人最应该有的基本能力。一个人的价值判断能力不仅可以决定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甚至可以影响到下一代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见它的重要性。
总之,在数学学习的过程当中,我們经常会用到分析综合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推理法等方法,所以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这使得学生在生活当中可以准确而又条例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能够正确、合理地思考问题,所以,数学教育具有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功能。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明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可见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就更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了。
二、数学教育的德育途径
数学教育有这么多的德育功能,那么教师就应该在数学教育中引导学生,渗透道德教育,充分发挥数学教育的德育功能。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呢?
下面笔者就对此进行研究讨论。
(一)开展探究式学习模式
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思考,比如在初中的课程中,有一节内容是探究多边形的内角和度数,像这类型的学习内容就非常适合采用探究性的学习模式。让学生自主探究,思考用什么样的方法计算内角和更方便。可能学生会想到各种各样的方法,比如把多边形的每个角度量出来,求和;或者把多边形切成三角形,因为在此之前学过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或者把多边形的每一个角度裁剪下来拼接起来,量度数。不管学生用哪一种方法,都说明学生动脑筋思考了,这样就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有的学生用到了两种甚至三种方法,这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二)开展合作学习小组
教师应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学习,由学生选举小组组长,并且制定一些规则,比如上课期间一些问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小组成员内学习好的学生必须帮助学习差的学生,还可以进行比分制,表现优异的小组可以获得相应的分数,期末的时候进行评比,分数高的小组会得到奖品。有了学习小组之后,小组成员共同思考一些问题,可以相互学习组内成员不同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分享好的思维方式,共同进步。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讲解题目,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总之,小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互相帮助的高贵品质,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等等。
三、总结与展望
柯尔伯格提出了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前习俗水平,它出现在幼儿园及小学低中年级, 这一水平的儿童的道德判断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习俗水平,它出现在小学中年级以上,这一水平的儿童的特点是:能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意识到人的行为要符合社会舆论的希望和规范的要求,并遵守、执行这些规范。后习俗水平,该水平的特点是:道德判断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而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行为的基本依据。
作者简介:穆明星(1994.2-),男,汉族,籍贯:江苏连云港市,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数学教育。
参考文献:
[1]李恩著,领导思维能力漫谈[M],蓝天出版社,2001(4),70-71.
[2]姚本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合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安徽大学出版社,2012:272-275
[3]陈桂生 教育原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肖琼,张岚.德育要应时而变———谈素质教育中的德育教育[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