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的出行创业故事


  如果不想买车,每个月支付1800美元,就可以选择使用CT6、XT5等高配车型,每年可以更换18次,没有里程的限制。你会选择这个服务吗?
  以上是凯迪拉克在美国推出的会员制计划。随着数字化与移动互联迅速发展,推动多个行业由单独出售产品向提供以用户为主导的整体服务解决方案转型。曾经由车辆制造企业主导的汽车市场也逐渐向出行服务进行整体转变。
  在大出行领域,汽车将从购置的资产变成一个服务性的消费品,目前的一次性消费将转化成高频的使用场景,产品属性不断降低,服务属性越来越高。
  近十年来,共享出行经历了神州租车这类传统租车模式,以滴滴为代表的网约车模式,到最近一两年比较火的电动车分时租赁模式。
  美国的Uber、Lyft,中国的滴滴打车等共享出行服务商以网约车服务起家,正在从产业链的服务端向前渗透,开始向车企定制车型、研发自动驾驶等新技术,试图掌握更多的话语权。
  而传统车企也不会愿意坐以待毙,它们开始尝试分时租赁、网约车、会员制等各种出行服务,这些都可能通向未来出行的终局之一:无人驾驶的共享智能租车出行服务。
  传统车企们正进行一次“再创业”,在这个市场中呈现出一种典型的创业状态,即参与者们保持开放的心态,赚的钱远不够覆盖成本,但追求规模,努力培养用户习惯,学会服务用户。
  目前看来,服务用户并非这些传统巨头所擅长,很多车企选择与互联网公司或者出行服务公司合作以取长补短,但两者之间主导权的争夺依旧激烈。

潮起于分时租赁


  没有司机的分时租赁业务是目前车企最早选择大规模进入的出行服务方式。
  按照中国交通运输部的定义,分时租赁是指以分钟或小时等为计价单位,利用移动互联网、全球定位等信息技术构建网络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自助式车辆预定、车辆取还、费用结算为主要方式的小微型客车租赁服务。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底,中国就已有超过370家汽车分时租赁平台,投入运营的逾100家。
  这项业务起源于美国,2000年1月,美国Zipcar对传统的汽车短租业务在时间上进一步切割和细化,开启了分时租赁行业的大门。
  随后,车企开始进场。但它们一开始涉足这个行业并非是布局未来,而是为了更好地销售车辆。
  奔驰的母公司戴姆勒(PINK:DDAIF)在2008年成立Car2go,试水共享汽车。2011年,宝马(OTCMKTS:BMWYY)则选择和欧洲租车公司Sixt合资成立DriveNow公司,发展到美国则换了个名字,叫ReachNow。2016年初,Car2go进入中国,在重庆投放其smart fortwo车型。ReachNow也已经在北京开始试运营,并于去年12月进入成都,由Evcard帮助运营。
  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荣文伟告诉《财经》记者,不少企业做汽车分时租赁有推广车型的目的。
  “像Smart和Mini Cooper常在路上跑,消费者在街上见得多了,对于品牌的认知度就会上去。”熊猫资本投资总监丁一丁对《财经》记者说。
  国内车企则是在新能源车方面布局颇多,上汽集团(600104.SH)和上海汽车城的环球车享、北汽新能源旗下的轻享出行、力帆汽车的盼达用车等。但多名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汽车行业投资人表达类似的观点,“一些主机厂进入分时租赁行业,大多用自己的车,但车型可能是之前淘汰的,或者不是最好的产品,有一种消尾货的逻辑。”
无论是出行暇务还是会员勃下的以租代售,众多车企都是上市公司.资本市场和股东是否愿意支持一个持续亏损的项B.伺况砸7钱,能否成功还是未知数。

  可以说,早期进入分时租赁行业的车企很少是为了真正布局出行服务,但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以及共享出行服务提供商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车企重视在出行服务方面的探索和投入。
  通用汽车(NYSE:GM)在2016年初开始布局其共享出行业务Maven。作为通用旗下独立运营的子公司,Maven团队一开始由40余名来自汽车互联技术产业的资深从业人士和来自谷歌、Zipcar和Sidecar等公司从事汽车共享服务研究的专业人士组成,通用原有的多个共享服务项目将统一归于该品牌下进行整合与拓展。
  通用汽车公司城市出行副总裁Julia Steyn女士表示:“Maven致力于提供舒心的个性化出行解决方案,帮助用户在有需求时及时提供最便捷的个人出行车辆和服务。针对汽车行业不断变化的用车情况,Maven是我们公司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项目中,Maven Gig是一个相当有趣的子选项,用户通过提交额外的材料和信息,可以使用租赁车辆进行网约车、送外卖等零工经济行为。截至2018年4月底,Maven项目的总行驶里程达2.7億英里。
  2017年的广州车展上,大众中国发布了智能出行服务品牌逸驾(ezia),涵盖分时租赁、网约车在内的多项共享汽车业务。
  由于车辆购置、停车以及运维费用等成本高企,用户租金和处置收入目前尚难以覆盖,分时租赁真正盈利还遥遥无期。知合出行有限公司总裁白荻对《财经》记者坦言,“这个行业的盈利拐点到底在哪里,目前我们尚无法做出准确的预判。”不过,作为合众新能源的控股股东,知合出行是将其作为整个闭环出行生态中的中心及核心赛道来布局的,他们希望让合众新能源的整车制造能力与共享出行平台形成协同优势。
  “我们希望借此盘活整个生态圈,实现各个板块的聚合效应。”在一定程度上,白荻道出了部分主机厂布局分时租赁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