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的历史

敦煌的历史篇一:敦煌历史文化

甘肃省敦煌市人民政府市长 孙玉龙

敦煌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交界处,总面积

3.12万平方公里,人口18万,其中城镇人口 9.4 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8.7平方公里,城市人均住宅面积33.4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6.8平方米。敦煌历史悠久,汉唐时期是古丝绸之路重要的咽喉重镇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窗口,境内现有石窟遗存、长城关隘、烽燧驿站等各级各类文物点241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莫高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佛教艺术宝藏,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鸣沙山·月牙泉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雅丹地貌景区是国家级地质公园。另外境内还有玉门关、汉长城、白马塔、悬泉置遗址、西千佛洞、阳关、渥洼池等众多文化品位较高、历史积淀深厚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敦煌是1979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对外开放城市,1986年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87年撤县设市。1992年,被甘肃省政府批准建立为旅游开发区。1998年,被评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市委、市政府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景点开发建设步伐,先后完成了敦煌机场扩建、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敦煌铁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成了以莫高窟为代表的佛教艺术观赏区,以阳关渥洼池为代表的沙漠绿洲旅游区,以鸣沙山·月牙泉为代表的自然风景区,以玉门关汉长城为代表的古战场观光区。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208961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1144万元,旅游接待人数100.1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9082万元;全市财政总收入11805万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824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56元。但是,目前敦煌的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无论是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还是与敦煌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相比,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如何尽快缩小差距,把敦煌建成一座名副其实的旅游名城是摆在敦煌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最大课题。通过纵向参观对比,横向调查思考,我觉得敦煌的优势在旅游,特色在文化,突破口在城市建设,今后我们要按照“以文化凸现城市特色,以城市建设促进旅游发展,以旅游发展推动名城建设”的思想,修编城市规划,完善配套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全力打造文化特色和开放个性鲜明的国际旅游城新形象。具体工作措施和对策是:

一、强化规划龙头意识,充分发挥规划的指导调控作用

城市规划乃百年大计,它与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一个好的城市规划,对实施城市发展战略将起到最直接、最重要的作用,甚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敦煌的城市总体规划从1982年编制至今先后进行了三次修编。其中2000版城市总体规划首次明确了敦煌的城市性质,即:敦煌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应建成国际著名的旅游城市,河西走廊西部的中心城市之一。在此基础上,为了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依据城市总体规划,2001年我市又编制完成了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4年完成了月泉路、阳关西路和313线火车站区段控制性详规,2005年编制完成了旅游发展规划。随着经济发展和一些重大项目的建成投用,原有的城市总体规划需要充实新的内容,包容现有的现状,因此,下一步的规划工作:一是针对敦煌已经形成“两翼”发展的城市格局重新审视城市总体规划,对原有的功能区划和定位进行适度调整。二是按照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的要求,整合周边旅游资源,充实旅游发展规划,增强规划的控制力和操作性。将景区周边的乡镇村组规划建设成旅游专业乡、旅游专业村。三是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考虑城乡规划一体化进程。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将市区和中心镇周围的乡镇村组纳入城市规划体系,努力构建以城市带动农村、以中心城镇辐射带动周边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三是强化规划执法力

度,坚决查处违规违法建筑,用规划推动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四是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围绕已形成的青海石油管理局生活基地、党河两岸、火车站区等城市重要节点,结合省道313线和国道215线的改造建设,争取将其绕城段做成城市的南北环线,再规划打通几条与省国道、铁路等重点发展区域相连接的城市骨架放射线,构建起整个城市发展的总体框架。五是调整整合城市功能区,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资源的利用率。在党河两岸景观带和岸边的五星级酒店周边规划建设高档宾馆区,在新建的敦煌博物馆周边规划建设文化娱乐区,在国家级文明市场沙州市场和商业一条街周边规划建设商业服务区,在火车站附近规划建设物流货运区,在新城区建设行政办公区。六是正确处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与各旅游景区规划的关系,有步骤、有重点地抓好雷音寺、白马塔、悬泉置遗址等重点景区保护开发利用规划编制工作。

二、完善基础配套功能,提高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

城市是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反映这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综合素质和精神风貌的窗口。根据敦煌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城市建设不能图大,要突出精、细、巧,充分体现时代气息和文化特色。具体工作中要树立“三种意识”。一是特色意识。敦煌文化博大精深,城市建设必须凸显地域特色,不能楼与楼一个样,街与街一个面。要在高度重视和把握整体形象设计的同时,注重建筑的自然美、真实美、协调美,从每条道路、每栋建筑、每片绿地、每个片区着眼,从城市家俱、人行道砖、路缘石等细节着手,逐步形成与本地的民俗风情和历史文脉相一致的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二要树立精品意识。“富规划、穷建设”,多与规划设计单位沟通,争取一次性把规划做精做深,然后逐年分步实施,近期先把火车站站前广场、风情区、夜景灯光和“五条大街”的街景立面整容改造等工程做成经得起时间和中外宾客考验的精品。敦煌是沙漠中的一块绿洲,绿色和水域都很宝贵,因此,特别要抓好“党河风情线”和“风情区”建设工程,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休闲区、亲水区、文化体育区等区域,建设好拦水、排沙、蓄水设施、绿化亮化造景和“引党入城”工程,为城市增添灵秀之气,为广大市民和来敦游客营造一个休闲、娱乐、购物、观光的去处。三要树立责任意识。敦煌是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旅游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敦煌不仅是甘肃的敦煌、中国的敦煌,也是人类的敦煌。因此,要本着对历史和人民负责的态度对待城市建设和旅游开发工作,每个项目都要反复论证,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程序,认真落实工程招标制、建设监理制和质量终身负责制,对工程实施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控,防止建成“遗憾工程”。

三、延伸城市服务链条,提升旅游产业整体水平

旅游是敦煌的优势所在、希望所在,敦煌的城市建设必须为旅游发展服务。一要树立大旅游的理念,把城市建设和旅游开发统一起来考虑,把城市作为一个景区来开发经营,把每个建筑作为一个景点来规划建设,围绕游客需要什么,看什么,吃什么,带走什么来延伸旅游服务,开发满足不同消费者需要的住宿、购物、餐饮、休闲、娱乐项目,延长游客在敦煌的逗留时间。二要放宽视野,跳出敦煌的地域界线,整合周边旅游资源,积极开拓以古城古关文化、少数民族风情、冰川草原风光、民族宗教文化为主题的周边旅游。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鼓励各种类型的经济形式进入旅游市场,开发城市和旅游景点的可参与性服务项目,提高整体接待能力和服务档次。三要加大宣传促销力度,要借势造势,以《大敦煌》在中央电视台的热播和敦煌铁路开通运营为契机,彻底打破目前守株待兔和各自为阵的传统做法,统一策划,既要走出去在大城市做广告、设窗口、举办推介会,又要请进来让游客实地考察感受敦煌文化。切实把想来敦煌而因交通、路途等原因未到敦煌的游客吸引到敦煌来。同时

要对“敦煌夜市”等现有旅游品牌进行深度包装和整合,统一规划、统一标识、统一管理,用一流的服务,一流的形象提高对外影响力。

四、营造城市人文环境,提高市民的文明水平

城市“三分建,七分管”,城市的管理水平不仅直接反映出旅游城市的品味和内涵,也体现着一个地方领导的组织管理水平。一个城市建的再好,如果管理跟不上,还是脏、乱、差,因此,必须下大力气从源头上解决。一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城市和旅游市场管理法规的宣传教育。让已经出台实施的《城市规划管理暂行办法》、《夜景灯光管理暂行办法》、《城市房屋拆迁实施细则》等政策规定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扎实组织好“人人都是敦煌形象,人人都是发展环境”为主题的“我爱敦煌”教育活动,教育城乡居民遵守法律法规、珍惜名城声誉、爱护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自觉投入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旅游开发中去。二要深入开展市容市貌和村容村貌整治活动,集中力量重点整治城区、城乡结合部和国省道及旅游景区沿线乱堆乱放、乱贴乱画、乱搭乱建、以路为市、占道经营、出租车乱停乱靠等有碍观瞻的地上附着物和不文明行为,拆除临时乱搭乱建的构筑物,更换破旧广告牌匾,整修树木花池、树沟,规范通往景区道路沿线两侧的农舍、温室、广告。统一规范出租车、旅游车、公交车车容车貌,重点整治车容不整、从业人员仪容不整、行为语言不文明等现象。三要结合节水型社会建设,在城乡居民和中外游客中大力倡导节约用水,在各单位、企业和居民家庭中广泛推广使用节水、节能、节耗等新技术。全面推行阶梯水价和城市夜景灯光监控定时管理等技术,降低城市的运营成本,提高可持续和谐发展的能力。四要强化社区的城市管理职能,把公益性、群众性、社会性的职能下放给社区,并赋予一定的综合协调权和行政处罚权,进一步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城市管理体制,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五要全面加强城建旅游队伍自身建设,通过不同形式、不同类型的教育培训,提高素质,文明服务。

五、创新经营发展思路,提高建设融资能力

实践证明,完全由政府投资搞城市建设和景点开发,不仅资金一时难以筹措到位,而且项目建成后管理服务等都存在着不少弊端。必须走经营城市和市场化运作的路子。城市建设和旅游开发走经营之路,并不是只讲求经济效益、眼前利益,不注重社会效益和长远发展,而是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经营城市和旅游资源,讲求投入产出率,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筹措资金把城市建设得更好一些,把旅游开发做得更深一些。城市建好了,有了完备的基础设施,有了优美的旅游和商住环境,有了吸引力和聚合力,就能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就有生机活力,就会繁荣发展。旅游景点开发丰富了,有了更多好玩的项目,值得留恋的地方,才能留住客人,提高综合效益。一句话,只有经济快速发展了,积累了资金再投入城市建设和旅游开发,二者就会实现良性循环。要把创新作为促进城市建设和经营的推进剂,先从广告灯箱、公厕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管理入手,引入经营性公司,提高管理服务水平。要把城市土地资源作为经营城市的抓手,在大力盘活土地资产上做文章,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储备城市闲置土地,促进城市土地增值滚动发展。要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加大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的资金信贷规模,把城市作(转 载于:wWw.zhAoQT.neT 蒲公 英文摘:敦煌的历史)为一个大项目来运作,争取通过一些发展前景好、经营效益高的企业融资开发建设经营城市旅游项目。同时,采取让利、入股、租赁等形式,鼓励民间资本开发经营城市公共设施和旅游景点,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开发建设的局面。

敦煌的历史篇二:敦煌的历史和文化

敦煌的历史和文化

2009年03月26日 15:56:33 稿源: 《宁可史学论集 续篇》 作者: 宁可 敦煌是一个很古老的城市,但是我们讲它的历史先从一百年以前开始。一百年以前,就是20世纪之初的1900年,这一年在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的标记是八国联军联合起来侵犯中国。这是一件在当时世界上具有轰动性的大事情。正当八国联军攻打天津继续向北京进犯的时候,在中国的遥远的西北边疆有一个很小的城市,叫作敦煌。在这个城市也发生了一件震动世界的大事,但是不是在当时震动世界,是以后,这就是敦煌藏经洞5万多件文书的发现。造成这个事情和引起轰动的是两个人,一个中国人、一个外国人。中国人是一个道士,叫作王圆箓。外国人,是一个英国籍的匈牙利人,考古学家斯坦因。 敦煌在历史上曾经是一个很重要的城市,有过它辉煌的时期,但是这个时候已经默默无闻了。在这个默默无闻的城市里,有一个古老的佛教的石窟群,就是有名的莫高窟。这个石窟当年是非常辉煌的,但是到了20世纪开始时已经在人们的记忆中间淡没了,只有很少一点记载还让人们知道,在敦煌这个地方还有这么一个石窟。这个石窟本来是一个佛教的石窟,但是佛教在这里衰落了,石窟的一小部分变成了道士的道观。住持的人是个道士,叫做王圆篆。这个人想修整道观,就开始清理石窟。结果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在一个石窟的边上有一个小窟。打开来一看,这个小窟里面从底到顶密密麻麻地堆积了大量的从十六国、北朝一直到宋朝初年的文书、卷子,还有一部分绘画及丝织品和刺绣。这是一个极重大的发现,都是一千年至一千六百年以前的经卷文书,纸写的文件,还有丝织品、刺绣,这样多的东西集中在一个地方出现,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王圆箓不能说一点不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但他其实是糊里糊涂的。另外,本来这些东西清朝的政府知道以后已经要他负责好好保存保管,但他也稀里糊涂把它当作他自己的东西。这样过了几年,人们还是不太知道这些东西。结果到了1907年,一个外国人,就是斯坦因,他来进行中亚和中国西北地区的考察,到了敦煌,听到了这个消息。他就去找王圆箓,然后连哄带骗再加上很少的一点钱,他就得到了几千件敦煌的遗书、敦煌的文物,拉走了。拉到英国,一公布出来,立刻引起世界性的至少是欧美的震动,说这真是一个重大的发现。原来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很重要的城市,已经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而衰落了。但到了20世纪初期,又立刻引起了轰动,敦煌又重新进人了国际的视野。以这一大批丰富的敦煌遗书加上敦煌的石窟还有其他的重要文物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兴起了,这就是敦煌学。

敦煌学到现在也有差不多一百年了,现在看起来这个学科还没有衰落,还好像有点方兴未艾的样子。随着敦煌的发现,外国人首先是斯坦因,然后是法国人伯希和,然后还有俄国人、日本人,最后当然也少不了美国人,都跑来了。他们从这里或多或少地掠夺了大量文物。敦煌的文物流散到世界上的各个地方。这样也使敦煌学成了国际性的学问,不只是中国人在研究它,恐怕还是外国人首先注意到了它,开始研究它,敦煌学成了一门国际性的学科。敦煌文物被掠夺盗骗出去以后,留下的部分还有不少,就集中到了北京图书馆,也就是我们今天讲座所在的国家图书馆。这里也是世界上收藏敦煌文书最多的地方,是世界上研究敦煌的一个点甚至于是一个中心。

20世纪初年的时候,敦煌已经衰落了。当年敦煌可是一个非常光辉的城市,从西汉开始一直到宋朝初年,这都是一个非常光辉的城市,以后衰落了。敦煌为什么能够经历了这样一个一千二百年左右的辉煌,然后又经历了九百年左右的衰落呢?这是因为敦煌是处在当时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一个枢纽地带,敦煌之所以衰落也是因为它失去了这种枢纽地带的作用。敦煌处在河西走廊,是河西走廊最西边的一个城市。河西走廊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枢纽地段,敦煌在它的西边,是朝西的一个出口。这个枢纽地段,是今天我们中国境内的古代各个民族交往的十字路口。这个地段的北边是草原,是蒙古高原;它的西边是所谓的西

域;南边是青藏高原;它的东边是中原大地。它处在一个东西南北的中国古代民族交往的十字路口。河西走廊从地理上讲确实是一条走廊。这个走廊的南边是祁连山,祁连山再往南就是青藏高原了,就是现在我们藏族活动的地方。在它的北边基本上是蒙古高原,高原的南缘是沙漠、戈壁、荒山,就是所谓的荒漠地带。河西走廊正好是北边的荒漠和南边的高高的祁连山之间的狭长地带,在这个地带,祁连山的雪水流下来形成了一连串的绿洲,绿洲的边缘又是一些草原。所以这条走廊既适于农业又适于畜牧业,人口比较多,物产也相当丰富。这条走廊正好是草原民族南下,青藏高原民族北上的一个通道,人们往往在这个地方交汇,然后再流到四方。另外,祁连山又是东西方向的走廊。因此,中原地区跟西域乃至于更远的中亚、印度、西亚、伊朗、阿拉伯乃至欧洲的交通和交往都要经过这样一个狭窄的河西走廊。所以这个地方是一个枢纽地带,它既是今天中国境内各古代民族交往的一个枢纽地带,又是中国和西方交通的丝绸之路通道上必须经过的地段。因此,河西走廊在中国历史上就很重要了,它是一条地理的走廊,也是一条历史的走廊,还是一道民族的走廊。在这个地方,汉族、其他的民族进进出出,有打仗也有和平相处。中原王朝往西伸展的话,一定要先到这个地方,然后再往新疆往中亚伸展。中原王朝也要依靠这个地方来抵御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在这个枢纽地段,更重要的还是从东往西这条路。这个东西的方向从中原伸展到西北,然后再伸展出去,就是丝绸之路,到中亚到印度到西亚,最后到欧洲到非洲。敦煌在河西走廊的西口,是东西交通中间的一个转换地点,丝绸之路在河西走廊进入一个比较窄的通道。丝绸之路不是一条,有很多条。但到这里就收缩到了河西走廊上的一条,再到中原。从这里出去,也是到敦煌这个地方,然后就展开,有好几条道出去了,这地方是一个很重要的关口。河西走廊是一条历史的走廊,同时当然也就成了一条文化的走廊。因为随着民族之间的交往,比方说东西方民族的交往,有政治的、经济的,当然也有军事的,随着这个而来的,各族的文化,各种文化也汇拢到这里,在这里互相接触、融会。汉族的文化、西域的各民族的文化,再远处的亚洲其他地区的文化都往往汇到这个地方。河西走廊有点像一条河道上的一个蓄水池,各种地方来的流水到这里都汇集一下,停留一下,然后再分别流出去。因为这个地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比较不错,人们和文化就有可能在这里停留,这么转一下,然后再出去。

从西汉开始,这个地方主要属于中原王朝的版图,汉族成了主要的居民,当然其他民族也有,汉族的文化也就成了这个地方的主导的文化。其他的文化在这个地方开始跟汉族的文化交汇、融合、互相作用,汉族的文化也从这里传播到世界其他地方。汉族文化传播出去,这个我不多讲。其他文化传进来,河西地方就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因为我们知道汉族的文化是长期的、延续的,而且是比较先进的、传统很深厚的一种文化。它之所以如此,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实际上是黄河流域开始的所谓华夏文化,融会了中国其他地区的各种文化,形成的汉文化。然后这个文化再融会其他地区文化形成更深厚的一种汉文化。汉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不是靠排斥抵制其他的文化,而是靠吸收融会其他的文化来丰富自己、发展自己,跟中华民族一样,是所谓的“多元一体”。其他的文化,哪怕是一些跟汉族差距很大的距离很远的文化,汉族都可以把它吸收、融会进来,形成自己的东西。这种外来文化的加入是不断的。在历史上虽然也有过战争、冲突,也有动乱,但是基本上外来文化,特别是从西方传过来的文化是采取一种逐步地渗透的形式,逐步渗入,它不是暴风骤雨式地冲来,跟原来文化产生一种很大的冲撞,而是慢慢地进来,时间可以很长。这样,也便于中国文化慢慢的融会吸收,不会造成非常大的冲突、震荡。19世纪以来,随着西方对中国的侵略,西方的文化进到中国,这种情况之下,东西方文化的冲突是相当激烈的。这种冲突的后果是好是坏,或者哪些好哪些坏,我们先不说,但对中国的震动是极大的。但是在古代,从国外来的文化,进来是徐缓的,中国文化就有时间把它融会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

这里面最突出的就是佛教,我们知道佛教起源于印度,这种宗教的观念和它的种种东西跟中国传统的东西并不是完全契合的,有差距甚至是相互排斥的。当时好些中国人对外来的佛教是不满的,比方说有两条。第一条是“沙门不敬王者”。中国崇拜权威,认定权威是皇帝,而佛教徒不认为国王皇帝是权威,这就有冲突。还有佛教讲究佛是最高的,而各种人都一样,跟中国传统的家族观念,跟中国的孝道是有距离的,所以又出来一个“沙门不敬父母”。这都跟中国传统的东西有冲突。这种冲突加上其他的

一些经济政治方面的因素,例如佛教来了以后,它要存在,就要搞它自己的经济,要有产业、有收入,要控制劳动人口,这跟中国的封建政府封建国家的利益是冲突的。由于这样种种原因,历史上也曾经发生过几次所谓的灭佛、毁佛、废佛的活动,但是这个问题慢慢地就解决了。解决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佛教把有些东西向中国传统的观念靠。忠君它靠过来了,孝顺父母它靠过来了,佛教的祈愿后来加上了希望国家安定希望皇帝平安,甚至皇帝就是今世佛、“老佛爷”,拜皇帝和拜佛是一致的。还有,做法事首先就是祈愿三代乃至于七代的祖宗安安生生地在天国享受欢乐,这都出现了。佛教也接受了封建王朝的管理、控制。当然还有佛教的教义,还有佛教的各种仪轨等等都在变化,慢慢的佛教就跟中国原来的东西融会起来。原来起源于印度的佛教就中国化了,就成了中国式的佛教了。中国式的佛教最后成了今天世界佛教的主流,还影响到了周边的地方。反过来,佛教反而在它的起源地印度衰落了。这是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融会和使它中国化的最好的例子,这个过程从魏晋南北朝一直到隋唐大体上完成了。

在这种逐渐的融会的过程中,像河西走廊这样一个起着文化的蓄水池作用的地区,在外来文化中国化的过程中的作用就很值得注意了。先在这里打一个转,然后再出去。这个流向也是双向的。换句话说,中原地区的佛教的一些特色又回过头流到这个地方来,在这里和西方的东西糅合,这么一个关系。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在敦煌地区佛教是最繁荣、最兴盛的,我们先不说在这个地方的佛教的教派等等。我们就说一下莫高窟这个佛教的石窟艺术宝地。佛教过去有个传统,就是在山上打洞,作为安放佛像、膜拜的地方。莫高窟就是这么一个佛教的石窟,莫高窟佛教艺术中间反映了佛教跟汉文化的结合。从印度来的佛教,从艺术形式上讲,有希腊的影响。佛教的兴盛首先是在印度。印度的西北部,也就是现在的巴基斯坦和印度河这一带地方,这个地方在公元前4世纪是希腊的亚历山大所征服的地方。亚历山大东征一直到了巴基斯坦、印度河。这个地方成了希腊的领土,所以这个地方希腊的影响很重。随后又是一些受希腊影响很重很深的人,比如巴克特里亚人,就是所谓的大夏的贵霜王朝的人在这个地方。因此这个地方的艺术就具有很强烈的希腊艺术的风格,就是所谓犍陀罗风格。这个地方佛教的佛像跟希腊的神的雕像的风格差不多,带翅膀的天神、十字架等都有过。这种犍陀罗风格随着佛教西传到了西域一带,它又染上了一些西域的风格,像龟兹这些地方的风格。再到敦煌来,慢慢地就变成真正的纯中国式的了。

另外中国的佛教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中国佛教实际上是“入世”的,要跟社会接触,要去劝化世人。它本身也就有一种世俗化的倾向,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也是中国佛教的一个特点。世俗化的倾向比较注意人的地位、人的作用、人的活动,人在佛的面前就不只是一个只知道礼拜、皈依的可怜虫了。他还应该跟佛对话,要能够提出问题,要能够在佛面前有所表现等等。这可以算是佛教中国化的一个特点,当然我这说法是非常肤浅的,真的要探讨起来,这个问题可说的话太多了,我简单这么说一点。这些中国的特点逐渐地就在敦煌的石窟艺术中反映出来。比方说首先我们看敦煌石窟的窟,这算是一种建筑形式。从印度传来的这种窟基本是两种,一种是所谓的“禅窟”,还有一种是所谓的“中心塔柱窟”。“禅窟”是供僧人坐禅、打坐摒除俗念、清静修行的。“中心塔柱窟”是一个窟中间有一个塔,有像个大方柱子似的塔柱,四面有佛像,供人们在窟里头顶礼膜拜和观佛,就是在那里体会佛心佛性等等,是转着圈的,绕着塔柱走的。这两种窟,禅窟是供和尚个人打坐的,和尚个人坐禅的,属于个人行为。中心塔柱窟,它给信徒们活动的空间是很小的,这是印度来的。可是后来逐渐发展成中国式的窟了,中国式的窟大体上就接受了中国木构建筑的特点。本来窟是石窟,可是中国的石窟是仿照了木构的建筑,不但里面是这样,而且外面还有用木头修出来的窟檐、柱子等等,等于是造一个房子把这个石窟盖在里面。但这些东西现在都毁的差不多了,因为是木头的,只剩下几处。这种形式的石窟里头给人的活动空间就大了。所谓殿堂式的石窟,有点像我们现在的佛教寺庙了。而且当时敦煌的殿堂石窟佛像的地位还更靠墙,甚至嵌在墙里面,其余空地全是人们活动的地方。它建筑的式样向中国的木构建筑靠拢,它的活动空间的扩大也反映了中国的佛教的世俗化等等的一些特点。这是讲佛教的石窟建筑。

莫高窟的很大一个特点是它有大量的塑像和壁画。这些塑像和壁画里的人物及服装等等,早期是犍陀罗式的形象,印度式的、犍陀罗式的服饰是最突出的,人物造型希腊式的、印度式的、西域式的风格非常突出。逐渐的就转化,成了中国式的人物、中国式的服饰了,那个佛像你一看,应该就是中国人,不再是印度人了,也不是希腊人。它穿的衣服、服饰也都向中国的服装靠拢,当然它还有些特别的东西,但总体上向中国靠拢。壁画形象也有变化,比方有名的飞天,在天上的宛转流动,完全是靠它的身材、靠它身体的形状和它身上衣饰的飘带,让你感觉到它宛转飞扬,这种风格希腊是没有的。希腊的人要飞,他们古代的传统是要凭借翅膀的。包括现在基督教,上帝下面的天使都是带翅膀的。可是这个慢慢的就变成不要翅膀的,到中国干脆就彻底地不要翅膀就可以在天上飞,而且表演各种优美的姿势。这个实际上就融人了中国的风格。中国在战国,至少在战国以后,在南方的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这种流转的、不要翅膀的人物和动物的飞翔动作的形象已经大量的出现了。如果我们看战国时候的漆器、汉代的漆器,这种形象很多。就是往天上飞的神也就是这种形象。中国原来也有带翅膀的仙人,就是所谓的“羽人”,但后来飞起来就不要翅膀了。中国道教的神仙不要任何凭借,就可以在天上走,也许要踏一朵云,别的不要,什么翅膀都不要。这个恐怕是来源于庄子,因为庄子讲过一个古代的神人列御寇,列御寇“御风而行,泠然善也”,顺着风飘飘然就走了,“朝苍梧而暮北海”,到处逛去了。这是中国人的一种思维,中国人的一种想像,中国风格的东西,这个东西就充分融会到了敦煌的飞天里面。

另外,壁画的形象,除了它的人物的服饰以外,慢慢都在变。我们还看到,壁画中间有佛像,有菩萨像,有各种的像,另外它还有一些佛的故事,佛经的故事、佛教的传说等等。这里面除了佛、菩萨等等以外,还有人,有人的活动。到了中国,佛、菩萨的的题材之外,这种涉及到人物故事的形象很多。比如观音怎样幻化各种形象,救苦救难,怎么救人等等,有好些像连环画似的,这里面很多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当然都是中国人,中国面孔。不单是中国面孔,而且佛教故事产生的地方、背景也从西域从印度转到了中国,是中国本时本地的故事画。另外各种人物画,各种风俗画,各种风景画都有了。而且慢慢有些佛教壁画题材跟佛教脱离了,纯粹是世俗的人物,世俗的故事了。另外,修窟造像是需要有人贡献的,就是布施、功德,换句话说,就叫供养。供养一个佛,供养一幅画,供养一个窟的施主,就是供养人。人们掏了钱做了好事情,也希望留名。所以在敦煌石窟的壁画中就有一些供养人的画像。这些供养人的画像,原来都是很小的,地位也很差,在一个石窟最下面一层里面密密麻麻地排着很多小人像,现在年长日久有时候看不清楚是什么样了。可是后来慢慢这些人像大起来了,长起来了,大到最后到了五代宋朝初年的时候,供养人的像已经是脱离非常低的地位,跑到甬道的两边去了,而且个儿非常大,画的漂漂亮亮、清清楚楚的,比真人还要高。当然这是一些敦煌当时的统治者,他们大概独立花钱修窟,这个窟就带有个人的性质了。还有些干脆跟佛教没关系了,比如张议潮,敦煌后期的一个统治者,他在一个大石窟的两边,让画工画了两幅很长的壁画,是他和他的夫人出行的图,浩浩荡荡,车马乐舞,还有杂技表演等等。这完全是表现他自己,表现他的威风、表现他的高贵,跟佛教、跟佛的题材已经没有直接的关系。当然,他是这个窟的所谓供养人了,是惟一的供养人,他就把他自己表现到这个程度。这些都反映了一种中国式的佛教的特点,跟原来印度的已经相差很多了。

在河西走廊,敦煌是最靠西边的一个城市,这个城市正好是河西走廊的西口,中国的中原王朝往往控制了河西走廊,就是控制了这个地方。从这个地方往西是西域,再往西是中亚印度了,这是一头。倒过来,从敦煌向东进来主要就是汉族的地区,汉文化所在地方。所以这个地方是个关口,丝绸之路的商业在这里也是一个关口。刚才说了,从敦煌出去以后,这个丝绸之路分成两条或许三条或许几条,最主要的是两条。分别沿着天山南边和昆仑山北边,绕过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到帕米尔会齐,再往西出去。敦煌是一个关口。从这里一条线往东,经过河西走廊,到中原去了。过了河西走廊大概又分好多道,但首先还是到当时的长安。所以这个地方是个界限,从自然景观上来说,这地方好像跟中原地区、河西走廊还差不多,出了敦煌那可真是塞外的风光了。从人文景观来说这里是中原王朝的地方,是汉族聚居的地方,再出去,就是各种各样的民族,各种各样的文化了。这一点,过去人们似乎也认识到了。像唐朝很有名的诗,如“羌

笛何需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就是咏西北的。换句话说,从自然景观上来说,从自然条件来说,这个玉门关就是一个界限了。还有一首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好像是写人文景观的,就是说,西面外头都没有你认识的人了,里头还有,这是人文景观。玉门关和阳关,在汉朝时候都是在敦煌的境内,是汉朝建立的关。从玉门关出去是一条道,从阳关出去是另一条道。出去以后景色全非,阳关一出去,就是沙漠荒原,玉门关出去到吐鲁番这边,景色也不一样。到唐朝的时候,玉门关挪到了敦煌的东边,但是应该说也还在敦煌这个大范围里面。所以似乎当时的人,把玉门关、阳关,也就是把敦煌作为中原王朝和西方的关口、交界的地方。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敦煌的重要,敦煌在河西走廊上地位的重要,在丝绸之路上地位的重要,乃至于在中国历史上各民族的关系的中间地位的重要。尤其是在东西交流上敦煌的重要,可以想见。

敦煌的重要辉煌地位,可以说是从西汉、从汉武帝开始的。在这以前,敦煌不是没有文化也不是没有居民。最早,在新石器时期的时候,这一带已经有了一种具有彩陶文化特点的遗址。它的年代跟夏朝差不多。到了商朝和周的时候,在这里活动的人是乌孙人和月氏人。后来月氏把乌孙赶跑了,成了这个地方的主人。大概到了秦朝末年汉朝初年的时候,很强大的匈奴来了,又把月氏赶跑了,匈奴成了这里的主人。西汉的汉武帝跟匈奴发生了大战,大大打击了匈奴。当时的大将霍去病占领了河西的地方,西汉在这里设了四个郡,所谓河西四郡,就是武威、张掖、酒泉,从东往西,最后设的是敦煌,这个地方就正式归人了中原王朝的版图,成了汉朝北御匈奴,西通西域的重要地方。汉朝在这个地方修长城、修烽燧、派兵戍守、屯田、积谷、移民,使这里发展起来。这时候东西的商路也打开了。敦煌成了一个重要的政治、军事重镇,同时也成了一个重要的商业城市。丝绸之路上来往的大量货物,中国的丝绸、国外的珍宝等等,通过这条道路来回交通。敦煌的辉煌的历史就从这时开始。随后,汉族渐渐成了这里的主要居民,汉族的文化也就成了这个地方的主导文化。魏晋南北朝的时候中国中原地区发生了一次民族大动乱,就是所谓“五胡十六国”。河西地区包括敦煌也卷进去了。河西地区在十六国时期,先后建立了五个政权,就是所谓的“五凉”。这“五凉”也互相打仗,跟中原地区的其他的一些民族政权也有冲突,但是河西地区究竟是在边沿上,所以它还好一点。有时打得很厉害,多数时期还是保持比较平和的局面。尤其是敦煌,因为最靠西边,所以受动乱的影响最少,基本上还能维持它原来的局面。不仅如此,由于动乱的缘故,大量的流民、移民从中原地区,从东边往这跑,迁到这里。这里成了动乱期问的比较安定的地方。由于大量移民,人口增加,敦煌经济也有发展。同时这次移民不只是原来的那些戍卒、农民,也包括一些文化层次比较高的所谓世家大族。这些人在动乱时迁移过来,东汉时有一次,三国时候有一次,五胡十六国时候又有一次,慢慢这个地方的文化积淀加厚了,特别是儒学的传统。以至在后来,对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建立的政权,河西地区包括敦煌的儒家、儒生,反过来对当时的南北朝的南朝和北朝的文化建设,甚至政治建设都有相当大的影响。本来这里的文化是从东边来的,现在反馈回去了,可见这个地方文化传统、文化沉淀也开始积累加厚了。

就在这时,敦煌出现了一种外来文化,就是佛教。佛教从印度传过来走两条路,一路是走海路,一路是走陆路。走陆路经过河西。所以敦煌在很早就有了佛教,中原有些佛教的高僧,还是西域来的。从印度来的和尚当时还不太多,主要是西域和尚,先学了佛教然后跑到这来,影响非常大,所以这个地方慢慢成了一个佛教圣地,从这里又往东传过去。中原地区的佛教在十六国时候就开始兴盛了,东边的佛教又返回来到了这里。这么来回一转,这个地方的佛教非常兴盛。加上当时的统治者的提倡,地方官、地方的政权领袖的提倡,佛教大为兴盛。兴盛之后,当然要有信徒、要有和尚、还要有庙。当时内地流行禅学,讲究坐禅。坐禅要有一个比较安静的地方,当时的佛教信徒往往就找一个偏僻的地方坐禅,修心、养性。所以佛教的庙,多半都建在山里面,当然不是山顶上,大都是半山腰,大部分都这样,在敦煌也是这样。所以敦煌就出现了石窟寺,出现了石窟。禅窟就是给和尚打坐修禅用的,也给信徒们顶礼膜拜。据说最早是在前秦时候,大概是公元366年,敦煌出现了第一个窟,是一个和尚叫作乐傅的建的。建立这个窟,还有一段传说。相传乐傅到了莫高窟,忽然发现天上好像有很多佛呈现出来,他感觉到这是一个圣地,于是在

敦煌的历史篇三:敦煌历史文化讲稿

提纲

一、敦煌历史文化

二、敦煌景点景区

1、鸣沙山月牙泉

2、阳关

3、玉门关

4、雅丹地貌

正文

一、敦煌历史和文化

敦煌这个名字,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大宛列传》“敦,大也;煌,盛也”盛大辉煌的敦煌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历史上的敦煌曾是中西交通的枢纽要道,丝绸之路上的咽喉锁钥,对外交往上的国际都会,经营西域的军事重镇,在中华历史的长卷上占有光辉的篇章。

敦煌出土过新石器时代的石刀,石斧和陶器,这说明早在原始社会,敦煌就已经有人居住了。而在尚书的记载中说尧“窜三苗于三危”, 史记里面也有过记载,舜把共工流放到幽州,把欢兜流放到崇山,把三苗驱逐到三危,把治水无功的鲧流放到羽山,坏人受到惩处,天下人心悦诚服。把当时在中原战争中战败的三苗族,迁徙到了三危山,也就是咱们敦煌的三危山,成为了敦煌最早的居民。到现在敦煌

还发现了很多游牧民族留下的岩画。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敦煌的游牧民族大月(rou)氏(zhi)日渐强盛,赶走了同样生活在这里的乌孙族人,吞并了羌人,成为了敦煌的主人。

一直到了秦汉时期,漠北的匈奴崛起之后,又赶走了月氏,占据了敦煌。

汉武帝时期,霍去病带兵从现在的陇西出发,进军河西地区,大胜匈奴,给了河西地区的匈奴非常沉重的打击。之后设立了河西四郡,分别也就是现在的武威,张掖,酒泉,还有敦煌。后来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开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也是世界史上最重要的路上商业贸易路线,就是咱们都熟知的丝绸之路,从此才开始了敦煌开发的篇章。从此,中国的丝绸及先进技术源源不断地传播到中亚,西亚和欧洲。欧洲、地中海沿岸和西域的玉器、玛瑙、奇禽异兽、农作物等长途转运到中原。各国使臣、将士、商贾、僧侣往来不绝,都要经过丝路要道敦煌。敦煌成为中西交通的"咽喉锁钥"。当时的敦煌疆域辽阔,统管六县。西至龙勒阳关,东到渊泉(今玉门市以西),北达伊吾(今哈密市),南连西羌(今青海柴达木)。敦煌建郡之后,为西汉王朝经营西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西汉数次对西域作战取得胜利,都是以敦煌为粮草、兵马供应基地的。敦煌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和最后的关卡,也从此走上了世界舞台,开始了长达一千六百多年的繁荣史。

从西汉在敦煌设郡一直到西晋末年,虽然丝绸之路时断时续,但

是敦煌逐渐呈现出了繁荣昌盛的景象,也就逐步发展成为了咱们西北的军政中心和文化商业重地。在这一时期呢,敦煌文化也非常发达,名士辈出,人才济济。有骁勇善战的名将(张奂),也有才学出众的大文学家(候谨),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被成为“草圣”的书法家兄弟张之,张昶(chang)兄弟。而到了后来五胡乱华时代,河西地区先后建立了前凉、后凉、南凉(宁夏)、西凉、北凉(张掖)等政权。

敦煌在前凉的时候被改名“沙洲”,到公元400年,李高建立了西凉国,敦煌就有史以来第一次成为了国都。 在这一时期,中原地区战乱四起,民不聊生,而河西地区则相对稳定。因此大量百姓都前往河西地区避难,再加上汉魏佛教开始从西传入中国,这些饱受战争之苦的百姓,都开始信仰佛教,渴望国殇安定的生活。敦煌作为佛教东传的门户,也是河西地区的佛教中心,开始有一大批的佛教高僧在这里讲经说法。包括世居敦煌的译经大师竺法护(佛教初期最伟大的译经家),法显(第一位到国外求经的大师,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还在玄奘之前到达了印度。法显3岁出家。于东晋隆安三年(399年)从长安(今西安市)出发,经河西走廊、敦煌以西的沙漠到焉夷(今新疆焉耆附近),向西南穿过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抵于阗(今新疆和田),南越葱岭,取道今印度河流域,经今巴基斯坦入阿富汗境,再返巴基斯坦境内,后东入恒河流域,达天竺(今印度)境,又横穿尼泊尔南部,至东天竺,在摩竭提国(即摩揭陀)首都巴达弗邑(今巴特那)留住3年,学梵书佛律。与他同行的僧人或死或留天竺,法显乃取海路单身回国。他由东天竺著名海港多摩梨帝(今加尔各答西南

之德姆卢克)乘商船到师子国(今斯里兰卡),留2年,续得经本,再乘商船东归,中途经耶婆提(今苏门答腊岛或爪哇岛),换船北航。在今山东半岛南部的崂山附近登陆,转取陆路,于义熙九年(413年)到达建康(今南京)。义熙十年(414年),他写出历时15年远赴天竺的旅行经过,两年后增补为流传至今的《法显传》。现存较早的版本是宋代藏本。),鸠摩罗什(伟大的译经家,在他之前的经书被称为旧译 十三岁遇沙弥 父亲天竺丞相 母亲龟兹公主 苻坚为了鸠摩罗派遣骁骑将军吕光攻打龟兹 被逼破解 后秦姚兴为了鸠摩罗什灭后凉 死后焚化舌头不烂)等。不论是他们东来西去,都在敦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敦煌佛法日渐昌盛。

一直到前秦时期(公元366年),有一个乐尊和尚云游至此,在三危山附近休息,正好是傍晚,他看到山后的金光和五彩的晚霞(敦煌八景 危峰东屹),认为自己得到了佛祖的启示,后来他主持开凿了第一个石窟,闻名世界的敦煌莫高窟,也就此诞生了。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魏灭亡了北凉,统一北方,占据了河西地区。这一时期敦煌比较安定,佛教也开始盛行,北魏人在莫高窟开凿13个窟。

到了隋朝建立之后,收复和河西,重新畅通了丝绸之路,又把这里的名字改为了敦煌县。到后来隋文帝平定了南陈,将大批南朝个贵族迁往敦煌充边,给敦煌带来了南方的文化和习俗,这样南北汉文化在敦煌融为一体,使敦煌的地方文化有了更加明显的特色。隋文帝崇信佛教,隋朝虽然只存在了短短37年,但是居然在莫高窟开凿了77

窟,规模宏大,壁画和彩塑技艺精湛更难得的是同时并存着南北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隋炀帝系巡的时候,还在张掖举办了西域27国贸易博览会,盛况空前啊。中国在2010年的时候,举办世界博览会的地点是在上海,现在的上海是全国城市中心,而当时这么盛大的博览会能在河西举办,可见河西地区的繁荣景象。

到了唐朝初年,河西建制又发生了变化,唐朝政府在河西设立了肃州、瓜州。沙洲。唐太宗贞观14年的时候(公园640年),李世民打败了西突厥,确保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唐代的经济政治文化高度繁荣,敦煌也达到了历史上繁荣的顶峰。无数西域的商人走过大漠来到敦煌,就为了再往东到达长安这个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而中原地区很多人通过敦煌向西到达西域或者更远的地方,这里有商人,也有僧侣。其中最有名的僧侣就是向西到达印度取经的玄奘法师,也就是大家都熟知的唐僧。经济文化繁荣,社会安定,佛教也就更加昌盛,在唐代莫高窟开窟多达1000多窟,保存至今的还剩232窟。莫高窟里面特别精美的佛像,很多都是唐代营造的。大家一到莫高窟就能看到的那个九层阁楼,里面的大佛就是盛唐时代营造的。在唐朝兴盛的同时,在中国西南部有个民族,叫吐蕃,也逐渐开始崛起。吐蕃也就是现在的藏族,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文成公主入藏,就是嫁到了吐蕃。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嫁给了西藏的统治者松赞干布,同时带去了大量的医药、佛经、文化、技术典籍和粮食作物种子,为吐蕃的兴盛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安史之乱”以后,盛唐开始走向衰落,吐蕃乘虚而入,进攻河西,攻陷了肃州、甘州、凉州等地,统治了河西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