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背景下“目标——合作”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摘要:根据课程论、体育教学论、管理学等相关理论,结合体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构建了“目标——合作”体育教学模式,并在实践中进行了检验,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均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课程改革;“目标——合作”体育教学模式;构建;实践
体育教学模式指的是在一定体育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体育教学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或模型,一般包括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的、操作程序、师生关系、教学条件等要素。体育教学模式是联结体育教学理论与体育教学实践的桥梁和纽带。
1 构建“目标——合作”体育教学模式的思想与理论依据
1.1 教学指导思想
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身体、心理都会发生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交往、生生交往比较频繁。体育教学过程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学模式的特殊性,在以新课标的进一步推进为标志的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已经确立,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明显地滞后于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不利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和终身体育的实现。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要保证教学工作取得预期的成功,首先必须提出明确而切实的教学目标。目标不仅是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而且是教学活动的调解者,合理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有积极的影响,不合理的教学目标会使教学活动遭受挫折;合理的教学目标对学生具有激励作用,不合理的教学目标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基础、健康状况等条件千差万别,参差不齐,如果用统一的教学目标是不科学的。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不同水平的学生设立不同的目标,使每一个人的目标对他们自己来说,都是合理的,这既遵循了区别对待的原则,又能从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2 构建“目标——合作”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1.2.1 目标管理理论(MBO)
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MBO)理论是现代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国外许多组织采用目标管理的方法。在这种管理体系下,雇员与他的管理者共同确定具体的绩效目标,然后定期地评审实现目标方面的进展情况。目标管理包括四个要素:确定目标、参与决策、明确期限和绩效反馈。[2]这种雇员与管理者共同制定目标的方法,会成为对个人努力的一种激励。在这里,对目标是有要求的,即设计良好的目标的特征为:首先,目标应该是以结果而不是行为表述,因为期望的最终结果是任何目标的最重要的要素;第二,目标应该是可度量和定量化的,这样才可以很容易地确定它是否达到。第三,目标应该具有清楚规定的时间和期限;第四,目标应该是具有挑战性的,但又是可以到达的,太容易实现的目标不具有激励性。
1.2.2 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
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推崇创造、否定中心和等级、去掉本质和必然。后现代主义者认为教育领域真理存在的多样化,教育活动的差异性,教育研究从一元转向多元。在教育研究中向僵化凝固、缺乏想象力的理性主义教育研究方法告别,促使教育研究生机勃勃地自由发展,希望在教育研究中使用崭新的话语。
后现代主义的教育目的观认为教育要注重学生的各方面发展,但不能强求每个受教育者都得到“全面发展”,我们的教育并不是要培养“完人”,教育目标也可以培养“片面发展”的人,即符合学生自己的特质和他生活中的特殊性的人。这是真正的个性化教育。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认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是合作的探究者和平等的对话者,课程是师生共同参与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课程的重点是学习和自我发现,而不是获取学分;注重课堂与社会的关联,课程是灵活的、开放的,目标不是完全预定的;强调从累积知识走向发现和创造知识;注重环境因素对学生的潜在影响。
2 “目标——合作”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
2.1 “目标——合作”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
2.1.1 总结归纳
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和现存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总结,归纳,发现有目标单一、目标不明确、目标不灵活等缺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体现较少,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较少,师生之间不平等等现象,所以,众多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体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2.1.2 反思
体育教学要由师生共同来完成,两者缺一不可,那么教学过程也存在管理的问题,教师如何管理学生,学生本身如何管理自己,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本身如何提高学习主动性,反思现在的体育教学,缺少活力,缺少兴趣,那么我们可以记住管理学的有关激励措施,结合现代课程论的先进思想,构建一种能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明确目标,但不拘泥于统一的目标;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也不降低教师的地位。
2.1.3 构建
根据以上理论和归纳的结果,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教育目的观、课程观,结合目标管理理论,考虑到体育教学本身的特点和当代课程改革与社会发展的要求,构建 “目标——合作”教学模式。
其具体操作程序为(图1):教师设置教的目标,学生设置学习目标,即师生共同参与制定教学目标。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自己设置不同的目标,同一水平的学生编成一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在统一目标的激励下,主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合作,共同完成目标,教师作为指导者,给每一小组进行指导与协助。最后师生共同检查教学结果,是否实现自己的目标。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合作,不仅包括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也包括了师生之间的合作,师生之间是平等、互助的关系,只是分工不同,整个学习过程都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要保证教学工作取得预期的成功,首先必须提出明确而切实的教学目标。目标不仅是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而且是教学活动的调解者,合理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有积极的影响,不合理的教学目标会使教学活动遭受挫折。合理的教学目标对学生具有激励作用,不合理的教学目标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基础、健康状况等条件千差万别,参差不齐,如果用统一的教学目标是不科学的。根据体育教学本身的特点与后现代课程论的观点,教学目标不仅应该是多元的,而且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因此,设置目标在分组的基础上由师生共同完成,既遵循了区别对待的原则,又能从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适应了我国班级人数较多的实际条件。
小组合作学习正是适应了体育教学的特点,学习任务往往需要互帮互助才能完成,如体操的学习;有些项目需要互相配合,如集体项目:篮球、足球等;因此合作学习是体育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方法,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仅能更好地完成任务,实现目标,而且还能培养协作精神,互助精神,学生在这种合作学习中能更好地与人交流,在小组学习、互助过程中,也是学生社会化的一种进步。
2.2 实践检验
2.2.1 “目标——合作”体育教学模式的实践检验
将这种教学模式在信阳高中高一学生的体育课上进行了实验研究,主要教学内容是篮球教学。这次实验教学选取了120人,组成两个实验班和两个对照班,由同一教师进行授课,实验班采用“目标——合作”教学模式,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经过一学年的实验教学,发现实验班学生篮球技术掌握得明显好于对照班,对篮球的兴趣较浓厚,身体素质各项指标测试均优于对照班,并且进行差异性检验,P值均小于0.05。说明差异性显著。主要统计结果见表1、表2:
3 应用“目标——合作”体育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3.1 教学目标必须科学、合理
体育教学大都是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下,过程也比较复杂,其中有教师的独立活动,有师生的双向活动,也有学生的独立活动。在复杂多变的教学环境中为了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合理的教学目标能起到督促与自我检查的作用,因此教学目标必须制定的准确、合理。但是目标必须是科学的、符合实际的,即符合“最近发展区”原则,又是清晰的,可以度量的,学生自己能够判断是否达到了目标,这样的目标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成为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动力。
3.2 师生关系要平等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要用平等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学生,作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对话者,要尽全力给学生的学习以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给学生提供学习经验与方法的参考,而不是只给以指令或命令。
3.3 学生要具备一定的体育基础
这种教学模式适用于有一定体育理论基础和体育实践基础的学生,对体育学习有一定的了解,本身有一定的体育基础才能和教师一起为自己的体育学习制定合理的目标。对低年级的学生,对体育知识了解甚少,还不具备参与制定目标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不适用。
3.4 体育教师要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与专业素质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体育教师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才能对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解决,才能成为学生有效的帮助者;再次,教师要具备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才能够真正体会、理解这种教学模式的内涵,能够将目标教学与专业特点有机融合在一起,将新课标的理念贯穿在教学中,将终身体育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实现个性化,主体化教学。
参考文献:
[1]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南出版社,2003.7.
[2]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0.
[3]Stephen P. Robbins, Mary Coulter.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
[4]任冰.体育教学模式的特征及构建措施[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8(5):53-55.
【基金资助:信阳师范学院2009青年基金项目(批号:200923)】
(信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