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面对面人物专访策划方案 [从央视《面对面》看电视新闻人物专访策略]

  【摘要】《面对面》是中央电视台的一档人物专访节目,以人物解读新闻,在我国电视新闻人物专访中具有旗帜地位。本文试以2009年12月27日《面对面》的柴静专访卢安克这一期为例,从真实再现人物生活情境、选择恰当采访方式、电视叙事编辑技巧等方面论述其是如何做到对节目的恰当把握的,同时指出电视专访中存在的问题并作出相应思考。
  【关键词】电视新闻 人物专访 《面对面》
  
  这几年,新闻人物专访蓬勃发展,一些媒体还专门组织精兵强将专门从事新闻专访,但就电视新闻人物专访而言,真正的突出栏目并不多。《面对面》是中央电视台的一档每周一期时长45分钟的电视新闻人物专访节目,该节目从“倾听、求证、探索”这个主题出发,面对面与新闻人物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挖掘新闻真相,再现事实。
  2009年12月27日,《面对面》播出柴静专访德国支教志愿者卢安克。卢安克在中国偏远山区守护着那里的留守儿童,以一己之力,在做中国教育最需要但没有人做的事。他从事这一工作十年来,第一次接受电视专访,报道播出之后,很多媒体开始关注这个金头发的德国人。
  分析人物专访制胜因素,它在选取和采写方式以及编辑上的可取之处在于:
  一、真实地再现人物生活情境
  人物专访一般注重再现访问过程与现场情况,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展现现场情景、气氛,这样可增加报道的感染力。在采访卢安克的过程中,记者深入他的生活,看到学生们都像小猴子一样挂在他的胳膊上、肩膀上,揪着他的衣服,“爽啊”,“他是我们唯一的朋友”,“他在我心里就像一个亲人一样”。从学生团团包围老师的状态,到夜晚围着篝火,在一个留守儿童家劈柴、取暖,每个画面都是采访中捕捉的镜头,没有刻意安排的造作与刻板,让观众深切地了解到卢安克真实的生活状态。
  二、选择恰当的采访方式
  因为卢安克大多数时间都是与孩子们在一起,因此采访中十分注意他们的对话交流,希望从中寻找卢安克在偏远山村坚守十多年的原因。节目除了采访卢安克本人,还采访了与他生活密切相关的人,如他的两个学生,当地的一位农民,记者还在夜晚和卢安克一起前往一个只有姐弟俩的家庭,通过对这些人的采访有助于从侧面了解到卢安克的生活。
  最后,记者在山冈上与卢安克面对面交谈,安静的,没有其他孩子打扰的,这种状态有益于采访对象表达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对于不同采访对象应该选择不同的采访地点,在教室采访学生会使他们在熟悉的环境下比较放松,而在山冈上采访卢安克是为了不受外界的打扰,这些细节的设定有助于采访对象快速地进入采访状态。
  记者的提问也应有张有弛,如问刚来时如何被误解到最后被信任,所做的努力能被理解吗?来中国农村的原因,以及关于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等等。
  三、电视叙事编辑技巧
  电视媒体因为其独特的介质,声画合一,现场感强,叙事性强,由此,电视的叙事方式和编辑技巧的运用就不容忽视。
  在采访卢安克时,先是平铺直叙,让人们了解到卢安克是怎样一个人,在做什么样的事。接着,在观众对这个人开始有了强烈好奇心的时候,追问这个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在怎样的家庭出生,有怎样的过去?如此等等,在节目中途,开始追忆这个年轻人的过往,如何从德国来到中国,如何一步步退回到农村,“越来越接近我喜欢做的事情”。最后又回到现实中,“反正我这一辈子要做的事情,我觉得我已经做了,如果我现在死去也值得,没什么遗憾”。
  山岭全景的拍摄,几组采访的穿插,篝火、山坡上的访问、教室里的访问、生活随景,这些随着一个个采访话题的过渡被合理安排,渐次穿插,使得采访一环扣一环,使观众逐渐了解和认识了卢安克这个人。捕捉和穿插有趣味的镜头如作文《骑猪》,孩子们拍的电视剧《和平剑》,玩泥巴,捉蜈蚣,攀爬大树等等,也有助于人们了解卢安克的生活环境。
  但是,在这篇专访中,同样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的注意:
   1、存在主观介入与判断
  “这里以前也有人和别人说,说我是特务”
  “是,因为别人都不习惯一个没有目的的人”
  “是,我想象不出来没有目的”①
  在卢安克的博客中,他提到“因为没有人做我想做的研究,于是我就自己来做”,由此可见,记者的“一个没有目的的人”的判断是欠妥的,卢安克的目的是基于爱好、基于自由、基于完全、基于自我的选择。
  在整个采访中,记者表现出冷酷之外的温情、尊敬和震惊。
  “你不喜欢吗?物质?”
  “不是不喜欢,我喜欢自由”。
  “你不抽烟,不赌博,不恋爱,不吃肉,那你为什么生活?”
  “有更大的乐趣啊,比能表达的更大的乐趣”。②
  微笑、游离的眼神、低头、在那种精神力量强大的人面前似乎的害羞和敬畏,采访氛围很融洽。
  “他可以陪着我啊”,(沉默之后)
  “你对一个大人的要求就这些吗?”,
  “是啊”(柴静惊愕的表情)
  “什么?你刚才说什么?”
  “我们都不完美/但我愿为你做出/不可能的改善”,
  “写给谁的?”
  “他”,③(学生指向卢安克,柴静长时停顿)
  观众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会随着主持人表情的变化和她的感知能力增强一种认识和减弱另一种认知。记者的表情、口吻影响着观众对事实的印象,但是要把握得当,否则很容易把观众带入一种误区,或者使得采访浅薄化。
  尽管“公众对记者这个职业的要求是揭示这个世界,不是挥舞拳头站在什么东西的对面”,但是,过多的情感宣泄有时会妨碍我们的理性思维。
  2、为采访对象设限
  卢安克曾表示他接受采访不是因为想去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是因为他想让更多的人明白自己是可以选择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的。十年来,他第一次接受电视专访,受感于南非总统曼德拉的话,“如果你隐藏着自己,不敢让别人看到你如何做着自己所喜欢的事,别人就会认为,他们也不能做到。但如果你让他们看见,这就等于允许他们像你一样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就等于解放了他们的愿望。这不是说让他们做跟你一样的事,而是说让每一个人做最适合自己的、自己所愿意的事”。
  不幸的是,2010年,卢安克关闭了自己的博客,“我不是本国人,还是在管一些外来人不应该管的事情,使得本国人有些难受。为了不伤害你们的自尊感,我是不应该管留守儿童的事情。但如果我放弃,我的学生又很难过。这种矛盾只有一个解决的办法:不让外面的人知道,就没有人因为我的行为而难受。社会对我的关注也已经超出了我的承担能力,我承担不了社会反应所带来的后果、责任和压力,也就不敢让更多的人知道我的事情。所以,我只好把我的博客关闭起来。请你们理解。”
  于是,很多人开始问责媒体,是媒体扰乱了一个志愿者的正常生活,使他无法继续做他喜欢做的事情,是媒体引来了外界的干扰和压力,让他不能正常生活。因此,很多人开始讨论:媒体是否有权干涉别人的生活,将自己的意念强加于他人身上,去渲染、塑造一种至高无尚的形象。
  结语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中国电视新闻人物专访节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无论是对记者职业素养的考究还是对大众传媒环境下公众媒介素养的培养等等,都是无法绕过的基本功,访前准备、访问技巧、编辑理念的进一步提升,是一个需要长期摸索的过程。■
  
  参考文献
  ①②③2009年12月27日《面对面:柴静专访卢安克》文稿
  (作者: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09级研究生)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