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 5 2015 年财务半年工作总结
议及全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扎实工作,财政战线捷报频传,财政工作实现了新的飞跃,财政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一、财政运行特点
XX 年,全市财政工作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在收入征管、支出保障、财政改革等方面呈现了新的亮点。
一是财政收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据快报反映,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 50.49 亿元,增长 26.15%,高于全省增幅近 1 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31.07 亿元,增长 24.14%。不但总量增,而且质量好,表现为“五大亮点”:一是收入总量一年一大步。全市财政收入继 XX 年突破 30 亿元,XX 年超越 40 亿元后,一鼓作气,胜利突破 50 亿元大关,达到 50.49 亿元;全市地方收入突破 30 亿元,呈现了加快发展的势头,是全省 4 个收入三年翻一番的市之一。二是增量首次突破 10 亿元。从XX 年开始全市财政收入增量超过 5 亿元,XX 年增量又上一台阶,当年首次突破 10 亿元,增量除长沙外仅次于株洲、岳阳,是全省仅有的 4个当年收入增量超过 10 亿元的市州,相当于 1994 年全市财政收入总量。三是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创历史新高。全市税收收入完成 39.68亿元,接近上年财政收入总量(40.03 亿元),增加 9.05 亿元,当年增量超过上年收入总增量(8.38 亿元),增长 29.55%,占财政总收入比重达到 78.59%,比上年提高 2.06 个百分点,创下了我市税收比重新高。工商税收完成 36.5 亿元,增加 8.17 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72.31%,比上年提高 1.5 个百分点。同时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首次突破 6%,达到 6.16%。四是财政部门收入成增收亮点。全市耕地占用税、契税分别入库 14564 万元、13841 万元,双双突破亿元大关,分别增加 4724 万元和 4568 万元,增长 48.01%、49.26%。市级国土收入完成 7.32 亿元,形成净收益 2.14 亿元,比上年增加 8130 万元,增长
62%,实现净收入规模 5 年翻了近两番;市级契税完成 7680 万元,增幅达到 66.96%。五是县(市)收入总体形势较好。7 个县(市)财政总收入全部突破 2 亿元大关,其中耒阳突破 8 亿元,常宁突破 5 亿元。在全省 88 个县市中,我市所有县市均排在前 50 位,有 5 个进入财政总收入前 30 名,其中耒阳财政总收入排全省第 7 位,地方收入排全省第 5位。在 12 月 29 日晚的财税工作汇报会上,崇谷市长指出:这样的成绩可喜可贺,来之不易,不仅仅表明了我市财政收入上了一个台阶,更重要的是振奋了人心,鼓舞了士气,对加快衡阳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明华书记指出:全市财政收入过 50 亿元,是全市人民的一件大事,实现了衡阳人民梦寐以久的愿望。
二是优化支出凸显以人为本特点。XX 年,全市财政支出共完成87.99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 21.79 亿元,增长 32.91%,支出增幅高出财政收入增幅 6.76 个百分点。财政部门在确保重点支出的同时,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和谐社会构建力度,不断优化支出结构,较好地满足了公共需要,凸显了以人为本的特点。如,全市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 18.65 亿元,较上年增加 4.49 亿元,增长 31.75%;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完成 17.39 亿元,较上年增加 13.12 亿元,增长 32.54%;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完成 4.1 亿元,较上年增加 7961 万元,增长 24.08%;农林水事务支出完成 6.93 亿元,较上年增加 2.24 亿元,增长 54.37%;教育支出完成 16.47 亿元,较上年增加 5.66 亿元,增长 52.4%;环境保护支出完成 7691 万元,较上年增加 1344 万元,增长 21.18%,医疗卫生支出完成 4.62 亿元,较上年增加 2.05 亿元,增长 79.66%。交通运输支出完成 3.35 亿元,较上年增加 1.94 亿元,增长 138.36%。
二、所做的主要工作 展、低标准起步、高质量运行”的原则,把人平年收入低于 683 元的困难家庭纳入低保范围,按每月 30 元标准进行了救助,较好地缓解了农村弱势群体生活困难。四是正式启动农业保险试点。按照全市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会议精神,在衡阳、衡南、衡东、耒阳启动农业保险试点,试点的推行为有效降低我市农业生产风险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五
是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落实两免一补政策。XX 年春季,全市享受中央免费教科书学生人数为 15.65 人,免费教科书金额 1973 万元;享受杂费学生达 74.7 万人,免杂费金额 17112 万元;享受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学生 19.78 万人,补助生活费金额 435 万元。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制发了《衡阳市财政局关于加强中小学财务管理的通知》,对中小学预算编制、资金拨付、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管理等进行了统一规范。XX 年校舍维修改造资金 3484 万元全部进入专户,并按工程进度拨付。对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及部分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实行奖励扶助。XX 年我市计生家庭奖扶对象人数较上年新增 994 人,达到 7501 人;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目标人群为 929 人,较上年增加 111 人。两项奖励扶助金均已于年底按标准发放到位。
(六)强化职能规范财政管理。一是加强会计中介机构的行政监管。按照《会计事务所审批和监督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市场审批和管理办法,并根据我市会计中介机构的客观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和管理制度,做好机构审批后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及时掌握中介机构的真实情况。目前我市共有会计师事务所 13 家,代理记帐机构 5 家,执业注册会计师 166 人,基本形成了行政监督指导、行业自我管理、社会监督约束协调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二是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得到加强。积极开展专项资金检查,共对市人防办人防建设资金、市交警队交警指挥中心建设资金、市文化局办案返还资金使用情况、移民资金等专项资金进行了检查。开展了对珠晖区财政收入级次检查。通过测算分析,珠晖区应缴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与实际缴纳的城建税、教育附加金额差距较大。三是加强乡村债务化解基础工作。组织全市各级财政部门,用了近两个月时间对全市 4900 多个村,190 多个乡镇的债务进行了调查,建立乡村两级债务台帐,对债务进行帐务控制和动态管理,锁定旧债,明确新债的责任,基本达到了遏制债务增加的目的。四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规范了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管理环节,特别是在资产处置环节,严格执行审批、评估、公示、拍卖和收入上缴财政专户的程序,XX 年累计缴入财政专户资金 4078 万元。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清查。按照“统一政策、统一
方法、统一步骤、统一要求和分级实施”的原则,以 XX 年 12 月 31 日为基准日,历时 3 个多月对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开展彻底清查,摸清了家底。全市清查单位共 2445 个,其中行政单位 659 个,事业单位1786 个;资产总量帐面数 132.2 亿元,其中行政单位 34.54 亿元,事业单位 97.66 亿元。[page]
三、关于 XX 年财政工作打算
(一)XX 年财政的工作思路。XX 年的财政工作思路为: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健全公共财政制度。依法加强税收收入管理和非税收入管理,实现应收尽收。优化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保障重点支出需要和公共支出需要。强化财政监督,提高财政资金的规范性、安全性,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XX 年财政收支计划。全市财政总收入安排 570053 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加 70007 万元,增长 1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安排341936 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加 36636 万元,增长 12%。上划中央“两税”安排 154389 万元,比上年增加 21296 万元,增长 16%。上划所得税安排 73728 万元,比上年增加 12075 万元,增长 19.59%。全市财政支出安排 622260 万元,比上年增加 40709 万元,增长 7%。
(三)XX 年财政工作重点。
1、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是努力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大力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努力筹措国有企业改革资金。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大力促进园区发展。大力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落实好各项财税优惠政策。着力推动第三产业发展,重点支持生产服务型产业、旅游业等做大做强。二是积极支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科技进步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农业科学技术研究以及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三是改革和完善财政扶持方式,发挥好财政资金和政策的“乘数效应”。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积极整合各类
专项资金。抓住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增值税转型的契机,充分运用好关税政策,完善财税优惠政策,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2、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巩固和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一是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继续扩大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规模,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二是积极支持发展现代农业。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业和服务业,健全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业产业的科技水平。三是建立健全动植物防疫体系。进一步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四是完善支农惠农政策体系。加大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的督查督办,确保政策的实惠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农民身上。[page]
3、坚持公共服务均等化,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保障民生民力。一是优先发展教育。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逐步把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重点支持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寄宿制学校建设以及城区教育结构调整。二是支持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支持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完善困难救助体系,增加对城乡低保的投入,逐步扩大农村低保范围和提高低保补差标准。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好就业再就业税费优惠、财政补贴等财税政策措施,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和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三是支持完善基本医疗制度。要大力推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提高补助标准,积极扩大实施范围,逐步实现对全体社会成员的无缝覆盖。支持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建设。四是积极支持计划生育事业发展。五是支持解决城乡居民住房困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