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的感悟

桃花源记的感悟篇一:读《桃花源记旁证》有感

读《桃花源记旁证》有感

《桃花源记》 是东晋陶渊明的代表作,书中描述了神秘悠闲的世外桃源。后人一直想求证桃花源以及《桃花源记》 一文中的虚虚实实。1936 年初, 陈寅恪在 《清华学报》 发表 《桃花源记旁证》。全文可分四部分:

一、指出 《桃花源记》 有寓意、 纪实之分, 本文仅就纪实立论, 与寓意无关。

二、 论述坞堡与桃花源的关系。 西晋末年, 西北不能南迁之人据坞壁以自救。 东晋末年, 戴延之从刘裕入关灭姚秦, 所过之地即有檀山坞、 桃原等坞堡。 陶渊明的朋友羊长史衔使秦川, 疑其间接或直接得知戴延之之见闻, 《桃花源记》 即取材于此。 又, 陶渊明与 《搜神后记》 实有关联, 此书卷一第五条即 《桃花源记》, 第六条纪刘子骥入衡山采药事, 陶渊明之作 《桃花源记》 殆取此二事混合而成。 桃花源虽本在北方之弘农或上洛, 但以牵连刘子骥入衡山采药之故, 不得不移之于南方之武陵。 又, 桃花源事既由戴延之溯洛水至檀山坞与桃原皇天原二事牵混为一而成, 故推论其所避之秦乃苻秦而非嬴秦。

三、 桃花源的现实性。 陶诗 《拟古》 第二首载汉末田子泰入徐无山营堡而居, 百姓归之的故事, 与桃源之避秦颇为类似。 又, 苏东坡 《和桃花源诗序》 亦肯定桃源故事的人间性。

四、 归为甲乙丙丁戊五条结论: (甲) 真实之桃花源在北方之弘农, 或上洛, (转载于:wwW.zHaoQt.NEt 蒲 公 英 文 摘:桃花源记的感悟)而不在南方之武陵;(乙) 真实之桃花源居人先世所避之秦乃苻秦, 而非嬴秦; (丙) 《桃花源记》 纪实之部分乃依据义熙十三年春夏间刘裕率师入关时戴延之等所闻见之材料而写成; (丁) 《桃花源记》 寓意之部分乃牵连混合刘驎之入衡山采药故事, 并点缀以 “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等语所作成; (戊) 渊明 《拟古》 诗之第二首可与 《桃花源记》 互相印证发明。

《桃花源记》原文中还有两处能证明“真实之桃花源居人先世所避之秦乃苻秦, 而非嬴秦”。第一,原文中“问所从来,具答之” 这就说明发现桃花源的渔人所说的话与源内居民所说的话之间差异不大,至少彼此都听得懂。如果他们是避嬴秦乱,到东晋渔人发现他们,经过五百年的与世隔绝,语言不可能还与外界的语言一致。第二,原文中说,“源内之人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这里的外人指渔人,渔人是东晋人。“衣着悉如外人”就是说,源内之人的衣着与东晋时的衣着差不多。假设源内之人所避为“嬴秦”,其服饰应为先秦服饰,而先秦服饰与魏晋南北朝服饰差别很大。

《桃花源记旁证》发表之后也引起很大争论,焦点在“虚”、“实”二字。即《桃花源记》所记为实情实事还是完全虚构的事,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我比较赞同《桃花源记》是虚实结合。因为真实的桃源和虚构有寓意的桃源两者并不互相冲突,文学创作是基于现实的,桃花源可能真实存在,也可能只是陶渊明的一种思想寄托。陶渊明创

作《桃花源记》之取材,必有一些真实的成分。作为一个体贴入微的史学家,陈寅恪比较能够从研究对象中将自己的主观感觉剥离出来,因而能够更好地理解陶渊明的感觉及其使用素材的方式,为此认真关注桃花源这种具有典型性的感觉及桃花源式的生活在历史中存在多大的可能性,得出了《桃花源记旁证》的结论,其研究思路是正确的。

无论是坞堡还是桃花源,都只有在聚居人口达到一定规模的情况下,才能保证一定的生活质量。然而聚居人口过多,很容易招来统治者的侵扰,被迫再次卷入战乱;经常与外界发生联系,亦不免有相同的危险。因此很多逃入深山的百姓都必须过着孤独而艰难的生活,显得相当无奈。由社会分工所决定,在正常的状态下,人们对于社会群体有一种自然的向心力;而逃入深山则体现了一种离心力,乃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逃亡的人越多,就表明社会越不正常,反之亦然。因此桃花源是反映社会优劣状况的晴雨表。由此看来,《桃花源记旁证》就有了探索“桃花源”之真正本源的意义。 事实上, 桃花源的原型在江南抑或西北, 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作者因桃花源而兴起的关于坞堡的历史想象与现实寄托。 《桃花源记旁证》 一文意在借鉴历史上西北坞堡之经验, 考古证今, 化虚为实, 在 20 世纪 30 年代民族危亡之关头, 提示国人在西北地区创立现实版的桃花源, 藉以保存种族及文化, 以为民族复兴之根基。

1935 年, 华北事变爆发, 日本策动华北各省脱离南京政府, 实行所谓的 “自治”, 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在陈寅恪看来, 历史又将重演, 北中国将再次沦陷。 作为历史上不断迁徙的客家后代, 陈寅恪对聚族而居, 保存家族和文化的历史经验是熟悉的; 作为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者, 陈寅恪对西北地区在异族入侵下的坞堡制度也不陌生。 为保存民族文化计, 不能南迁之国人, 不妨效坞堡之旧规, 生聚教训, 以待贞元。这才是陈寅恪写这篇《桃花源记旁证》的目的。

桃花源记的感悟篇二:《桃花源记》读后感 8.3 梁田

读《桃花源记》 有感

新安中学八年级三班 梁田

水草丰美,树木成荫,通地都是盛开的野花,空气无比清新,不远处的桃花林里,桃花开得正盛,落英缤纷,令人如痴如醉??说到这儿,你可能会想,这里景色真美,真是世外桃源!没错,晋代诗人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就把我迷住了。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不是孔子的“大同”吗?我想,近代英国空想主义者莫尔笔下的“乌托邦”也不过如此罢了。桃花源人“设酒杀鸡作食”、“ 各复延至其家”,淳朴的民风更令我流连忘返,我无法不被这美丽的景色、安居乐业的人们、快乐和平富足的生活所折服。

而在这个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里,社会竞争激烈,人人都背负着生存的压力艰难前行,难免碰到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人和事,当身心劳累疲惫、遭受挫折打击、陷于困境忧虑之时,尤其想生活在像桃花源这样一个安静的环境里啊!

新闻上每天都会报道利比亚政府与反动派的战情,往日一声声悦耳的鸟鸣,如今却成了惊天动地的枪炮声、轰炸声;往日一阵阵清凉的微风,如今却弥漫着令人作呕的尸臭味、火药味??如果利比亚政府治国有方,就不会有这场战争,利比亚人民就不会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了。

再看看清朝末年,光绪、道统两位皇帝昏庸无道,朝政腐败,军队无能。再加上慈禧太后奢糜无度,致使国库空虚,外国侵略者更是明目张胆地侵略中国。鸦片战争、八国联军入侵,雪上加霜。

我想,那饱经战火摧残的百姓,定是时时梦着桃花源。然而,这仅仅只能是梦么? 现在,在习主席的领导下,我们一起做着“中国梦”,并一步步把梦变为现实。经济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富强!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让我们收获了邻国的友谊,也避免了战争给我们带来的苦难……

桃花源是一种意境,是一种理想,更是一个美梦。而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要敢去梦、敢去闯、更要敢去实现、去完成这样一个美好的梦!

教师评语:重点突出,观点明确,思想积极向上。这是一个走进桃花园的孩子,更是一个有梦的孩子!

指导教师:古雪燕

桃花源记的感悟篇三:《桃花源记旁证》二文读后感

我看《桃花源记旁证》二文之比较

——读《桃花源记旁证》、《读〈桃花源记旁证〉质疑》后有感

我以为,陈寅恪教授的《桃花源记旁证》文白夹杂,干净利索,不蔓不枝,而又篇幅较长,多处援引,观察细致,思路严谨,须含英咀华,大抵属立论之文;唐长孺先生的《读〈桃花源记旁证〉质疑》一文所作后于陈寅恪教授之文,并以之为基,加上单用白话,较之更为易懂,条理清晰,质疑有力,破而后立,似醍醐灌顶,属质疑之文。

先说《桃花源记旁证》,此文“别有新解”,将《桃花源记》分为寓意和纪实两部分,并着重论述了纪实部分,陈寅恪教授认为所谓“桃花源”反映的就是一种坞堡组织,与之相作证的还有其文末的甲乙丙丁戊五个论证要点,在此不赘述。如唐长孺教授所总结,文首举《晋书》、《艺文类聚》、《太平御览》之例,“从避难入山推到坞保组织”并顺便说明了坞堡若据自然之险,则“必为山顶平原及溪涧水源之地”;紧接着从历史地理角度考证了戴延之入关灭秦之见闻在地理上给陶渊明提供故事素材的可能性,便进一步“从坞保推到‘檀山坞’和‘皇天源’”,“又以‘皇天源’所在地的阌乡即古之桃林而推到桃花源”。最后,教授引《搜神后记》等书推测“陶公之作桃花源记,殆取桃花源事与刘子骥二事牵连混合为一”而其中“桃花源事又由刘裕遣戴延之等溯洛水至檀山坞与桃原皇天原二事牵混为一而成”,教授推测至此已毕,尔后又引《晋书》、《陶诗拟古》、《魏志》、苏轼、韩愈等人言佐证,以至于结论。

论及此文的研究角度,似是从多方史书史料出发,结合坞堡之制、历史地理与大的时代背景,对《桃花源记》一文做出细致的剖析,从头到尾,不放过陶潜文中每一句话、每一条有纪实可能的信息,从而提出合理假设,使之能契合《桃花源记》全文。说其结合“坞堡之制”在于文章一开始那六段材料;说其结合“历史地理”则在于教授对《西征记》(引于《水经注》之中)、《元和郡县图》、《新唐书》、《资治通鉴》的引用为其论点提供了有力支撑;说其结合时代大背景则可以从“叙苻生政治残暴民不聊生”一段见之。其最大的特点大概就是:论证力求全面没有疏漏,哪怕没有强有力的证据(文中教授自己也多次提到“然此类揣测多不易质证,姑从阙疑可也”)也要给出合理解释,至少要自圆其说。大概是因为此《桃花源记旁证》属理论范畴,故而有如上特点。也因此,此文以其面面俱到的严谨性给我深刻感触:读完此文,我再去观《桃花源记》便惊诧地发现原文中几乎每一句话在我脑海中都有了陈寅恪教授的理论,且合情合理,合乎史料,令人信服。

再说唐长孺先生的《读〈桃花源记旁证〉质疑》。此文如其题目,乃一篇质疑之文,此文中心便理所当然不在坞堡与陶潜《桃花源记》原文,而在于探究桃花源的故事的别种起源,并藉此质疑《桃花源记旁证》。此文通过考察其他有相关记载的史料,如《異苑》、《云笈七籖》、《御览》,巧妙地引入了“武陵蛮族传说”这一视角,认为:《桃

花源记》故事本是南方一种传说,源于“蛮族人民渴望摆脱外来的封建羁绊,以便保持其分隔的、狭隘的但是比较平静的公社生活”的思想,这种传说晋、宋之间流行于荆湘。(“这个故事先在荆、湘一带传播,陶渊明所闻为渔人捕鱼,发见异境,而稍后的刘敬叔所闻则是为射鹿的蛮人所发见。以后故事又流入蜀地”,便有了白鹿山小成都的故事。)若由此观之,则所谓避乱避的乃是赋役压迫而非兵乱;则所谓与世隔绝的山间平原——桃花源——并不是坞堡组织,而实际上只是居住于险山之中的蛮族对于逃避赋役和拥有良田的美好愿望。至此,唐长孺教授的论点就在质疑《桃花源记旁证》之后独立又全面地建立起来了。

唐长孺教授《读〈桃花源记旁证〉质疑》一文研究角度的独特之性在于:他并不以批判陈寅恪之文为核心,恰恰相反,此文破而且立,以提出自己独特的理论作为质疑的有力武器,这自然就比单纯的质疑更令人折服。比如他在反对陈寅恪教授把“避难集团一般化”的同时,提出了“避兵”与“避赋役”在集团内部阶级区分和封建剥削性质存在与否上的本质差别。由这个例子和“山险之地很难有剩余生产品可供剥削”等地方还能看出,唐长孺教授在质疑与阐释自己论点时还运用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分析法、阶级分析法(例如:认为坞堡是“封建性质的”等),进化史观(文中提到“原始性氏族残余当集体避难时发挥了巨大作用,曾经暂时延缓其成员的进一步封建化”)我所熟悉的理论,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

除了本文第三段、第五段所提到的两篇文章的研究角度的不同外,两篇文章还有多处相异值得品味。

首先,总的来说,两篇文章的不同根本上源于其时间的差距,也即,陈之文早,唐之文晚,这就决定了他们在学术上的思维方式会有不同,也决定了唐长孺的质疑可以针对陈寅恪的著作,并在批判中发展,可以说有后手之优势。当然我不是说唐长孺教授这篇文章就比陈教授的水平高,都是大家,只能说谁与谁不同,而不好说谁是谁非。

其次,两篇文章都对《桃花源记》做出精湛分析,得出的结果却迥异,何也?缘其对文章审视的侧面不同:当我们不能直接发现《桃花源记》纪实部分之来源时,陈之文假定“桃花源”这个名字(“桃原,古之桃林”“桃林在阌乡南谷中”)、“桃花源”所在位置(“洛水至檀山坞”)、内外景观(“山有小口”、“土地平旷”)和故事始末(“遣人寻桃花源终不得达者”)所述为实,故而得其结论;而唐之文假设“桃花源”内部社会状况(逗留在氏族公社末期,内部的阶级矛盾不显著的,主要的压迫来自外部的各皇朝统治者)所记为实,并由此出发论证。虽然两位大师都多方考据,力求严谨,用各种史料支持自己的观点,但从他们对原始文件不同的假设推定上来看,他们已经注定的出迥然不同的观点。

历史学院14级

邢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