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by半仙戏精_彝族秋千“半仙之戏”

  秋千,俗称荡秋千或打秋千,在古代也被称为“半仙之戏”,是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在中国朝鲜族、高山族、白族、苗族等民族中广泛流行,不但历史悠久,而且种类繁多。在对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行广泛的田野调查中,我们发现尤其是在世居于六盘水地区的彝族群众中,荡秋千活动的开展更为普及、更为流行。
  彝语称秋千为“榨处”,其意直译为活动的绳子。彝族荡秋千活动中所用的秋千,与流行于其他民族中的秋千较为相似,因而普通和常见,容易制作。人们可以在村寨附近寻找两棵间隔距离约3~5米的较大的树,并且两树均在离地3、4米或更高处有高度尽可能相同的树叉。取一个直径约15厘米或更大,足以承受双人摆动、甚而3人摆动也不会有危险发生的圆木做成秋千,以水平位置架于两树之间,作为秋千的横梁并固定,不让它在秋千活动中有意外脱出的危险。若找不到条件较好的两棵树,也可以在事先选择好的地上,栽上间隔距离和高度都能满足要求的两根立木,并以可靠方式在恰当的位置上固定横梁而成。在横梁上套两个大小相等,由皮革、滕子、绳子或竹蔑材料做成的坚固的活动圈;再用一根有足够承受能力的葛滕或棕绳,牢固系在活动圈上;最后,用细滕等物,编制一踏板即成。
  荡秋千可用站立的姿势,也可坐在踏板上进行。一般说来,在站式荡秋千中,活动者需前脚踏上秋千踏板站好、双手扶稳所系的滕或绳,后脚用力蹬地,以获得使秋千荡起的初速度,后脚随之踏上秋千,力争站稳。双脚都站稳后随着秋千起初之小幅度的来回晃荡,身体作屈或伸的动作,以逐步加大秋千摆动的幅度,使秋千越荡越高。从而体验体位上下变动的惊险和快乐。
  而在坐式荡秋千中,一般是两人一起活动。一人在踏板上坐好,双手抓紧滕绳后,同伴站在坐秋千人的身后,用双手扶其后背,并以恰当的力度将坐者向前推起,再放回;当回至最高点惯性将使其再次向前时,顺势用力再将坐者向前更大幅度地推起。如此多次往返,使坐秋千的人获得较大的来回摆动的动力,从而享受荡秋千的乐趣。
  在荡秋千活动中,相比较而言,用站式荡秋千比用坐式荡秋千,活动者更能随意地操纵秋千摆动的幅度、力度和运动速度,因而更有趣味和更具有操控活动过程和活动方式的自主权。因而,更为常见,更受欢迎。坐式荡秋千中,一旦借助他人的帮助较大幅度地荡起来以后,虽然坐者也能借助身体动作在一定程度上调控秋千的摆动,但毕竟调控的力度和程度都很有限。但坐式荡秋千却更为安全,所以往往是年纪较小的小孩或部分女孩玩秋千时较多采用的方式。
  秋千运动具有高、飘、悠、巧、柔、美、欢的特点,不仅极具浓厚的民族特色,更有很强的娱乐性。作为全国民族运动会上唯一规定只能由女子参加的比赛项目,荡秋千需要体力、技巧,更需要勇敢的精神,它不仅能充分展现女性文雅而又勇敢的精神风貌,而且能显示她们健康的体魄和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1986年2月,原国家体委制订了《秋千竞赛规则》(草案),同年在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荡秋千被列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如今,秋千比赛已经发展成为包括6个单项的较大的比赛项目。比赛方式通常有高度比赛和触铃比赛两种,比赛形式有单人、双人,比赛种类有团体赛、个人赛等。
  彝族荡秋千活动也可组织比赛,由参赛各方共同选择采用站式或坐式,以使参赛各方都采用同种方式,人数相当,在所有条件均衡的原则下,荡得更高、速度更快、姿势优美者得分高,或比试在同一时间内,荡起秋千达规定高度的次数多者获胜。比赛过程只是人们开展活动、追寻欢乐、追求人际交往的一种必要手段,比赛结果的胜负不是目的。不仅彰显了彝族同胞既讲竞争又追求和谐的文化精神,而且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有效地抚慰了彝族同胞的心灵。
  由于彝族荡秋千活动,所需的器材和场地易得,且一旦制成便可反复使用较长时间,趣味性也较强,所以至今仍是彝族青少年乐于参与的一项体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