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四名俄罗斯外交官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遭绑架并被杀害。这一事件激起了俄罗斯人的强烈愤慨,普京总统随即命令特工部门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搜寻并消灭凶手。7月,俄罗斯国家杜马和联邦委员会先后通过了反恐法修正案,同意总统动用特工人员和特种部队到境外实施反恐行动。这意味着俄罗斯继美国、以色列之后,走上了一条不惜用任何手段保护海外公民的道路,特工人员重新获得了苏联时期的境外追杀权力。
其实,此次由于外交官被杀而导致的海外追杀行动在苏联或俄罗斯历史上是可以找到影子的。无论是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还是俄罗斯国家安全部,都曾在海外执行过追杀任务。他们或绑架、或暗杀、或投毒、或“定点清除”,其手段之狠,方式之多,追杀效率之高,无不令对手望而生畏、谈虎色变。
万里追杀,托洛茨基喋血墨西哥
上个世纪20年代,苏联情报机构专门成立了一个特别行动小组,从事对流亡境外的反对派进行追杀,其中影响最大的行动莫过于在墨西哥追杀托洛茨基了。
托洛茨基(1879年~1940年)是俄国早期著名革命家,是布尔什维克1917年夺取政权以及在内战中取胜的关键人物。十月革命胜利后,先后任苏维埃工农政府外交人民委员和陆海军人民委员、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俄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共产国际执委会委员等职,为建立苏维埃政权做出过重要贡献。他虽然在许多问题上与列宁观点不同,但是善于求同存异的列宁仍对他委以重任,并称赞其“具有杰出的才能。他个人大概是现在的中央委员会中最有才能的人”。但由于他与斯大林等人在政治上分歧严重,结果在列宁去世后短短的四年,就被撤销了一切职务,开除出党,流放并最终被驱逐出境。
离开苏联后,托洛茨基在法、美、德、意、英等国建立了托派组织,成立“第四国际”从事反对斯大林和苏共的活动,1937年移居墨西哥。为保证托洛茨基的安全,墨西哥政府在他的住宅附近专门设立了一个警察所,并配备了警备队日夜守卫。托洛茨基自己更是小心翼翼、枪不离身。
此时,二战的阴云已经逼近欧洲。为了防止敌对势力与托洛茨基联合,苏联最高法院于1938年3月缺席判处托洛茨基死刑。紧接着,情报部门派遣一个特工小组潜入墨西哥,准备对其实施暗杀。
特工小组派出了一名化名为莫尔纳尔的西班牙裔特工麦尔卡捷尔。很快,这名特工就用各种手段征服了托洛茨基的女秘书西尔维亚,使其坠入情网。从此,他便成为托洛茨基家中的常客,在与情人的频繁幽会中,他寻找着下手的机会。
1940年8月20日,这天的天气十分晴朗,托洛茨基刚刚完成写作,正在欣赏着蔚蓝的天空。这时,麦尔卡捷尔又一次前来拜访托洛茨基。当他被迎入书房时,托洛茨基才觉得麦尔卡捷尔似乎有些不大对头,大晴天却穿着一件雨衣。正当他犯疑的时候,麦尔卡捷尔突然从雨衣里面掏出一把登山用的冰斧,用力向托洛茨基的头上砍去。由于事情发生的太突然,托洛茨基来不及触按报警器,也来不及拿起手边那把刚刚擦拭过的手枪。头中利斧后,托洛茨基满脸是血,一边大声呼叫,一边跌跌撞撞地向外奔去。听到呼喊声,门外的卫士们迅速冲进书房,抓住了麦尔卡捷尔,并立即将托洛茨基送往附近的医院急救。但托洛茨基终因伤势过重死亡。
按墨西哥法律,麦尔卡捷尔被判20年监禁,刑满释放后于1961年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并在莫斯科定居。麦尔卡捷尔晚年移居古巴,1978年去世,终年65岁。骨灰被安葬在莫斯科的孔策沃公墓。
毒药猎杀,苏联特工频频得手
冷战开始后,苏联特工的猎杀目标便转向对社会主义威胁最大的敌对分子或藏匿在国外的叛国者。而毒药因为方便快捷,成为特工们猎杀行动的首选。期间,他们在德国和英国进行的两起毒杀事件影响很大。
1957年,活跃在德国慕尼黑的美国中央情报局间谍列夫?利比特因与反共的“乌克兰民族主义组织”来往密切,进入了克格勃的视线。
刺杀重任最后落到了特工保格丹?史塔辛斯基的肩上。行动前夕,史塔辛斯基领到了一件克格勃武器实验室研制的特殊武器――“毒气手枪”。它的样子像一支手枪,但发射的却不是子弹而是毒药。这种毒药和空气接触后,立即化成雾状,在两米距离上对准一个人的面部喷射,可以引起其心脏麻痹,立即致死,而且死后没有任何痕迹。但使用者必须在事前服下一粒解毒丸,否则自己也会中毒。
10月9日,史塔辛斯基来到了慕尼黑市郊的小城卡尔斯霍尔斯特。第二天,他便开始在利比特经常出入的一座大厦里守候。但一连两天,连利比特的影子也没有发现。第三天上午,正当史塔辛斯基考虑新的对策时,利比特突然现身于大厦。史塔辛斯基利用一张报纸挡住“手枪”,在利比特从他面前经过的一刹那扣动了扳机……利比特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身体就向后一仰,从楼梯上重重地摔了下去,心脏也随之停止跳动。史塔辛斯基迅速逃离了现场。
几十分钟以后,这座大厦被围得水泄不通,警车、急救车的鸣笛声响成一片。这时,史塔辛斯基已经从容地登上了飞往柏林的飞机。事后从慕尼黑传来的消息称:“10月12日10点40分,利比特被发现倒毙,经过法医鉴定,他死于心脏病。”
20世纪70年代,受西方反共人士的蛊惑,保加利亚作家马尔科夫叛逃到英国从事反共活动。在伦敦,他通过其岳父的关系,进入英国广播公司,成了一名节目制作人。马尔科夫的言行激起了苏联人的愤怒,很快,他就上了克格勃的猎杀名单。
1978年9月7日,马尔科夫步行上班。当他走上滑铁卢桥时,右脚突然一阵钻心的痛疼。他低头一看,原来是一名年轻男子将雨伞掉在了他的脚上。看到年轻人一脸愧疚,马尔科夫也就没有深究。晚上回到家时,他的右脚疼痛加剧,并出现许多小红点,体温也迅速上升至摄氏40度。送进医院,也查不出病因。11日,马尔科夫终于不治身亡。
经医生解剖发现,在马尔科夫右脚的肌肉里,有一个微小的空心金属球,里面装着一种毒素。球上有两个针尖大小的小孔,原本用蜡封着,马尔科夫的体温将它熔化后毒素便从球里流进他的身体。据英国化学防御研究所检验,这种毒素是蓖麻毒素,毒性极强,一克就能杀死一千多人。
英国警方一直没有找到杀死马尔科夫的凶手。由于克格勃曾生产过一种特种雨伞,伞柄尖端设有机关,可将毒剂刺入受害者身体,因此他们断定这起事件肯定是克格勃所为。但苦于没有证据,最后也只好不了了之。
“定点清除”,车臣匪首当场毙命
叶利钦时期,克格勃曾一度被解散,车臣战争爆发后,俄面临的反恐形势日益严重,2004年7月普京总统签署命令,重新组建了俄罗斯国家安全部。
车臣战争期间,俄罗斯特工人员,特别是联邦安全局所属的“阿尔法”特别行动小组成员表现出色,再次展现了当年克格勃的雄风。
1996年4月,“阿尔法”小组人员在经过几个月的跟踪之后,终于掌握了车臣总统杜达耶夫的踪迹。当逃窜中的杜达耶夫使用无线电话时,特工人员准确地确定了其所在的位置,引导两枚导弹呼啸而至,杜达耶夫被当场炸死。
2004年2月13日,俄罗斯对外情报局的两名特工将炸弹从莫斯科带到沙特,而后转运到卡塔尔,通过遥控装置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将车臣“代总统”扬达尔比耶夫乘坐的汽车炸毁,扬达尔比耶夫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但是,此次行动的三名特工在安放汽车炸弹后被卡塔尔警方抓获,至今仍在羁押当中。
2005年3月,一名“阿尔法”小组成员成功地打入车臣反政府武装内部,并获得“总统”马斯哈多夫的信任,成为贴身一名保镖。在一次特种行动中,这名成员与特种部队内外配合,将马斯哈多夫击毙于车臣北部的托尔斯泰-尤尔特村。
今年7月,车臣又一非法武装头目被称为俄罗斯的本?拉登和“高加索之狼”的巴萨耶夫也被俄罗斯特工消灭在印古什共和国首府纳兹兰地区。当时俄特工引爆了一辆巴萨耶夫用作恐怖活动的装有100公斤烈性炸药的汽车,巴萨耶夫魂归西天。
在用毒方面,俄罗斯特工人员将当年克格勃的水平进一步发扬光大。2002年4月,车臣非法武装三号头目哈塔卜进入俄联邦安全局的视线。安全局特工人员收买了哈塔卜最信赖的心腹易卜拉欣?阿里,让他将一封涂有神经毒素的信件面呈哈塔卜,哈塔卜打开信件后不到五分钟就毙命了。据英国毒理学家分析,哈塔卜收到的那封信的信封和信纸可能都被喷洒过一种致命的神经毒素,它能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从而诱发致命的心脏病或使人窒息而死。
“黄金搭档”,未来海外追杀的主力
普京的“追杀令”发出后,各种媒体纷纷猜测谁将可能赴伊拉克执行追杀任务。最后一致认为最有资格展开境外行动的俄特工部门无外乎是俄军总参谋部情报总局(“格鲁乌”)、联邦安全局和对外侦察局“三巨头”。但从职权范围上看,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的“格鲁乌”与对外侦察局无疑是其中的“黄金搭档”,长期分工合作使这两个部门形成了有效的行动模式,即“格鲁乌”锁定目标,对外侦察局实施行动。
“格鲁乌”是苏联和俄罗斯历史上最神秘的情报机构之一,号称“穿军装的克格勃”,主要从事国外军事情报的搜集工作,拥有新型间谍卫星和导航卫星提供即时服务。在伊拉克战争时,普京曾评价“格鲁乌”:“他们的预测与每天的战事进展几乎完全相同。”据俄罗斯《红星报》报道,国防部长伊万诺夫已经下达了要求“格鲁乌”特种部队消灭杀害俄驻伊外交官恐怖分子的命令。而脱胎于原克格勃第一总局的对外侦察局则更擅长于追杀目标。它继承了克格勃“手黑”的传统,除非上级专门指令,否则在国外从事追杀行动,从不考虑留下活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