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英语教育改革思考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数字成图技术等的不断发展,很多文字性的东西都被图像所取代,图像往往以简单的形式和内容,表达丰富的内涵和情感,是新时期文化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图像时代的到来为中专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和途径,本文分析了目前中专英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究图像时代下中专英语教育的有效发展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图像时代;中专英语;教育改革
图像时代的发展已然成为主流趋势,中专英语教育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就必须进行改革,创新中专英语教育理念和方法,借助图像时代的技术发展成果,辅助教学,实现高效的教学目标。
1.目前中专英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教学重视度不足,教学资源不足
中专教育在我国教育领域中处于一种较低的位置,社会对于中专教育的认可度不高,这也导致中专教育自身的重视度就不够,更不用说提升对于英语课程的教学重视度了。当前中专英语教育得不到有效重视,课程开展流于形式,实际的教学成效不高,加上中专英语教学的相关课程资源、师资水平等有限,限制了中专英语教育取得良好成效,不利于中专英语提升水平,实现发展。
1.2 教学模式陈旧,学生学习兴趣低下
当前,中专英语教学中,沿用的是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即教师讲、学生记笔记的灌输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和主动性都大大下降,学生缺乏对于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课堂上听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课,常常会产生倦怠的情绪,学习效率比较低下。
1.3 教学形式单一,创新教学不足
目前,中专英语教育中,采取的教学形式主要是班级授课制,过分依赖英语教师和课本,缺乏创新形式的英语教育实践,课堂比较枯燥无味,学生提不起精神。在使用信息化技术教学方面,也缺乏实践尝试,没有做到对于图像时代相关信息化教学成果的有效使用,课程发展落后,难以实现学生英语水平的有效提升。
1.4 口语教学滞后,实践应用能力不足
目前,中专的英语教育中更多的学生学习的是一种“哑巴式”英语,学生学习英语,却很少有说英语的机会,缺乏有效的口语实践环境,口语教学比较滞后。要知道,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知识的应用,而口语教学的不足就会导致学生英语实践应用能力得不到强化,英语学习无法发挥交际作用。
2.图像时代下中专英语教育的有效发展途径和方法
2.1 提升重视度,优化教育资源
目前,中专学校要提升对于英语学科教学的重视度,不断强化英语教学资源的配置,加大英语教学中的投入,不断提升英语教师水平,促进英语教学资源不断得到优化,积极开展英语教师培训工作,就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心得,借助生动的教学案例分析、分享英语学科学生听说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在听说课的听力文本和活动设计方面给老师们提供设计理念、设计思路和活动实施办法,提出语言教学
无需舍近求远、舍易求难,用好、用足身边的音像资料也是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不断的技能提升推进中专英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一步提高中专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2.2 强化图像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
新时期,中专英语教育要保持与时俱进,发扬图像时代带来的技术成果优势,进一步进行英语教育模式的创新,借助图像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融入,提升英语教学课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爱好,促进中专英语教育活动的高效开展。
2.3 创新图像教学形式,丰富图像教学内容
当前,中专院校要结合图像教学在教育中的实践应用经验,不断丰富图像教学在英语学科中的应用形式和范围,丰富图像教学内容。可以借助信息化的技术和设备,将原本枯燥无味的英语课堂变得更加生动,结合图像的使用,开展广告图像英语、旅游指示图像英语、寓言故事图像英语等创新的英语图像教学形式,促进中专英语教学成效的不断提升。
2.4 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口语水平
目前,中专英语教育中,要不断强化对于英语教学的实践教学内容,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去实践、应用英语,促进学生开口说英语。图像时代,中专英语教学可以通过构建图像英语口语阵地,开展看图说话、看图编故事等趣味性的图像英语口语锻炼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口语实践应用能力。目前,中专英语教育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不利
于提升中专英语的教学成效,在图像时代背景下,中专英语要积极改革创新,利用图像时代的成果实现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创新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晓卫,孙晓梅,陈素香,李兰华,张冬梅,房秀霞.粤东北山区中专学校英语教学的调查与研究(二)———粤东北山区中专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对策[J].职业时空,2011(07):175-177.
[2]丛平方.激发动力情意共振尝试成功———威海市第二职业中专英 语 分 层 次 教 学 改 革 的 实 践 与 探 索 [J]. 中 国 职 业 技 术 教育,2004(04):21-23.
[3]杜丽荣.迅速突破阅读障碍有效提高理解能力———中专英语阅读教学改革浅谈[J].教育与职业,2000(07):25-26.
作者:丁菲菲 单位:德州机电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