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县域财政是我们不容忽视重要领域

 县域经济有一个县级政权作为市场调控主体,有一个县级财政,因此,县域经济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有一定的能动性。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县域财政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重要领域

 昨天召开的全区县域经济工作会议,是在我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全国两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不断加快小康社会进程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为我区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奏响了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最强音。

 近年来,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区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2012 年,全区县域生产总值完成 10260 亿元,是 2000 年的 16 倍,占全区的比重由 52%提高到 64%;县域地方财政收入达到 1291 亿元,是 2000 年的 30 倍,全区所有旗县(市)地方财政收入都突破亿元大关……县域经济在发展全局中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区县域经济发展还很不充分,无论是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还是与全国先进发达省份相比均有很大差距。2011 年我区县均 GDP109 亿元,低于全国 121 亿元的平均水平,去年全国百强县我区只有 2 个,综合实力不强可见一斑。此外,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县域发展不够平衡、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等问题也不容忽视。从总体上看,县域这一层面仍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加快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

 郡县治则天下安。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平台,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全区上下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牢固树立强区必先强旗县的理念,按照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着力壮大县域经济,推动我区县域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木桶原理告诉我们,一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尽管县域经济是我区经济的短板,但无疑也是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我们要扬长避短,找准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以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大跨越推动全区经济的总体提升。

 我区幅员辽阔,人口分散,县域类型多。这决定了我区的县域经济发展不会也不能只有一个模式、一条道路,各地党委、政府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时,一定要立足旗县实际,尊重发展规律,坚持“四化”同步推进、坚持特色产业主导、坚持市场主体多元、坚持生态保护为重、坚持惠民富民优先,确保我区县域经济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持续前进。

 全力推动县域经济大发展大跨越,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统筹兼顾,也要突出重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集中精力在六个方面狠下功夫围绕“五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围绕增加农牧民收入,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围绕城乡统筹发展,不断提高县域城镇化水平;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实施以扶贫攻坚为重点的各项民生工程;围绕增强发展保障能力,切实加强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实现可持续发展,着力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县域经济发展能否取得突破和跨越,事关全区发展大局,关系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只要我们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把会议精神转化为工作实践,我区县域经济发展必将会迎来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县域财政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重要领域

 摘要 通过对安徽省芜湖县县域经济的发展情况的调查和研究分析,结合芜湖县的发展现状,提出一些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就发展当地县域经济的战略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县域经济;发展现状;芜湖县;问题;战略

 一、芜湖县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

 (一)、安徽省芜湖县的基本情况

 芜湖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芜湖县区位独特,交通便捷。地处泛长三角腹地,承东启西,连南接北,通江达海。境内青弋江直通长江黄金水道,皖赣铁路、宁安城际高速铁路、104 省道、205 国道在境内交汇而过,沪渝高速、宁芜高速以及正在建设的铜芜宣高速、溧芜高速在县域均设有出入口,构成了芜湖县到江浙地区 3 小时高速公路网。芜湖县产业特色鲜明,选择符

 合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发展前景广阔、综合竞争力较强的装备制造业为主导产业,并结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皖江示范区建设,着力培育汽车零部件、机床设备、工程机械、电子电器、新能源等五大产业集群,奋力打造全国一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举全县之力推进新芜经济开发区建设,加快实现开发区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先后被授予“国家汽车零部件出口加工基地”、“安徽数控机床制造(芜湖)基地”、“安徽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研究基地”等称号,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列为产学研基地,目前正在积极争创国家级开发区。

 当前,全县上下坚持以招商引资、开发区建设为抓手,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2010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03 亿元,增长 20.9%;财政收入 17 亿元,增长 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69 亿元,增长 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9 亿元,增长 18%;进出口总额 21 亿美元,增长 125%;农民人均纯收入 8239 元,增长 16%。现在的芜湖县发展蓬勃,未来的芜湖县商机无限。(二)、芜湖县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业产业结构失调。目前芜湖县的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呈现较好的经济态势,2011年第一产业增加值 150 亿元,增长 8%。但是要保持良好的势头,仍有很多问题和矛盾亟需解决。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尚不完善,农业补贴制度的范围小。农业产业结构与社会有效需求尚不适应,现在,在农产品有了剩余的情况下,农产品的质量、品种选择以及标准化成为了制约农民增产增收的主要问题,保持农业持续发展的难度变大。

 (2)、工业发展速度缓慢。众所周知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工业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解决劳动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业增长速度相对减缓,这种变化凸现了全县工业发展中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工业发展方向不明。工业究竟是发展大企业还是发展中小企业,以引进外地企业为主还是以发展本地企业为主,方向不明,定位不准。其次,产业融合度低,很难产生集聚效应。最后,产业的自主创

 新能力薄弱,大中型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升。

 (3)、中小企业发展受制。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活跃市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芜湖县中小企业的的不断壮大,中小企业面临诸多问题。第一,中小企业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观念落后,抗风险能力不强。第二,中小企业融资艰难,银行贷款门槛过高,广大中小企业可供抵押的厂房、设备有限,社会诚信机制不完善,贷款十分困难,造成了本县资金大量外流。第三,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中小企业因规模小,实力弱,难以在本企业范围内建立人员培训、信息收集、产品研究之类的机构。

 (4)、服务业发展滞后。芜湖县 2011 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206 亿元,而第三产业仅占总产值的 11%。

 二、 发展县域经济战略

 (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1)、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健全农业补贴制度,扩大范围,提高标准,特别要支持増粮增收,逐年增大农民的种粮补贴。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体系,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充实主要农产品储备,调节供求关系,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形成有利于保护耕地,水域,森林等环境的机制,在发展农业的同时考虑到可持续发展,达到资源利用效用最大化。

 (2)、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芜湖县四季分明,盛产优质大米,为久负盛名的“鱼米之乡”。

 因此在稳定粮食、油料生产的基础上,调整农、林、牧、渔各业间不合理的比例关系。实现产品由低质为主到优质为主的转化。同时,加快发展规模化,提高蔬菜,水果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以达到农业产业化经营。

 (二)、工业产业结构的改进

 (1)、振兴主导产业。作为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研究制造基地、国家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等的芜湖县应振兴以装备制造业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特别是在先进适用技术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汽车零部件核心部件生产、新能源领域。

 (2)、促进产业融合。以芜湖县的主导产业与农业结合,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拓宽工业与农业、服务业、金融业、旅游业结合发展的空间。培养新的产业,如把工业与旅游业结合起来,形成可借鉴的新型经济示范区。同时加快发展复合产业,促进生产,拉动就业与消费。

 (3)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重视中小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建设,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科技产业化的主体。推进高素质研发人才和企业家队伍建设,支持中小企业培养和吸引创新人才。加快建设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使之成为具备公共研发、技术交易、科技信息咨询、投融资、知识产权和技术项目孵化等各项功能的创新服务平台。

 (三)、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1)、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为小规模企业提供经营指导,提供设备贷款,促进其设备的现代化。对芜湖县县域经济发展中起龙头作用的企业加大资金扶持,促进产业的扩散,发挥产业的主导效应,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建立多种资金来源、多种组织形式参与、多层次结构的担保体系。通过政府组织协调,将一批持续盈利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偿债能力较强的优秀中小企业集合起来,进行集合公开发债,以发挥规模效应,降低融资成本,从而有效解决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3)、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规范市场秩序,积极利用自身优势为中小型企业创造更多发展与合作机会。尽量将大企业的配套产业链放到本地中小型企业上。另外,政府还要利用自身所获取的信息,帮助中小型企业寻找新的市场切入点。要从根本上为中小型企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产业配套体系的形成,培育新的增长点。

 (四)、扩大服务业领域

 (1)、加快服务业体系建设。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以服务业大发展助力总体战略深入推进。加强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有机融合,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贸流通、信息咨询、服务外包、创意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

 (2)、积极培育消费新热点。大力发展旅游业,实现旅游资源强县向旅游经济强县跨越。积极发展会展经济,建设博览城,精心筹备好各种展览会,努力把芜湖县建设成县级最具影响力的会展中心。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交通、信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经济社会的保障能力。加快发展铁路、公路、水运、管道等运输方式,发挥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以推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县域经济论坛

 [2]芜湖县人民政府网站

 [3]高照立.县域经济发展新路径探索——以安徽颍上县为例 经济论坛,Gen.492 NO.O7

 [4]戴宏伟.城乡统筹与县域经济发展[M].北京 中国市场出版社,200

 [5]乔爱书.安徽县域经济奋力崛起的对策[J].理论建设,2005(6)22

 [6]朱孔来.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对策研究[J].统计教育,2006(5)46-48

 县域财政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重要领域

 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亮点和热点,也是坚持稳中求进,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当前,有些地方的县域经济发展仍然停留在粗放式阶段。我们要转变县域经济发展观念,把县域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战场、主阵地。

 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事关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的重要领域。县域和县域经济在统筹城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历史与现实告诉我们,在中国,“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强。因此,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和难点在县域,抓住了县域,就抓住了转方式、调结构的基础与关键。

 一、县域和县域经济的地位与作用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县(市)一级是承上启下的重要力量;二是县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广阔舞台;三是县域范围是创造最佳投资和最佳人居环境的理想场所之一;四是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五是县域经济属区域经济范畴,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结合部;六是县域经济是市场化改革取得突破并向大中城市拓展的“排头兵”;七是县域经济是推进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基;八是县域经济是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重要依托。

 县域作为我国 4 大区域,即东部、中部、西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组成板块;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方式的选择与采用,对促进区域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县域的科学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事关重大;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速度、模式对促进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有十分突出的作用。

 从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态势上看,不同区域间的县域经济发展还不平衡。2010 年,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全国平均数的 70%,是全国中心城区的 50%;再加上县域之间差异大,全国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 100 个县的平均值是最低 100 个县的平均值的 15 倍以上。县域经济结构的调整涉及需求结构、供给结构、空间结构、要素结构等方面,涵盖多个范畴。因此,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既要考虑扩大内需与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又要考虑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服务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发展,同时还要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好县城和中心镇,加快新农村建设等等。这些结构性矛盾和问题若得不到妥善解决,就难以有效拓展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新空间、培育竞争新优势,也难以形成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内生动力。因此,加快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推动县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县域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二、我们还要看到,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区域与县域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面临的情况更加复杂。

 一是县域发展不平衡影响区域均衡协调发展。当前,从县域人口平均规模、人均 GDP、县域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平均规模看,目前很多县域还没有达到平均规模。我国不同地区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使不少县的发展既面临着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巨大压力和挑战,也面临着改革开放、稳中求进带来的新机遇。

 二是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水平差距不断扩大,使县域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难度加大。一方面,区域发展差距明显,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各地居民收入都有了大幅度增长,但不同地区间收入差距在拉大。另一方面,要合理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收入,拓宽和开发消费领域。从国际经验看,在人均 GDP 达到 3000 美元的时候,投资出口对 GDP 的影响呈下降趋势,消费开始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10 年,我国人均 GDP 超过 4000 美元,正处在提升消费率的历史拐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 23∶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为 1∶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比城镇居民高出约 5 个百分点,农村消费率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扩大已成为我国扩大内需的制约因素。2011 年,我国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达 56%。从国际比较看,我国消费率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例如,2008年,巴西是 80.9%,印度是 61%,俄罗斯是 67%,我国大约落后于这 3 个国家 15 个至 30 个百分点。

 三是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差距大,制约县域和县域经济发展。目前,除经济差距外,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也较大。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公共设施,特别是道路建设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同时,不同地区的公共服务体系差距也呈扩大之势,如西部地区人均教育经费支出仅为东部地区的 75%。

 三、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必须发挥县域和县域经济的重要作用。

 一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是立足县域实际、惠泽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三农”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虽然农业份额会下降、农村人口会减少,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不会改变。因此,我们要立足县域实际,解决“三农”问题。由于目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社会保障还未能实现全民覆盖,特别是农村穷、农业难的问题在一些地区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普遍存在。因此,必须通过改革,大力推行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加大公共产品投入,通过财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体制机制创新,转变地方政府职能,提高公共管理的科学化水平,积极破解“三农”难题,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统筹发展。

 二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必须根据县域产业广、就业活的实际,大力发展绿色和特色产业。从出口主导型增长转为消费主导型增长,要进行重大产业的重组,要按照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的要求,根据不同县域的要素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布局,特别是生产力水平,加大县域自主创新力度,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推进新型工业化。要坚持发展“专精特优”特色产业,特别是具有传统优势和区域特色的绿色产业、低碳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业和服务业,努力形成经济结构合理、多业共生共荣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为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夯实基础。

 三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必须稳步推进城镇化,充分发挥县域在扩大内需中的巨大潜力。城镇化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扩内需最大潜力在城镇化。就县域而言,必须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好县城和中心镇,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努力形成县域城镇

 布局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新格局。要根据城镇化与服务业联系紧密的实际,发挥服务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和最大就业容纳器的作用。据测算,我国未来的城镇化率和服务业至少还有 10 个至 20 个百分点的上升空间。一个农民转化为市民,消费需要将会增加 1 万多元,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以吸纳 1000 多万农村人口进城,进而带动 1000 多亿元的消费需求,而相应增加的投资需求会更多。因此,可以说县域城镇化的稳步推进,为构建城乡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新格局夯实了基础。

 四是促进区域发展方式转变、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把县域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主战场。广大农村地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的主战场。综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因此,必须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同时加快县域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形成城乡协调发展,一、二、三次产业结构合理,特别是粮食生产和国家粮食保障安全创造条件。

 五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必须着眼县域,挖掘农村消费潜力。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充分发挥县域广大农村地区的作用。目前,农村生存性的消费需求支出开始降到 45%左右,发展性的消费支出开始提升到 50%以上,消费潜力逐步释放,这将对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特别是消费主导格局产生巨大的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保证扩大内需战略落实到位,必须提高县域居民特别是农民的收入水平,提振农村消费市场,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为服务消费、文化消费、绿色消费等的稳步上升提供保障。(作者周金堂系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副院长、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张建清系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员常务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