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

 引 引 言

  教育信息化就是在教育领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很显然,如果不从外界获取信息,任何一个系统就只能停滞不前,直至无法适应时代而被淘汰。正如大树参天,因其根系深远,高校也概莫能外。

  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的时代,在高校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就是意味着运用信息技术在高校营造一个完全开放的物理和文化氛围,建设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培养素质合理尤其具备创新素质和信息素质的人才服务,也为高校走出围墙,对外进一步开放教学资源,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创造条件。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信息时代高校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作为江主席新近批准的四所军队综合性院校之一,近年来,解放军炮兵学院一直把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借助核心技术快速高效地发展自己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目前,学院已建成 5 个信息中心、三个信息系统、四个教学应用软件平台、十类 48 个资源数据库,教育信息化已开始向纵深发展,被总部机关定为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试点单位和示范单位。(见附图 1:炮兵学院教育信息化示意图)

  本文拟结合解放军炮兵学院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践谈谈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及有效途径。

 一、信息意识与信息人才的培养是前提

  培养院校教员、学员以及管理干部的信息意识,提高他们的信息获取、处理、发布、使用的能力是教育信息化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信息意识的培养

  所谓信息意识,就是要明确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标志技术的时代,是一全球共享、全球开放的时代。首先要有开放的意识,把自己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从内部成员之间、从外界环境中获取各种有益信息,以开放的姿态面对学习、教学和管理。唯此才能创新,才能发展。其次,是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水平的意识。如用信息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允许自由探索和建构的学习环境;利用网络庞大的信息资源、优越的多媒体功能和多向交互功能,开展发现式和协同式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等等。总之,一股扑面而来的信息浪潮已经来临,我们必须要用信息的观点和方式来对待我们面临的一切。

 信息意识的培养,领导的认识是关键。领导重视了,我们就有很多办法可以想。炮兵学院经验是把信息意识的培养作为一项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工作来抓,采取多管齐下的方式发挥作用。主要有:

  1、领导动员。学院领导多次招集各部、系领导进行教育信息化动员,要求采取理性分析与讨论的方式把进行教育信息化的意义传达下去。

  2、专家报告。学院多次邀请教育技术专家前来讲学,阐述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意义、内容及其给教学、学习和管理带来的影响。

  3、骨干培养。学院定期对各部、系推荐上来的信息化骨干进行培训,在学院形成一种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良好氛围。

  4、教学比武。学院进行一年一度的网上教学比武,教员现场调用网上资源组织教学,外聘评委现场亮分。比信息条件下教学的组织能力,比资源的设计制作水平。

  5、示范演示。在网络教学中的获奖课程,教育技术中心将集中通过网上教学直播中心在全院网络上进行直播。让广大教员在观摩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信息化教学的优越。

  6、制度激励。学院首席教员和特长教员的评选,信息能力是一项重要指标。

  这些措施极大地培养了广大教员的信息意识和学习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的热情,为全校性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信息人才的培养

  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光有一腔热情是不够的,必须有大量的信息人才的支撑。炮兵学院将院校信息人才分为三类:

  1、专业人才。如教育技术中心人员,大多为教育技术专业毕业或计算机专业毕业。需要引进。他们懂得教学设计和媒体制作,是院校信息化建设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培训指导者。

  2、骨干人才。主要由分布于各单位的信息化骨干组成。这类人才主要通过学院常规的技术培训,利用专业人才来培养。数量较多,是学院教育信息化的中坚力量。

  3、应用人才。主要是一线教员和学员。现在,在炮兵学院,学员的第一堂课是:信息时代如何学习。主要内容是探讨在信息时代学习的基本方法,包括如何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学院还为学员开设了“媒体技术与信息传播”专业选修课。学员今后的大学学习过程也将是一个不断应用和熟悉信息技术的过程。

 信息技术条件下,已经没有绝对的权威,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校园网络和互联网上的相关教程去学习信息技术。因此,在骨干人才和应用人才中,也不乏部分英才,他们在某些方面的探索有时会超过专业人才。正因为此,才为学院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人才保证。

 二、建设开放的信息环境是基础

 要让校园内的每一位成员都能以开放的状态来工作、学习和生活,就必须要给他们创造开放、便捷、高速的信息环境。美国的很多大学除了教室、宿舍、家庭以外还在校园的很多地方设有校园网络的信息点,以便于校内成员随时随地上网学习。

  信息环境好坏与网络带宽、信息点的分布、上网费用、计算机的拥有量等几个因素相关。

  炮兵学院把教员、学员上网条件作为一项大事来抓。目前园区网主干已达到 1000M,用户可以独享 100M 带宽。学院已有可高速上网的多媒体教室 37 间、电子阅览室 2 个(有计算机 200 余台);通过自筹、合作、学院拨款等形式,目前学员个人专用计算机(集中在学员宿舍自习室)基本可以保证每两人一台。

  教员和管理干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上网。除可用拨号通过学院代理服务器上网外,还可以通过有线电视双向传输网高速上网。

  此外学院还建立了网上直播中心、视频点播系统、教学信息中心、在线图书馆,保证了网络多媒体教学的开展。

 三、建设功能齐全、方便实用信息化软件平台是关键

  运行于校园网络的软件平台被人形象地称为高速公路上的“车”。对车的要求自然是性能稳定、使用方便、功能齐全。

  软件平台的设计开发必须建立在对院校整个系统作科学的信息分析的基础上。信息分析是一个复杂但又至关重要的环节,需要院校各方面人员的共同参与。我们认为要把握三个原则:

  1、发挥网络潜能,满足全方位需要。

  软件设计应考虑到系统全方位的需要,把网络潜能发挥到极至。根据需要我们开发了教学、管理和图书情报等三个信息系统(如附图 2)。另外,还丰富了大量的生活服务信息,如:红丝线、公用信息(如交通时刻表等)、费用查询(如工资查询等)、维修预约等,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

 在教学信息系统中又重点开发了四个教学系统平台:备课平台、教学平台、测试平台和管理平台。开发了视频广播、视频点播(含 NVP)、视频会议、WEB 教材、电子幻灯、多媒体课件、E-mail 等 7 种网络教学形式。

  2、方便实用,以人为本

  软件建设应面向用户,考虑到使用的方便。如通知签发系统,可能不需要你到处查找学院通知、系里通知和教研室通知。只需要输入自己的姓名,所有的通知便出现在你的眼前。再如教学信息系统,你可以根据专业的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教学资源,也可以通过某一类型的教学资源找专业内容。这种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资源管理模式给学习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3、反馈调试,不断完善

  系统平台的设计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根据使用者的反馈和最新研究结果不断进行调试和完善。

 四、多途径丰富教学资源是重点

  教学资源的建设与使用是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内容,也是需要投入精力最多的环节。

  (一)教学资源的建设的途径。

  1、利用互联网上共享资源。通过互联网络获取已有资源。但目前可用于教学的中文资源较为匮乏。随着国家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推进,由教育部建设"现代教育技术资源服务中心"以及未来基于分布式数据库的国家现代教育技术网站,将可以推动全国范围类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共享,这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2、与其他学校进行交流。与其它高校合作,彼此共享教学资源,避免重复开发和优势互补。

  3、从教育信息产业选购或与之合作开发。按照要求选购或提出设计要求与专业公司合作开发

  4、自主开发。

  目前,更多的信息资源特别是专业的教学信息资源是需要我们自主建设的。关于资源建设,我们认为应该发挥群众优势,采取“明星+群星”模式进行。

  (1)、 造就“高手”。

 教育技术中心(包括网络管理中心)是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排头兵。学校应通过引进专业的信息人才、进修、课题加压等多种形式努力提高和加强教育技术中心人员的素质,形成教学资源设计制作以及使用方面的高手。一所高校,教育技术中心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信息化水平的高低。但教育技术中心的真正作用不应在于埋头从事信息资源的开发,而在于由此带来的更大规模的人才效益。

  (2)、 重点抓群众性教育技术实践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完全依靠教育技术中心,即便加班加点也无法满足需求。只有群众参与,教育信息化才能落到实处,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保证长久的发展势头。我们的观点是,要充分发挥教育技术中心的培训指导中心的作用,依靠“高手”,通过制度化的技术培训和随时的技术咨询以提高广大的学科教员、管理干部的信息能力。

  依托学科群来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是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路子。炮兵学院的教育信息化机构设置如下:

  其中教育信息中心,由训练部牵头,依托教育技术中心主持建设,全面负责学院教育信息化工作统筹规划和信息资源建设;下设五个信息分中心即军事教学信息中心、工程教学信息中心、基础教学信息中心、政治理论教学信息中心和分院教育信息中心,分别以各学科群为基础,负责本学科和本单位信息资源建设和专业应用系统建设。目前,学院已建成十大类48 个教学资源数据库。有 57 门课程上网,相当原大纲学时 2000 余小时。资源建设形势喜人。

  5、依托其它媒体,对其资源进行二次开发。

  计算机网络只是众多媒体中的一员,作为新兴媒体,目前其所蕴藏的信息量是相当有限的。在进行教学信息化,不应该无视其它媒体的存在。譬如电视媒体,其中可以用于教学的信息资源是极其丰富的,通过网络转播是一个办法,但又无法重复学习,时间也不好控制。利用“多频道可编程电视自动录制系统”将有用电视节目录制成数字信号,通过视频点播系统用于教学,这将是多么丰富的教学资源,实际上这部分资源后面的是千千万万个电视人的支持。当然广播、报刊、杂志等媒体也不例外。我们应该有这种开放的意识来丰富网上资源。

  另外,对原有视音频教材的数字化也是当前摆在每一所院校面前的紧迫而艰巨的任务。目前,炮兵学院原有录象教材的数字化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并且全部进入了视频点播系统。

  (二)资源建设的基本原则。

  在资源建设上,“有用,好用、愿用”一直是炮兵学院系统开发、资源建设的指导思想。有用,就是资源的运用确实会给教学带来效益;好用,就是使用方便,无繁琐拖沓之感;愿用,则是有用与好用带来的良好结果。具体来讲,我们认为资源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重点、难点内容优先

 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首先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具备学院专业特色的内容。

  坚持全课程上网

 对于上网课程,最好比较完整,这样便于实施基于全课程的教学模式的改革。

  注重教学设计

 要结合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应用的具体模式进行教学设计,真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如机械制图课《点、线、面的投影》(WEB 教材)就是通过巧妙设计 flash 动画,将原本复杂的空间关系阐释得浅显易懂,而且加入学员网上亲手操作内容和及时报错功能,大大提高了学员的动手能力。

  便于维护修改

  资源建设应考虑到今后对课程修改的便捷性。

 五、注重教学应用、促进人才培养是根本

 促进人才的培养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根本所在。对于建成的信息环境以及信息资源,我们一是要用,二是要用好。国内外的研究表明:造成教育信息化步伐滞后的主要原因既不在技术,也不在经济,而是在陈旧落后的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之束缚。只有转变了传统的教学观、课程观、教学模式观、教学组织观,教育信息化才具有真正的意义。

  信息化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要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创新型合格人才应包含以下素质:思想政治素质、身心素质、文化素质(含信息素养)、专业素质、创新素质。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直接服务于这个大前提。

  2、 转变教学模式,注重信息化的教学设计。教学模式要由符合工业时代人才标准的以“传授知识---接受知识”为特征的传统模式,转变为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依托网络和多媒体的开放式的、多种形式共存的现代教学模式,并且对教学模式要合理组合、综合应用、整体优化。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注重开展信息化的教学设计,这是院校教育信息化成败的关键。

  3、 注意优势的融合和互补。传统校园教学有其独特的优势,如教师的人格魅力的影响、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人际交往能力、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的培养等。我们不应一味强调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而忽视了这些本来也很优秀的东西,毕竟教育是以人为本。

  六、着眼长远、不 断研究是保证

 (一)开展现代远程教育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高校间的竞争已经逐渐由围墙内蔓延至网络。以计算机网络(以及卫星数字通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远程教育具有时空自由、资源共享、系统开放、便于协作等优点,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有人认为未来的学校应该被变成为实现终身学习的社区学习资源中心。有条件的高校应该考虑将自己的教学资源对外开放,特别是专业的权威的教学资源。

  目前,经教育部批准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试点高校已达 31 所。按照“统筹规划,需求推动,扩大开放,提高质量”的指导思想,现代远程教育对于构建我国的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体系、满足不同人群学习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不断研究、可持续发展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内不断推进的过程。追赶发达国家光靠投入不行,关键在教育观念的更新。设备优势是暂时的,而用好计算机和网络,让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健康、快速、高效推进才是根本所在,这就需要对我们教育信息化进行不断的专门的研究。

  研究意味着能更好地把握未来。在学院建网之初,我们坚持需求推动的原则,在考虑到不影响未来千兆网升级的前提下,不超前消费,毅然决定筹建百兆网。二年时间过去了,当学院资源逐渐丰富的时候,我们再进行千兆网升级改造,净节约经费 100 余万元。这是研究给硬件建设带来的效益。而随之而来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进程等问题则还需要有专门的机构来不断研究。院校教育技术中心和高等教育研究室理应承担这项工作。

  结束语

  “开放系统、群众参与、方便易用、持续发展”是炮兵学院教育信息化建设基本理念。对大多数高校而言,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高校的情况可能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如果再不跳上信息化这条“船”,我们的民族将再次陷入非常危险的境地,高等教育将无法进入信息时代。

  有人说,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就是建设 21 世纪中国教育的生命线。而这条生命线的构筑,不仅仅是在硬件设备的投入上,更为关键的是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的变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通过教育信息化来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当中国高等教育春天到来的时候,我迎来的是一个全民教育真正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