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消费几点建议

 公务员消费的几点建议:

  一是取消所有的公务招待费,从根本上禁绝招待费泛滥问题。据了解,一个小小的科局级单位一年的招待费少则十多万元,多则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占单位所有支出(含工资福利待遇)的 10%~20%不等;以全国计,这是多大一笔开支啊!如果不取消招待费,那么,公款吃喝、公款送礼、私客公请、公款娱乐、公款休闲等以招待费名义开支的诸多腐败问题就无法杜绝。招待费取消后,公职人员外出公差以及领导干部下基层检查工作一律不得接受招待,所有费用一律自理。这样,既可促使领导干部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意识,遏制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的不良行为,又把领导干部从繁琐的应酬中解脱出来,以集中精力抓好分内的工作;而从事基层工作的领导干部也就不用担心上级领导下来检查工作时因招待不周而影响考核成绩了。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禁绝公款吃喝、公款送礼、私客公请、公款娱乐、公款休闲等,以及那些以公务接待为名虚开发票报销的各种腐败现象。

 二是根据职务消费的项目属性,逐步推行职务消费货币化管理,实行“定额包干到人,超支不补”,使职务消费公开透明化。也就是说,根据工作性质和需要,把各项必要的职务消费支出以货币形式定额包干到人,纳入个人薪酬,自行支配使用。近年来,一些单位就把交通费、通讯费等纳入个人薪酬,自行管理使用,效果良好。这样,既加强了职务消费的严格管理,对消费总额进行控制,又给各级干部以支配的主动权,将节余部分给个人留存,不仅能有效降低行政成本,也能较好地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其次,也可以推行公务卡管理制度,通过公务卡消费管理,对职务消费执行限额包干,超支不补;同时将职务消费向社会公布,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接受社会的监督。有了公务卡消费,取消其他公务消费,也就顺理成章了。

 三是对于现阶段还不宜实施货币化改革的职务消费项目,如差旅费等,实行“核定标准,包干使用,超支不补”的管理办法,明确消费范围和费用承担责任人。在取消招待费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差旅费标准;做到既从严控制职务消费,又能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四是取消领导干部的特权,执行公车统一管理制度。工作日严格按规定派车,节假日和双休日所有公车一律入库,未经公车管理部门批准,任何人不得使

 用,以杜绝随意使用公车,公车私用,甚至将公车变相占为己有的现象。西方一些政府机构的官员早就取消了专车待遇,甚至连政府总理也骑着自行车上班;身为共产党领导干部,人民公仆,难道就不能摒弃一己之私利,真心实意地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之中? 五是搞好职务消费预算,根据工作需要,规定职务消费的范围和标准,并严格预算执行和财务审计监督。规范职务消费,重在规范,要从源头抓起,多管齐下。首先,要根据本单位、本部门实际,明确履行职务的费用类别,合理确定职务消费的范围,该取消的要取消,该压缩的要压缩,该合并的要合并,不能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给人报销费用的理由。其次,在预算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职务的实际消费情况,科学核定标准。提倡既把工作做好、做到位,防止因职务消费控制或货币化后为节省开支而出现的行政不作为;又要勤俭节约,不能铺张浪费。此外,还要严格预算执行和财务审计监督,如果执行疲软,审计不到,监督不力,那么职务消费还是得不到有效控制的。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我们对领导干部的审计和监督还远远跟不上,有的甚至根本没有进行审计和监督。如上所说,某乡政府一辆新轿车一年的汽油费和维修费就多达十余万元,如果加以财务审计,乡党委书记和乡长假借汽油费和维修费名义谋取私利的问题能捂得住吗? 总之,职务消费行为失控的根源在于不规范的领导人职务消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把职务消费当成想当然的消费,想怎么消费就怎么消费,想消费多少就消费多少,因此,只有规范了领导干部的职务消费,才能使职务消费趋向正常;而要规范职务消费,就必须出台一整套相应的管理制度。只有从制度上加以规范,职务消费才不至于成为领导干部的想当然消费;然而制度是人制订的,又是在权力的趋使之下实施的,如果没有从根本上取消领导干部享用小车的特权,没有取消公务招待费等一些最易弄权的消费领域,那么,即使有所谓的管理制度,职务消费也是不可能得到规范的。

 令人痛心的是,眼下不正当的领导干部职务消费已被当作正常的现象,个别廉洁自律的领导干部反被人当成“傻子”,因此鄙人认为,职务消费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不容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