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教育视野下地方开放大学对社区成人教育的服务指导


   摘 要:终身教育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列为战略目标。武进开放大学作为一所地方高校,对服务指导社区成人教育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构建了全民学习的“高速路”,提升了居民素质,浓郁了社区文化。
   关键词:开放大学;终身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
   武进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战略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一致,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基本满足所有社区成员学习需求的终身教育体系,为个人终身参与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提供充分、平等的机会,为学习者提供伴随一生、满足其不同人生阶段需求的教育服务,基本形成“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机会。在构建武进区终身教育体系的进程中,以武进开放大学为代表的现代远程教育得到发展,为促进终身学习体系的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
   一、开放大学做强做大成人教育
   学校挂牌成立开放大学以来,坚持把“对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服务贡献度”作为检验办学成果的第一指标,坚持“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企业”的办学方向,实施了开放教育、奥鹏教育、工程硕士等成人学历教育项目。目前累计已有近万名在职学员参加了以上项目的学习,学校为他们提升学历层次、提高专业素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他们个人进步和个人成长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也为武进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二、开放大学主动服务,送教下乡
   武进开放大学作为区属地方性高等院校,在武进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中做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武进开大一直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社区、面向农村的服务理念,多次开展送文化进社区、送教下乡活动,受到了广泛欢迎。在送教下乡的过程中,学校根据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新需求,加强了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行业协会等的合作,先后与武进区委组织部、常州人寿天医药连锁有限公司、苏特轴承集团、腾龙集团、常州第八纺织机械公司、武进区佛教协会等多家单位合作,设立学习点,优秀的教师纷纷利用双休日前往武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学习点授课,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主动服务学生,培养了大批“质量好、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各类专门人才。
   三、做优做多社区教育
   在2015年常州市优秀社区教育微课程评比结果中,武进开放大学参赛的作品涵盖了所有奖项,其中《梦里彩虹——常州古桥遗韵》获得一等奖,《赴宴就餐礼仪》《“小镜头、大精彩”——摄影构图入门》获得二等奖,《旅游摄影技巧》获得了三等奖。不管是获奖作品的数量还是质量,在全市所有参赛单位中都是首屈一指的。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是学校在社区教育资源建设方面付出努力的结果。武进开放大学以“做优做多社区教育”为办学思路,发挥自身的师资和技术优势,通过几年的建设,在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和终身学习课题研究等方面走在了武进区社区教育的前列。近年来,学校先后建设了多个常州市社区教育特色培训项目,开发了50多门社区特色课程(读本),近20门数字化课程资源,部分课程被江苏学习在线、常州终身学习在线等平台录用,使我校优质的社区教育资源辐射到全市乃至整个江苏。
   四、服务社区,推动终身学习
   为推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学校充分发挥武进开大另一个“武进区社会教育服务指导中心”的功能,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活动,提供了形式多样的免费培训,服务对象涉及企业员工、青少年群体、中老年人群。其中,学校的品牌项目“爸爸家用汽车保养”“彩铅画”“国内外旅游省钱攻略”“手把手教你家庭插花”等在常州市的职教惠民系列培训活动大放光彩,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另外,学校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开发了老年教育品牌项目“养生回春功”,被常州市教育局评定为社区教育特色培育项目,并被“江苏学习在线”录用,该项目在武进区退休教师群体中得到了广泛传播,受益老年朋友已达两百余名。
   在电大向开放大学转型的新形势下,武进开放大学将以“营造社会学习氛围,满足百姓学习需求,优化学员学习服务”为己任,努力将学校打造成为武进社区教育最优秀的资源库和师资库。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和丰富的成人教育培训经验,为社区居民传播终身教育的理念,浓郁了社区文化氛围,提升了居民素质,丰富了社区服务功能。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武进开放大学以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为己任,进一步拓宽思路,勇于探索,发挥特长,积极行动,取得了一些成效。社区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有了开展社区教育所需要的师资、资金、条件等渠道,加上自身的教学模式、资源建设、办学管理优势和必要的人力物力投入,以及广大居民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地方开放大学可以更好地进行社区教育建设,服务地方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廷伟.电大开展社区教育的协调、服务机制建设[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
  [2]彭坤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与县级电大发展的思考[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