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的成人教育创新式管理探析
[摘 要] 当今社会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催生了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作为一种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科技时代,大数据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成人教育管理模式的更替与优化,为成人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创造了条件。值得关注的是,在我国成人教育管理创新与发展的同时,大数据时代同样造成了诸如学习效率、教育教学目标、教育形式等方面的极大差异,对传统的成人教育管理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因此,如何基于我国成人教育管理优秀经验并借大数据时代之便不断优化整体管理效果值得深入探索与研究。
[关 键 词] 大数据时代;成人教育管理;创新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1-0245-01
信息时代,大量知识、信息充斥于我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凭借崭新的形态与丰富的内容改变着社会运行态势。现代教育而言,大数据时代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作为职后教育典型代表的成人教育,唯有顺势而为,探索出一条崭新的教育教学管理之路,才能实现与时代发展趋势相一致的有效融合。
一、大数据时代为我国成人教育管理创新带来的影响分析
大数据时代基于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认知,与以往相比,社会范围内掀起一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热潮,人力资源与社会资源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可以说,基于海量化数据的教育管理模式从根本上提升了对产学研融合重要性的认知,不再单纯地将成人教育管理思路进行狭义的局限,着力推动成人教育发展前景的开拓与探索。同时,大数据时代本身所赋予的多样性管理形式使管理过程中各类信息的收集、汇总、处理、存储过程等变得具有便捷性与针对性。借助于互联网信息平台,各类信息的动态收集、个性化推荐乃至未来趋势科学预估都不再是难事。管理工作者能够基于统计信息挖掘学生关注点,并结合企业、社会动态需求随时进行教育管理方式的优化。当然,大数据时代下的成人教育管理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成人教育的认知度与重视度有待于提高,这对大数据时代下成人教育管理工作的推动形成了一定的限制;同时,大量知识、信息充斥于当今时代,极大地提升了成人教育的学习量与工作量,如何更为“短”“频”“快”地实现优质教育教学以及管理值得深入探究[1]。
二、如何有效推动大数据下成人教育管理创新
(一)合理整合教育资源,创新成人教育平台
面对如此丰富的成人教育资源,唯有全面整合并科学使之运用到成人教育教学与管理过程中,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当前,成人教育管理平台作为最主要的工具,但很多时候仅部分教师能够通过账号密码登录平台,这就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基于此,要一改过去对教育平台管理过分刻板、单一的状况,以科学、灵活的方式对平台资源进行整合、归类,同时深入开展数据信息挖掘而发现内在价值,并基于此赋予教师、学生享受丰富资源的权利,以此形成开放共享、互通有无的良好教育管理环境[2]。
(二)灵活设置考核手段,推动个性化成人教育
大数据时代更加强调教育形式的灵活性与针对性,基于成人教育独特的教育特点,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应辅以改革手段来实现教育课程的定制化,合理打破时间、空间限制,针对因种种原因无法前往现场参加课程的学生,为其提供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平台[3]。另一方面在考核手段上,创新全国统一考试模式,可尝试以部分区域为试点而设置网络考试,照顾到成人教育参与者与基础教育以及其他教育形式学习者的不同之处,全面打造人性化成人教育。
(三)建立健全大数据监督机制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调动起了整个社会对数字信息的收集与处理热忱,毫无疑问,大数据思维将始终贯穿于社会生活与工作中。基于这一趋势,成人教育如何将其权利、义务相结合,有效构建科学的大数据开放、共享机制值得行业深思。成人教育管理工作在享受大数据带来的信息便捷的同时,也要关注大数据监督机制,一方面重点关注对个人隐私的保护以及对他人隐私的侵犯,另一方面要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前期精筛、细分,汲取精华、剔去糟粕,尽可能維护成人教育管理环境的纯净,并以明确的监督机制约束大数据工作。
大数据是信息网络时代的重要标志与产物,如何在庞杂的数据信息中筛查并为己所用,探索成人教育管理模式关系到我国整个成人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在本文中,笔者从大数据时代为我国成人教育管理创新带来的影响出发进行简要分析,并基于如何有效推动大数据下成人教育管理创新提出了合理整合教育资源、创新成人教育平台,灵活设置考核手段、推动个性化成人教育以及建立健全大数据监督机制的措施,以期为成人教育管理行业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余少英.我国成人教育管理理念创新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1(9):19-20.
[2]任红燕.高校成教生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探析[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3):15-17.
[3]刘苏敏.新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代化管理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2(4):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