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在促进学习者发展的在线评价:伴随式的视角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zgdh/zgdh201805/zgdh20180511-4-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zgdh/zgdh201805/zgdh20180511-3-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zgdh/zgdh201805/zgdh20180511-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zgdh/zgdh201805/zgdh20180511-1-l.jpg
  摘要:在线课程改变了学习者的学习模式,丰富学习内容。但是由于与之相配套课程评价与管理机制的缺失,也出现了“高流失率”“虚假学习”“网络题海”等问题。为加强在线课程管理,提高在线学习质量,该文针通过案例分析方式,比较国内外知名教育网站在线课程学习评价的方法,梳理出在线课程实施中采用的“结果认证”“过程监控”“知识自适应”等在线评价模式;阐释在线学习评价从“面向结果评价”向“促进学习评价”、从“基于技术工具评价”向“基于学习分析评价”、从“知识技能评价”向“综合能力评价”等方面的转向;从评价特征、评价内容和评价结果等方面分析伴随式评价的理念与实施路径。
  关键词:伴随式评价特征;伴随式评价内容设计;伴随式评价结果呈现
  近十年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创生出“现实空间與虚拟空间”相互交织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的建设与实施进一步推动了网络学习的开展。但是,与在线课程的高注册率相比,在线学习也存在着高流失率和低结业率的问题,2013年科勒(S.Kolowich)等人的研究显示MOOC辍学率超过90%,课程完成率通常只有5%。如何加强在线学习的管理,怎样通过评价方式及时发现学生在线学习问题,并能针对问题进行实时指导与干预,这仍是在线教育实施中的挑战。

一、现状分析:在线评价模式与问题思考


  美国课程论专家托尔夫·泰勒(Ralph W.Tyler)在课程研究中指出“评价作为判断教育目标实现程度的过程,需要评价者确定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行为证据,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程序实现具体过程”。通过学习评价,教育工作者可以有针对性地收集与分析学习者的学习信息,判断学习者的学习状况,做出教育决策。在线评价作为一种特殊环境下的学习评价,与课堂学习评价相比,尽管它不能面对面的收集评价信息,但也具有“学习过程实时记录、个性化学习分析、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等优势。调研国内外主流教育网站所实施的在线评价,大体可归纳为“结果认证”“过程监控”和“知识自适应”三种基本模式。
  (一)面向“结果认证”的在线评价
  面向“结果认证”的在线评价是依据课程目标确定学习评价标准,通过“网络评价系统”对学生学习成效做出价值判断的一种结果性评价。这种在线评价特征主要表现为:其一,强调学习结果的判断,评价是在课程学习结束后,按照课程目标对学习者进行内容测试或项目考核,判断学生针对课程目标的达成度,给出评价结果。这种评价模式将评价作为在线课程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学习者完成学习后进行实施,给出相应的评价结果。其二,从评价实施来看,在线课程的学习系统和评价系统分离,学习系统关注的是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学习,评价系统更强调测量学习后学习者认知行为的变化,其目的是获取相关“证据”,以决定是否给予学习者相应的认证。例如,Coursera课程通过在线测试的方式确定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给予相应的认证级别。面向“结果认证”的在线学习评价利用了网络系统的远程控制与自动评价功能,较便捷地实现大规模的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但是,从评价实效来看,这也只是将“传统的结果评价”改为了“线上的结果评价”,在技术层面提高了评价的实效性。同时,由于过于强调评价结果,缺少对学习过程监管与干预,这种评价方式也会造成“网络课程学习还没结束,已经有大量学生流失”的问题。
  (二)面向“过程监控”的在线评价
  面向“过程监控”的在线评价是借助在线平台和外部设备,自动采集、存储、分析和呈现学习者在线行为数据,以此判断学习者学习状况的一种过程性评价。其特征主要表现在:其一,关注技术工具的应用。这种评价以“技术工具取向”为出发点,注重的是“在设计和实施评价时如何最大限度应用这些工具的功能”,即这些评价工具有怎样的功能、有怎样采集与分析数据的方式,就依此来开展相应的评价。其二,从评价实施来看,可通过“平台日志”获取学习者在线行为数据(例如,一些教育培训机构记录学习者的登录次数、在线时长、在线时段、发帖数量等数据),也可借助外部设备采集学习者的学习过程的行为数据(例如:在线平台的虚拟现实场景,通过“可穿戴设备”收集学生体育运动中的心跳、步幅、热量消耗等常规运动数据),通过分析这些实时、客观的数据判断学习者的在线学习状况,给出相应的评价。面向“过程监控”的在线评价发挥了技术工具的优势,提高了数据在评价中的指导作用,当所采用的技术工具切合在线学习评价理念时,就能较好地推动真实评价和深度评价的开展。但是,如果评价过程中忽视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过于强调技术工具的功能特征,完全按照技术工具的功能决定采集在线行为数据的类型与内容,也容易造成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脱节的问题。尤其是当脱离了具体的学习内容和情境,“孤立”分析行为数据,一味强调行为数据的控制作用,这也就很容易导致“网络假学习”现象。
  (三)面向“知识自适应”的在线评价
  面向“知识自适应”的在线评价是依据知识技能目标设计评价模型,将评价模型嵌入到学习活动之中,通过在线学习与在线评价的交互进行,判断每一阶段学习者对学习目标达成度,提供学习支持的一种自适应性评价。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其一,突出“小步骤”评价。在线评价按照课程目标细化知识技能点、建立知识技能链,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学习内容和测试内容、确定评价模型,学生每学习一个知识技能点,即进行“小步骤”的知识技能目标达成度测试,针对“小步骤”学习结果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直到学习者达成知识技能的学习目标。例如:在某学习网站中,“分数性质”在线课程分解为5个知识点,学习者每完成一个知识点的微视频学习后,即进入针对该知识点的测试环节,依据测试结果推荐个性化学习内容,直到学习者对知识点完全掌握。其二,在评价实施上,按照课程目标,通过学习领域的核心概念、知识类别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建立关系与数据模型,依据此类模型的评价系统对阶段性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指导学习者自我调节学习。面向“知识自适应”的在线评价将“学习过程”和“评价过程”交替进行,这有助于及时了解学习者的学习现状,并能针对知识技能学习,提供精准指导。但是,在线学习不应只是知识技能学习,同样还需有解决问题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发展,此外还涉及到学习环境的多样性特点,如果将在线评价模型简化为对知识技能要点的评价,那么这种评价方式也只是将“纸质题海”转化为“网络题海”,这不仅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学习,还会因过渡的试题推送而增加学习者的学习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