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公选课《环境与健康》教学方法探讨
摘要:《环境与健康》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研究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公选课。本文针对高职学生学习特点并结合《环境与健康》课程自身的特点, 总结了近5年的公共选修课程的教学体会,对教学与考试形式进行了针对性的改革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选课;环境与健康;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9-0064-02
一、引言
公选课是指面向全校各专业、各年级学生,旨在发展学生兴趣特长、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由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目前,公选课已成为高校课程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在完善大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据世界卫生组织初步评估,全球至少有1/4的疾病归因于环境因素,而我国有22%的疾病可归因于环境污染。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其粗放型发展带来的高能耗、物耗以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也在加快增长,各种类型的环境污染不仅破坏了生态系统,而且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在大学生中开展环境健康教育让当代大学生增加对各种污染物的了解,减少被损害的可能,并培养成爱护环境,重视健康的良好习惯,因此,本课程的开设是十分必要的。而目前国内高职院校有关环境健康方面的选修课开设相对较少。
基于对开设《环境与健康》课程的必要性,针对高职学生学习特点,结合《环境与健康》课程自身的特点, 本文总结了近5年的公共选修课程的教学体会,对教学与考核形式进行了针对性的改革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主要教学内容
环境与健康是应用生物科学、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系统地研究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和人群健康关系的一门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由于授课对象多为非生物和医学专业的专科生,对生态环境的了解相对有限,而这些内容又与自身健康息息相关。因此,为了使学生都能够从课程中获得更大的收获,增加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兴趣,在选取授课内容时,充分考虑了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兴趣,来拟定教学内容。
本课程目前已经过连续5年共10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总结,教学内容经过多次的比较和筛选,主要参考书选为程胜高等主编的《环境与健康》教材,确定了本课程的以下内容是比较适合的,整个教学总共八章,第一章为环境与健康概论,重点介绍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态学基础,人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微量元素与健康,环境污染与健康及环境安全;第二章为水环境污染与健康,介绍水体污染源、污染物及水体污染的危害,水质标准和饮用水卫生;第三章为大气污染与健康,生活中常见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以及空气质量标准;第四章为物理污染与健康,介绍当前对人类影响最大的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电磁污染、光污染等及其对健康的危害;第五章为农药污染与健康,日常生活中主要的农药污染及其对人体的危害,农药污染的防治和污染食物的处理;第六章为食品安全与健康,当前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及各种食品污染对健康的危害,转基因生物;第七章为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介绍室内空气污染的特点、室内装修中存在的主要污染问题及控制对策;第八章为生物入侵与生物安全,主要介绍生物人侵的危害与对策、生物技术与安全。上述教学内容充分考虑了该课程的科学性、社会性和时代前沿性,将全球当今典型的环境问题与健康问题紧密联系起来,具有综合性、科普性、趣味性强的特点,易于理论联系实际,非常适合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公选课来开设。
三、教学方法与考核
1.丰富教学手段,充实教学内容
2009年最初开设环境与健康时,开课次数为每学期一次,授课时间为36学时,选课学生人数基本维持在100人, 选课学生的专业涉及建筑工程、艺术设计、管理、会计学、信息等不同学院的诸多专业。由于公选课每周只安排一次,间隔时间较长,容易导致学生记忆信息的遗忘,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和强烈的信息刺激,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不缩减授课内容,采用多媒体授课方式。在实践教学中,充分恰当地利用课件、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教学形式生动活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创设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生活经验出发,引入和环境与健康有关的热点问题,借助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他们引导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使他们从惊奇、兴奋而进入探究“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积极思维状态。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围绕重点内容,参考国内外最新资料,反复筛选和重新编辑制作出符合学生特点的多媒体课件。同时,针对教学内容,注意收集播放相关制作精良的影碟,如在讲授大气污染与健康一章时,放映有关酸雨、柴静的《穹顶之下》等;在讲授水环境污染与健康一章时,放映关于痛痛病、水俣病的视频;在讲授食品安全与健康一章时,放映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中的《拷问食品安全》视频。这些视频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对强化课堂教学内容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5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课件和影像资料的结合运用,极大地丰富了课堂内容,有效地提高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针对选课学生多、课程涉及范围广、课程内容更新快、课时少、没有实验教学等特点, 主讲教师在教学大纲中重点指出开设《环境与健康》课程的意义、参考教材、重点内容以供学生选课时参考, 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定尝试, 获得了较好效果。
高职院校公选课《环境与健康》教学方法探讨
2.重视学生课堂作业,培养综合素质能力
为了促进高职学生的主动学习性和课程的趣味性,笔者在第一次上课时,向学生介绍课程要求,并对学生进行分组,按照分组完成课堂讨论作业,并根据专题完成最后的课程论文。课后作业有“了解我国的环境安全问题”“调查学校周围水质情况”“了解广州市的空气质量,并提出相关建议”“调查家庭存在的物理污染问题”等,这些课堂作业贴近学生生活,分组的学生可以利用手机得到相片和视频材料,然后在第二次课前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向老师和同学展示自己小组的课堂作业,同学可以提问,最后由老师总结。这样学生不仅思考了本课程的相关内容,还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团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等,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