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一 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提高认识,健全保障机制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目前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辅,重理论灌输、轻实践教学”的现象,具体表现为:第一,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满堂灌”的现象比较严重。第二,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体现在“三无”——无教学大纲、无教学体系、无教学要求和教学标准。第三,对实践教学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了学校保障机制缺失,教师教学积极性不够,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的开展。
  为了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彻底摒弃“重理论、轻实践”的片面认识,提高对实践教学重要性认识程度。我校专门成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领导机构,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学校指定一名副书记分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建立宣传部、教务处、学工部、团委、社科部等部门分工负责的管理模式。学校在政策上给予倾斜,经费投入、物质保障上给予保证。每年给予社科部生均18元专项活动经费,每节课30元课酬的保障;教务处是组织计划部门,在教学机制上提供保障。把实践性教学纳入日常教学计划中,规定学分和学时,及相应的成绩评定方法,规定3/4学时用于课堂教学,1/4学时用于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考核成绩评定占35%,还有配套实践性教学专项经费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社科部)是具体执行部门,在管理机制上给予保障。制定各门课程具体实践性教学大纲,编写实践性教学授课计划,组织各门课程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实施开展,建立实践教学考核标准和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等;宣传部、学工部、团委是协助部门,共同负责和协助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有效开展。健全的组织领导机构和完善的保障体系,为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二 制定合理的实践教学计划,保证实践教学的有序进行
  
  在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时应遵循整体性、系统性、目标性、针对性、可行性原则,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计划。该计划较为详细地规划了教师组织实施实践教学活动的全部操作过程以及对学生的具体要求。主要内容有:实践性教学环节课题、指导学生实践性学习的设想、实践性学习评估方式、实践教学基地及教师教学主要参考书目、推荐学生实践教学课外阅读书目等。2006年实行新课改后,我校增加了各门课程实践教学学时。此外,还要求每位任课教师在每学期开学前上交具体详细的实践教学方案,其中包括本学期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形式,教师向学生布置实践任务的时间、开题报告时间、班级举行实践活动成果汇报会的时间、教师考核学生实践教学成绩的办法等。教师实践教学实施方案经教研室主任、教学主管领导审批后方可实施。
  
  三 规范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使实践教学具体化、规范化
  
  1 精心确定实践主题。实践主题根据各门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专业特点,围绕学生所关注的时代发展问题、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学生身边的实际生活问题、学生自身需要和身心发展问题来设计,注重时效性、新颖性、针对性、实效性。实践主题可以是教师拟定的一系列参考选题,也可以是学生自行选题,无论哪种形式,都必须经过开题报告环节才能实施。
  2 制定详细的实践活动方案。实践主题一旦确定后,教师就要求学生制定详细的实践活动方案,要求每个实践小组在实践活动前上交,实践活动方案内容包括:实践活动内容、目的、意义、实践活动形式、实践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与分工、进程和预期效果等。学生实践活动方案经任课教师批准后方可实行。
  3 加强培训指导。培训指导是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在大一、大二开设,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有限,尤其实践能力相对较弱,十分需要教师进行一系列的培训指导。因此,我校非常重视培训指导环节,要求每位任课教师在开学初对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方面的相关培训,主要内容有如何帮助学生确定实践主题、如何进行资料搜集处理、如何组织实施,如何进行论文写作等,并要求教师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进行全程的跟踪指导。包括实践活动前期、实践活动中期、实践活动后期的有关指导。
  4 组织实践过程。由于近年高校扩招,学生人数增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数量有限,我校实践性教学活动除了每学期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部分学生进行参观考察、社会调查外。为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我校实践教学活动基本上采取学生个人实践方式,要求每个学生都参加,并以5人为一学习活动小组(其中1人为组长)方式,利用规定的实践活动时间或课余时间由学生自行进行实践活动。教师通过面谈、书信、电话、互联网等形式与学生保持联系和沟通,随时了解实践活动的进展和给予必要的帮助指导。
  5 撰写课程论文。实践教学活动结束后,为了检验实践活动的成效,通常要求学生上交一篇课程论文作为实践教学活动的成绩。根据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的不同,课程论文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大体有调研报告和实践性论文两种。无论哪种形式论文,教师都要认真指导学生撰写论文,教会学生基本论文写作的方法和步骤,明确研究课题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等,同时还要求学生严格按学术规范来写作,思路清晰,资料丰富,要能融入个人的收获和体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教师要反复指导并进行论文修改,确保实践课程论文的质量。
  6 总结交流点评阶段。按照我校制定的实践性教学计划要求,在实践性教学活动结束后,要有总结点评交流环节(《纲要》为两学时,其他课程为3学时)。要求每个实践小组派1名代表上讲台简要陈述小组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及结果,教师对每个实践小组给予相应的点评,及时总结实践活动成果,指出优点和存在的不足。对做得好的小组进行表扬,对做得不好的小组进行适当的批评。点评交流环节有利于学生分享大家实践成果,帮助学生分析实践活动中的收获、经验与教训。
  
  四 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和考核评价体系
  
  1 加大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的力度。充分发挥教学督导员、教学信息员、教研室的作用,通过聘请学校知名专家和学院退休教师作为教学督导员,不定期地对实践教学进行检查。在全校各院系选拔有责任心的学生作为各学院的教学信息员,定期收集各学院对实践性教学反馈信息,利用教研室开展的教研活动,抽查教师实践性教学进展情况。此外,还通过定期召开全校性学生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表和教学信息反馈表、期中教学检查表、教师期末实践教学总结等形式,多渠道、多方面地对实践性教学质量进行监控。
  2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1)对教师的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