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教学在“政治地理学”课程中的运用
摘 要:参与式教学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在“政治地理学”课程中应用参与式教学法,契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和合作意识的培养。文章从课前准备、课堂参与和课后参与三个环节,探讨了参与式教学在政治地理学课程中的运用策略,并指出运用参与式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政治地理学;参与式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6-0060-03
参与式教学从20世纪80、90年代开始,一直是教育界关注和探索的课题之一。作为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其中的积极分子,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习者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1]。许多学科在教学实践中都尝试着将参与式教学与课程体系相结合,探索出适合本学科的教学模式。笔者也尝试把参与式教学方法引入“政治地理学”课程,进行探索和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参与式教学在“政治地理学”课程中运用的意义
(一)参与式教学法契合学生的心理需求
根据心理学的观点,人的需要可分为外在性需要和内在性需要。外在性需要所瞄准和指向的目标或诱激物是当事者本身无法控制,而被外界环境所支配的。与此相反,内在性需要的满足和激励动力则来自当事者所从事的工作和学习本身[2]。传统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主导“满堂灌”的教育方式,教师在整个教学中唱“独角戏”,表面看好像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者积极性,但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学生学习处在一种被动和无奈的状态下,缺乏学习的真正动力和兴趣,其主动性的发挥受到极大的限制。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只是满足了学生的外在性需求,而漠视了学生的内在性需求。
参与式教学法加强了对学生的内在激励,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学生是独立的认知主体,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有目的地去获取对客观世界认识的知识。学生不应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应作为一个能动主体参与教学过程。参与式教学法强调教与学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过程,需要调动和发挥师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利用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归属感、成就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参与式教学法既能满足学生外在性需要也能满足内在性需要,在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都得到加强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得到显著改善。
(二)契合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那就是一个思想僵化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21世纪的国际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它要求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忽视对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果一个人没有问题意识,不会思考,不会提问题,是不会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参与式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更重视培养学生“好问”的习惯,“善问”的能力,让学生在探讨、研究中感受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锻炼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三)契合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一个人是否具备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在社会上立足,乃至取得成功的关键,也是当代社会人应当具备的良好综合素质。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应该注重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技能的培养,教育大学生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学会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在学习、科研中形成合作能力。传统教学模式停留在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教师“一言堂”, 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很少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缺乏交流,忽视了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参与式教学法倡导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师生之间是平等的,教师创造更多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自主合作的习惯,增强自主合作意识。因此,参与式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大有裨益,这将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二、参与式教学在“政治地理学”课程中的运用策略
“政治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该学科的政治性、综合性、历史性学科性质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把握学科研究的前沿理论,紧密联系全球的政治热点问题,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笔者尝试把参与式教学法运用到“政治地理学”整个教学过程中,归纳起来,这一过程由课前准备、课堂参与和课后参与三部分组成。
(一)课前准备
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师要想上好课,必须对授课对象的状况有所了解,尽快读懂学生,让学生在没有正式上课前就参与教师备课。(1)了解学生。教师课前先找部分学生了解情况,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摸清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程度。然后根据学生兴趣和课程特点,确定适宜的教学内容和学生能够接受的教学目标。(2)布置任务。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确定适合课堂展示以及课堂讨论的主题,把这些内容在开课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查阅资料并对每个主题相关材料进行梳理,准备发言提纲、讲稿,使学生在教学活动开展前就参与到教学的准备活动中。(3)关注时政。“政治地理学”是理论和现实结合比较紧密的课程,这就要引导学生关注时事,要求学生利用报纸、电视、门户网站等现代信息手段,关注国内外热点问题,让学生养成关注时政的习惯,使其成为一个真正关心国家政治生活的公民。
(二)课堂参与
参与式教学法在“政治地理学”课堂教学阶段主要运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课堂展示、角色转换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实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1.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用实际案例的分析讨论,使学生能够生动地、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点,从而提高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国家的空间特征这一章,涉及国际法规定领土变更的几种方式,笔者用钓鱼岛问题作为案例,引导学生独立分析,得出无论从传统国际法的先占制度,还是当代国际法上条约的效力、无效和解释制度、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制度以及国际强行法的效力和意义看,钓鱼岛都是中国的领土这一结论[3],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国际法虽然规定领土变更方式,但并不意味着国家领土可以根据几种变更方式随意变动。国家的领土必须在严格遵守国际法的基础上才能变更,否则就是侵犯国家主权。此案例是学生们关注的焦点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刻,比教师直接进行理论传授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