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食品生物技术》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摘要:本文以研究生课程《食品生物技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理论课程体系、实验课程体系和成绩评定体系的重新构建,加强了师生课前、课堂和课后学习的连贯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达到了课程开设的预期目标,也为今后学位论文的开展提供了帮助。
  关键词: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1-0123-02
  《食品生物技术》是我院食品类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学位课(领域主干课),涵盖了1个一级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2个专业硕士学位领域——食品工程和食品加工与安全。在研究生的课程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几乎都涉及到了《食品生物技术》的相关内容。以教师、教案和课堂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模式,往往形成了老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导致师生双方对课程的教、学热情都不高,更为严重的是课程本身重要性得不到足够体现,甚至还会影响研究生科研工作的开展。为此,硕士研究生《食品生物技术》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在院校两级部门领导和广大师生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三年时间的实践和探索,完成了该门课程(48学时3学分)的整体改革,包括理论课程体系(36学时)、实验课程体系(12学时)和成绩评定体系的构建。
  一、理论课程体系构建
  《食品生物技术》是食品类专业的主干课程,通常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及食品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等内容。由于涉及的知识面广、知识点多,故对任课教师的学术要求较高。近年来,食品类本科专业招生的院校逐渐增多,其中部分不乏为一般性普通地方院校,尽管也都开设了《食品生物技术》课程,但因学校教学条件所限,部分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尚不能达到预期要求。作为一所西部地区的农科院校,我院研究生生源多来自各地普通地方院校,其中部分同学的《食品生物技术》课程理论基础无法达到研究生所应掌握的程度,因此理论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课时安排上,36个理论学时分为基本内容串讲(10学时)、重点部分强化(18学时)和课程论文设计(8学时)三个部分。在开课前先对选课同学进行一个问卷小调查,主要了解同学们在本科阶段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掌握情况及硕士阶段学位论文的大致研究方向。
  1.基本内容串讲。与本科生不同,研究生课程教学除为研究生打下坚实的学科知识基础之外,还应让研究生进行科研工作的初步尝试,使其了解和掌握本学科独特的研究方法。因此,在课程基本知识的串讲过程中,要求任课教师提前做好大量准备工作。首先,以“緒论/引言”的形式准备1篇“食品生物技术”研究进展综述,给同学们讲解本课程的国内外最新动态;然后以图表流程等简洁明了的形式阐述各种“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在食品科学中的应用;再次,结合近5年来学院教师完成的科研成果,整理归纳其中涉及的相关“食品生物技术”应用。通过上述串讲,一方面使学生整体上对该门课程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发展前景得以重新认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身边师生科研实例,让大家能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将来的科研实践当中去,故学生对上课的兴趣大为提高。
  2.重点部分强化。就课程而言,食品生物技术的研究内容还是主要集中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和现代分子检测技术等7个方面。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本科院校,上述内容有些会单独开设一门课程,有的只能在课程中作一简单概述,故大家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上不尽相同。所以研究生课程学习还面临着增进知识,进行“补课”的任务,弥补以前漏学的知识,拓宽以前较窄的知识面,加深原有的基础理论。因此,通过先期调查汇总,根据同学们的知识掌握情况和今后面临的科研课题,从前述7个方面的知识板块中选出3个作为重点内容,请从事相关内容教学研究的教师进行专门授课,特别是理论与实践的应用结合。通过短期强化,使同学们熟悉并掌握这3个板块的知识点,为将来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
  3.课程论文设计。通过上一阶段的理论学习,接下来就要进行实践应用训练,需完成一项“课程论文设计”。即参照研究生开题报告的形式,从前言、材料方法、预期结果和体会及展望四个部分,撰写一份“课程论文设计”。具体要求:(1)论文设计组队完成,但每项不超过5人;(2)题目自拟,设计1个较为完整的实验研究,具有一定创新性;(3)要制定详尽可行的试验方案,至少运用上述提及的7种“生物技术方法”中的1种,并列出详细的试验方法和步骤;(4)在“体会及展望”部分提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规定时间完成论文设计后,每组都要在课堂进行公开汇报和答辩,找出问题、发现亮点,互相学习。
  二、实验课程体系构建
  专业课程实验是以检验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活动,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因前述原因,有部分硕士研究生对《食品生物技术》中涉及的一些基本实验技能未能熟练掌握,而这些实验又是今后在完成学位论文过程所涉及的,故加强课程实验技能训练十分必要。本课程实验体系中安排了12学时实验课,分别设置了验证性实验(6学时)和综合设计性实验(6学时)两类。
  在验证性实验中,安排了质粒DNA的分离纯化酶切及凝胶电泳、枯草芽孢杆菌G+C含量的测定、原果胶酶的提取与活力测定、细胞的培养、蛋白质的透析和浓缩、醋(酱油、米酒、酸奶)的加工制作等几组基本实验。但因课时所限,只能根据前述课堂讲授的重点内容,选定2个(组)作为课程实验,强化动手能力。
  与本科实验教学不同,研究生实验教学对于培养研究生独立从事相关科学研究能力,塑造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锻炼合作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专门为课程设置了综合设计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是指教师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结合已学课程的综合理论及实践知识,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的实验。其要求实验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知识的综合性和实验方案的可比性,其结果要形成1篇科研小论文:包括引言、材料方法、结果和讨论几个部分。教师预先给出一个开放式题目,如“一种发酵食品的研制”,研究内容不限,发酵的乳制品、豆制品、肉制品、蔬菜、酒类、醋等均可。一般根据选课人数,3—5人为一组,一组一题,各组研究内容不得相同,每组提供综合实验经费1000元,在课后完成实验,课堂汇报论文,并接受提问和质疑。课程中安排的6课时主要还是用于学生汇报、讨论,老师点评。为了协助完成此项课程实验,学院根据实际情况,无偿提供了部分实验场地和设备。
  三、课程成绩评定体系构建
  成绩评定是衡量学生相关知识结构的基础,也是评估学生学习效果、教学质量及评定各类奖学金过程中的重要依据。因此,作为一门研究生学位课程,最终的成绩评定是一个重要环节。与大多数研究生课程的终评成绩是期终考试和平时成绩两部分综合评定不同的是,本课程终评成绩由期末理论考试、课程论文设计、课程实验(含综合设计性试验和验证性实验)和日常考勤四部分组成,分数权重比为40∶25∶30∶5,总分为100分。
  期末理论考试,是对课程基础性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检验,由任课老师阅卷评判成绩。课程论文设计和课程实验成绩,是通过学生所在小组对完成的“课程论文设计”和“综合设计性试验(含验证性实验)”的成果汇报,并现场接受师生咨询后,由点评老师与学生代表共同打分,各占50%。作为一门课程,学生按时上课是基本要求,研究生也不能例外,故日常考勤也纳入总评成绩:病假不扣分,但需提供相应证明;事假依据实况每次扣1—3分,超出部分从总分中扣除;无故旷课者一次扣完考勤成绩,第二次直接取消课程成绩,下一年度学期重修。
  通过以上课程体系的改革尝试,总体上达到了预期目的:一方面提高了同学们对课程学习的兴趣;更为重要的是,加强了实践操作能力,对今后学位论文的完成起到了帮助、引导作用。当然,课程的改革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增加了主讲教师的工作负担,实验经费也大幅增加,延长了同学们的实际上课时间等。若要上述课程体系改革能够坚持下去,还需要学生、教师和学院领导的不断探索和支持,以满足研究生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学亮,杨华勇,张振慧,等.研究生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1,(20):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