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路径探究


  一、“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概述
  2015年底,我国颁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将“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加强国际协同创新,切实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作为五项改革任务之一,这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3年来,“双一流”建设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进程,尤其注重以高等教育国际化不断推进“双一流”建设,实现二者之间的互动共进。一方面,高校要不断深化“双一流”建设,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就必须适应发展需求,全方位、多层次地深入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不断探究国际化发展的有效路径,以有效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现离不开“双一流”建设,只有提升自身竞争力,增强自我造血功能,才能更好地对接世界先进教育资源,博采众长,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念界定
  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界定,各国学者众说纷纭,从政治和外交视角、文化视角、经济视角等提出众多富有启发意义的观点。综合分析,其共同点都是从高等教育的外部环境来论证高等教育对国家或社会所承担的职能。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把“国际交流合作”列为大学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项职能之外的第五项职能[1]。仅就“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一概念来说,目前认可度最高的,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教授简·奈特(Jane Knight)的说法,她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将“国际维度”(International Dimension)整合到高等学校的教学、研究、服务等逐项功能中的过程。[2]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一,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双一流”建设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发展。”这表明高校的“双一流”建设已成为高校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做大做强的必然保障。“双一流”建设作为一个国家战略,必然要求高校不断推动自身的国际化水平,以此对接世界知名学府及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一流大学,更好地补齐短板,学习先进经验,不断促进自我发展与革新,从而更好地促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与世界高等教育的接轨与互通互鉴。
  第二,高等教育国际化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国际化的根本动力在于经济全球化。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属性,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水平。当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时,教育国际化亦成为必然。在“高等教育-科技-经济”这一链条上,各国从传统的经济财富争夺,逐步拓展至教育和科技发展的竞争,在高等教育上尤为钻坚仰高,“科教兴国”已成为世界共识。此外,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及“一带一路”倡议等的提出,对我国大学提速国际化进程提出了迫切要求[3]。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留学工作做出的重要指示——留学工作要适应国家发展大势以及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统筹谋划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培养造就更多的优秀人才,努力开创留学工作新局面。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能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力,逐步形成话语权,而且能为我国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提供保障,向世界传达中国教育的声音。
  第三,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不断提高办学层次的必然要求。当前,一流大学对国家发展和世界进步等方面具备重要作用。高等教育国际化可以促进自身发展,不断提升世界影响力和对世界发展的贡献度,提高高等教育面向世界的覆盖面和服务面。国际化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特征,高校可以通过高等教育国际化实现影响力和办学层次的提高。
  二、“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高校在推进国际化发展和国际化进程中进行了积极探索,在提高学术起点、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水平学科带头人、营造校园学术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步和骄人的成绩[4]。伴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
  (一)“被动国际化”,缺乏主动意识
  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动推进的,尽管在这一过程中高校积极适应、主动作为、加强参与,但由于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以往的教育国际化主要是领导层面推动,且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完全地认知到其重要性,我国的高校国际化之路坎坷不断,甚至部分高校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国内一流研究型大学的事情,缺乏积极主动的进取意识和主动规划、争取、整合资源的努力。
  (二)“质”与“量”的发展不协调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各高校积极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但出现了将这一目标单纯数量化的倾向。例如,部分研究将国际化发展目标定为:科研经费不低于10亿人民币;年度SCI(含SCI)论文数量达1500篇;年度《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的论文发表数量达4篇;学校的院士人数应占院士总人数的7%等[5]。這样确切的目标确实能为高校的国际化指明方向,并且化抽象为具体,更有利于落到实处,但是在数字变化之后,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带来的效益,即是否提高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目的应该最终归结于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关注,应该是培养新时代背景下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能力的国际化人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出现了追求数量指标而忽视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问题,面临数量与质量不完全协调的挑战。
  (三)主体参与积极度不够
  从高等教育国际化参与者的情况来看,目前仍然存在主体性和积极性不够的问题,多主体间的协同作用发挥不够。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主体是教师、学生、高校,教师的国际化、学生的国际化、教学的国际化、高校的交流合作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环节。但研究发现,高校学生的国际化尚存在较大困难,相当多优秀学生因家庭经济状况不佳、父母观念封闭落后、在读或毕业学校非重点院校等因素,致使其在与国外高校交流中屡屡碰壁;教师在国际交流过程中的个人技能和视野的提升有限;因各高校办学层次的不同,其所处的平台对自身参与国际化发展造成一定障碍,高校参与的主动性和持续性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教学国际化也面临人才短缺问题,不具备完全应用外语教学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