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谘茶叶专卖制度的改革对北宋的影响
【摘要】在北宋年间,李谘的“见钱法”、“贴射法”,在一定程度上改革了茶叶专卖制度,但是由于这些法令损害了官僚贵族以及富商巨贾的利益,受到他们的重重破坏,于是李谘主动请求皇帝离开中央朝廷,到地方当官,以避开官僚贵族的政治迫害,但是他的茶叶专卖制度改革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对北宋朝廷也产生了一些有益的影响。
【关键词】李谘;茶叶专卖;改革;北宋;影响
李谘字仲询,北宋年间新喻县泉塘人,先进江西省新余市白水塘人。他从小聪慧孝顺,洞察世事人情。随后进入北宋朝廷当官,在地方历练多年,政绩突出,皇帝就把他调到了中央朝廷,授予他割除滥赏、排除侥幸的任务。在他主持的财政税制变法过程中,他改革北宋的茶叶专卖制度,取得了微效。下面本文主要论述李谘茶叶专卖制度的改革对北宋的影响。
一、李谘茶叶专卖制度改革的背景
茶葉专卖制度在宋代也叫“榷茶制度”,而“榷”的意思就是专卖、专利。茶虽然在很久以前就被人们食用,但是仅限于皇宫贵族以及豪商巨贾阶层人士,在民间普通百姓家中很少看到茶叶,直至唐朝,饮茶也成为一种广为流行的社会风气,制茶叶、茶叶贸易也开始发展起来。唐中期以后,茶叶贸易也成为一种新的征税对象,随后朝廷专门制定了官方买卖制度,到了宋朝,茶叶已经变成和柴、米、油、盐一样,成为老百姓家中不可或缺的日常生活用品。宋朝官府仍旧采用前朝人的方法,推行茶叶官方买卖制度,贩卖茶叶的利润都收归国库。在李谘改革北宋这种茶叶专卖制度之前,宋朝统治者推行的茶叶制度是“入中法”。但是在宋朝雍熙2年,由于朝廷连年征战,北方军队急缺粮草,就允许商人自己运送粮食到北方地区。北地人们收到粮草以后,根据当地市场价格、商人运输的路程付钱,由于官方用粮,价格方面有一定的优惠,交易完毕以后,发给商人一种领款凭证。又称“交引”,商人就拿着这张“交引”到京城领取银子。从京城发货,到现今的山西运城以及江淮地区领取盐或者茶,这就被称作“入中”。后来增加的入中货物有香、矾等。入中是宋朝专卖制度中最广为使用的一种经济形式。这种方法也非常有利于增加北宋朝廷的财政收入。比如:朝廷让胜任进行沿边的州、军中,免去了朝廷进行边军征集以及输送粮草的辛劳。
一些茶商进入州、军地区以后,到各个地区收购茶叶,价格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从朝廷角度而言,由于边疆地区急于筹集粮草,必须给予商人优惠的价格,鼓励大量商人进入这些地区,这主要是因为北宋朝廷收买粮食时采用的交引支付方法,购买价格主要由“试估价”与“虚估价”组成。朝廷支付商人货款实施的是“便籴制度”,也就是异地结算延期付款形式的赊买。商人从交货到取款,路途遥远,时间很长,且交引审批手续繁多,加之途中的交通费用较高,和现场即刻交易相比,商人的资金周转速度较慢,交易成本增加,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朝廷支付的价钱要比市场价格高。试想如果朝廷价格比市场价格低,商人买卖无利可图,那么便籴制度也就不复存在。于是宋朝官府购买部门为了获取充足的入中粮草,就必须多付交引,进行高价虚估。随之交引发行越来越多,但是支付结算部门却无力兑现这使得交引的票面价格严重缩水,回到了原来的实际价值,最终打击了入中商人的积极性。但是一旦商人入中积极性降低,势必会减少入中次数,进而影响到前方均需需要,因此购买部门只能进一步加大虚估数值,但是价格的不合理,又引发各个场务要多付茶叶。很多入中的商人和边疆的官吏相互勾结。故意高价估计入中货物的价值,进而从中获取暴利,这种虚估的缺陷让大宋朝廷受到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到了宋仁宗统治时期,李谘深刻认识到了其中的危害,就向皇帝说明了其中获利的原委。
于是,在宋朝1023年,皇帝采用李谘的建议,设立计置司,考察国家的茶法。此时担任三司职务的李谘主要负责主持河北、陕西地区的茶法事务,他就在当地推行了“见钱法”,这项法令不再使用交引偿付入中费用,此时虽然入中法仍在实行,但是对入中的货物价值统一改成“实估”,只是根据边疆地区路程长短给予商人不同的优惠措施。比如:以价值为一万钱的刍粟为例,给予远程商人券面额度一万零七百,给予近距离商人券面额度一万零三百,商人拿着券到京城以及其它地区换取现钱。这种方法虽然仍存在某种程度的“虚估”,但是让茶叶和边疆地区入中直接摆脱了关系,解决了茶叶虚估问题。
二、茶叶专卖制度改革对北宋的影响
从字面上意义理解,榷是指专利,茶代表茶叶,茶叶虽然在国内很早被使用,但是属于贵族消耗品,民间比并不流行。唐代以后茶叶成为征税对象,成为官方专卖制度,宋代时期,茶已经和普通米、盐一样成为不可缺少生活品。宋代政府实现茶叶专卖制度,成为重要税收来源。
李谘改革茶叶制度之前采用入中法。雍熙二年,天圣怨念,宋政府采纳李谘意见,实施见钱法,实行采用现钱措施,一律将入中货物改为实估,按照远近程度给予不同优待,解决茶叶虚估,与此同时李谘还把宋淳化年间推行的“贴射法”再次应用在淮南地区。“贴射法”主要包括三点内容:①朝廷不再预付给茶园庄户“本钱”收购茶叶,允许商人和茶园庄户之间自行交易。②朝廷原来卖茶获得的“纯利润”,由商人贴纳。③用券作为凭证,防止私自销售,这种券就是贸易许可证。补偿入中的货物后来增加香,入中成为宋代最为普遍的一种形式,有利于维持背诵的国家财政,茶商可以入中,购买茶叶。
李谘两次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商人用实钱出纳,不得投机取巧,避免虚估的危害,增加朝廷财政收入。李谘两次改革对政府非常有利,首先,朝廷不付给茶园庄户本钱,坐收利润,其每年收入非常稳定可靠。其次,很好避免了虚估的经济损失,边疆地区的军粮需要有了一定的保障。并且对商人也有一定的益处,商人可以直接和茶园庄户交易,获得上乘茶叶,避免了获得陈茶、质量低劣的茶叶损失。李谘的新法仅仅推行一年,就让朝廷的财政收入增加了104万贯钱,边疆地区的粮草总量增加了1169万围,其中军粮就增加了210万石左右。此外,还有茶、香和东南缗钱的支出则减少了171万缗,把朝廷增加的收入和节省出来的支出合计高达650多万贯钱。以往朝廷存储的粮草总是不足,此时储备的粮草足够朝廷用两年或者四年。新法的效果可见一斑。同时变革也带给商人很大利益,如商人购买140~160斤茶叶,只需要缴纳100斤净利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