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隆抗战公路遗址]贵州晴隆者布公路

  “二十四拐”是滇黔公路的一个路段,抗战爆发后与滇缅公路和“史迪威公路”连接起来,成为国际援华物资运输的大动脉。      抗日战争中,在由印度、缅甸进入中国西南的国际运输线上,有一个艰险的路段令人惊心动魄,刻骨铭心。许多当年参加运输的“华侨先锋队员”和国外反法西斯的老战士,在他们的回忆录中都忘不了这艰险路段。但战火纷飞的岁月匆匆而过,只记得从“史迪威公路”驶入有一段艰难险阻的盘山公路,谁也说不清楚究竟在哪里。起初,人们都以为这段公路在云南,四处寻找都无影踪,最后终于在贵州找到了,它就是滇黔道上晴隆的“二十四拐”。这一惊人的发现引起关注,2006年国务院公布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定名为“晴隆抗战公路遗址”。
  “二十四拐”是滇黔公路的一个路段,始建于1935年。这条公路在贵阳至镇宁一段比较平直,但过了镇宁之后便须翻越数重山脉,经过关索岭、白英哨、晴隆、江西坡、岔河五大起伏,工程十分艰巨。从镇宁到胜景关一段,盘江两岸地形复杂,尤以晴隆以西工程最为艰难。公路由谷底盘旋上升至山顶,其间有24道连续急弯,坡度陡,弯度大,在每一转弯处都有一段“回头路”,形成24道“之字拐”,在山巅鸟瞰全境,蔚为壮观,是驰名全国的公路险道。抗日战争爆发后,滇黔公路的重要性突现起来,成为京(南京)滇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后又与滇缅公路和“史迪威公路”连接起来,成为通往国外的一条大通道,是国际援华物资运输的大动脉。
  东北、华北及东南沿海沦陷以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西南成了抗战大后方。当时,沿海口岸被日军封锁,长江航运不通,铁路中断,西南交通运输主要靠公路。从内地进入西南,无论是从湖南、广西到重庆、成都或昆明都必须经过贵阳,致使贵阳成为西南公路交通的枢纽,一时间军车、商车、邮车络绎不绝。当时的国际援助来自两个方向,一是越南的海防,一是缅甸的仰光。为了取得国际援助物资,1937年决定在原滇西公路的基础上由下关向西延伸,经永平、保山、龙陵、芒市、瑞丽出国境,修建通往缅甸密支那、八莫和仰光的滇缅公路,1938年8月建成通车。滇缅公路开通后,运输日益繁忙,1939~1941年通过滇缅公路运入的物资达22万吨以上,主要是汽油和军用物资。大批援华物资通过“二十四拐”经贵阳转运重庆,中国的远征军也经此进入缅甸作战,这一雄关漫道从此载入抗日战争的史册。
  日军侵入东南亚以后,形势急转直下,日军占领越南,首先截断海防这一国际通道,滇缅公路成了“中国唯一的输血管”,由1000多辆汽车组成的16个运输大队全部投入滇缅公路,包括9个“华侨先锋队”。为了截断这条“运输生命线”,日军派飞机轰炸道路、桥梁,封锁滇缅公路。1942年滇缅公路战略物资运输被迫中断,汽油奇缺,出现了“一滴汽油一滴血”的悲惨情景。日本飞机偷袭珍珠港后,太平洋战争爆发。中、美、英三国在缅甸、印度联合作战,美国军事代表团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将军决定从印度东北阿萨姆邦的利多修一条经八莫和中国畹町的公路进入滇西,与滇缅公路衔接,三方协力,终于在1945年初打通中印公路,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史迪威公路”。从此,“二十四拐”便与“史迪威公路”联系起来,成为这条国际大通道上的咽喉之地。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终于胜利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二十四拐”依然盘旋在晴隆的山岭上,诉说历史的沧桑。它以其巍峨磅礴的气势使人心灵震撼,竖立起贵州在抗日战争中的一座丰碑。它与抗战八年的艰苦斗争紧紧相连,在抗战最艰苦的时期显示出它不可取代的历史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跃上葱茏数十旋”的公路已经不适应现代交通的发展,1955年国家决定改线,避开重叠的山岭,由晴隆乌鸦关的垭口起,沿左侧山腰东行建一条长5.6公里的公路到“二十四拐”坡脚,使过往汽车不再担惊受怕。由上海至瑞丽的高等级公路不再经过这里,“二十四拐”成为历史的遗迹。但它在历史上的重要意义却永远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保留在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