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序号:129类别:民间舞蹈 编号:Ⅲ-26 项目名称:铜鼓舞(雷山苗族铜鼓舞) 发布时间:2008年6月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雷山县
简介:雷山苗族铜鼓舞是击铜鼓而跳的一种祭祀舞蹈,传承至今的主要有雷公山区的掌坳、高岩等村。
写下标题的时候,十余年前在雷山县掌坳观看铜鼓舞和聆听古歌唱诵的情景又浮上心头。其实,我观看芦笙舞的场面太多了,有的动作都已熟谙于心;而掌坳的那一幕却难以忘怀,有一种震撼的感受。它不仅有优美的舞蹈、高难的动作、悠长的乐音,而且是苗族老人们用洪亮的鼓声召唤远逝的祖先,用心灵在与祖先对话。在掌坳那并不宽阔的铜鼓场上,老人们那全无表演痕迹的、用心投入的神情,透视出一种旁若无人的、最自然的精神力量,这是在别处不大见到的。
掌坳是一个屹立于山坳上的、宁静美丽的苗寨。成片的竹林组成一道道天然屏障将寨子环抱着。掌坳离县城只有七八公里,而且通汽车,村里年轻人几乎都出外打工了。但只要你走进寨子,就会感受到它那如同“桃花源”般的氛围,似乎保持了铜鼓舞得以传承延续的那种情韵,这是特别难能可贵的。掌坳不愧有“铜鼓舞乡”这一民间称谓。
枫香树是掌坳苗寨的神树。据传当年寨上的先祖迁徙到这里的时候,曾经从深山老林里扛回一截长达九尺、合抱粗的枫木。把它抠通了,两头蒙上牛皮,前后花了49天的时间,将其做成了一个大木鼓。有鼓就有凝聚力。鼓声响起后,雷公山四方八寨的苗族同胞都涌来了,日日夜夜围鼓而舞,祭祀先祖。
雷公山一带留下了清朝雍正年代清军镇压苗族人的种种记忆。掌坳由木鼓而变为铜鼓的传说,便是其中之一。据说当年贵州巡抚张广泗的部下来到掌坳时,闻见苗人击鼓,唯恐苗人作乱,于是便点火焚烧了这面木鼓。悲怆而愤懑的苗族人对祖先的崇拜、对艺术的爱好是没法禁绝的。当时,贵州的许多民族地区都有了铜鼓,并有了以铜鼓伴奏芦笙舞的习俗。于是,掌坳苗族人便各户出银,购置了铜鼓并跳起了别具风格的铜鼓舞。
村里有两个铜鼓场。吃新节到了,铜鼓被请出来。将铜鼓悬挂于铜鼓场上,击鼓人一手执木槌敲击鼓腰,另一手持皮头槌击鼓心,构成一种和谐的音响。还有一人手提一只回音桶,桶口对着铜鼓口,来回“接音”和“送音”,让鼓点更加深沉浑厚,传得更加悠远。村民们则围成圆圈、踏着鼓点起舞,每一种舞步都有不同的鼓点。至高潮时,他们会情不自禁地喊出“嗨哧哧”之声,气氛极其热烈。其动作主要来源于苗族人的狩猎、农事等日常生活,如骑马、捕鱼、捞虾、捉螃蟹、赶鸭、斗鸡等,最后还要跳送鼓舞,将铜鼓恭敬地送回藏洞中存放。铜鼓舞的动作热烈奔放,胯部的扭动和双手的摆动很有特色。
在雷公山区,许多苗寨都有跳芦笙舞时以铜鼓伴奏的习俗,而在掌坳跳的却是以铜鼓为主的独特舞蹈。为何在同一个文化圈里,有的点上能孕育出一种独特文化,而另一些点上却只有从众,只能观看、模仿、学习?我想,这是与当地的文化底蕴、文化氛围密切相关的,更取决定于当地是否有某个文化事项的杰出人才。杰出的民间艺人、传承人,都是深切了解本民族文化、极有艺术天赋的人,他们是民间文化得以生长、延续、传播的支点。
当年我见到一位年过七旬的吴老者,他从小对铜鼓就不止是一种爱好,更有一种敬畏。他说:“铜鼓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老祖宗就和铜鼓在一起。只要有铜鼓,人就不能乱穿衣、乱说话、做坏事。坏人,老祖宗是不让他挨铜鼓边的。”掌坳的苗族同胞历来对铜鼓文化的信仰、敬畏,是这种文化得以传承的根基。吴老者学会击打铜鼓已经几十年了,他把铜鼓的音韵当作自己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他说:“只要铜鼓一响,人就有精神,想唱想跳,全身上下都有气力呵!”
以今天的条件来看,要学习一种民间技艺并不难,那些在旅游点“打表演工”的农村青年,个个都是多面手,各民族的技艺都拿得起来。但他们最大的不足,就是缺少对技艺所含文化底蕴的了解,以致让技艺成为无根之花,无本之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