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有钱人都去美国 [中国和美国,有钱人挺郁闷]

  几千年过去了,由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录的有关财富与幸福的故事在今天仍然值得人们慢慢体会。      有钱人幸福吗?   相信很多人听到这个问题后的第一反应是:有钱了还能不幸福吗?的确,富人所拥有的豪宅、豪车、豪华游艇,富人的财富和权势,无一不让普通人充满了向往。因此人们相信,拥有了这一切必然就是快乐的。
  但是情况似乎和人们想的恰恰相反,财富并不能让人感到幸福。
  
  美国富人大调查:他们不快乐
  
  2007年,比尔及梅林达?盖茨基金会赞助了一项关于美国富人幸福感的调查,由波士顿大学的财富和慈善研究中心操作,对象是财产在2500万美元(1美元约合6.5元人民币)以上的126个美国家庭。目的是为了能深入到富人的私人生活中,从他们的家庭、财产、爱情、友情和子女方面来探究富人到底是否真的幸福。
  这一据说是迄今为止对美国富人进行的最大最全面的调查,结果将在2011年公布。而目前这一调查的部分数据和反馈显示:受访的富人普遍觉得自己受到孤立,他们对工作和爱情充满了焦虑,而且非常担心孩子的未来。另外,大部分富人都时常感到他们的财富还没得到保证,因此总是想要挣到更多的钱以获得安全感。
  这些不愿意透露真实姓名的美国富人们在调查中表示,遇到的各种烦恼和困惑非常之多。
  孩子是富人们的“不快乐之源”。如何在拥有巨大财富时不让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扭曲,保证他们能正确地理解和处理这些钱财,是很让父母担忧的事。他们担心孩子会因为钱而丧失理性和同情心,缺乏职业规划和事业心。就连叫孩子做家务这样的小事有时候都很难实现。“我们会尝试让孩子们去做家务,”一个调查对象表示,但他却不知道怎样让孩子去修剪草坪,因为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全职园丁。而且在儿女谈恋爱时,父母又不免为对方“是因为钱还是出于真爱”而困惑。
  对于这些“富二代”来说,父母的财富虽然能让他们过上富足的生活,但是同样会造成他们的困扰。“我父亲是这样一个人,他从不放松对事业的控制权,而且一直奚落我竟敢涉足他的事业,”一个受调查的“富二代”说。而他的妻子认为公婆在财产的继承权上控制得太紧,以至于他们夫妻一直觉得自己没办法在经济上独立。当然,他们还表示因为继承财富而受到很大压力,比如得不到别人对自己才能的认可,或者要面对各种嫉妒和鄙夷的眼光。“富二代”们在美国也经常会和一些贬义词联系到一起。
  一个拥有数千万资产的技术天才的妻子还抱怨没有办法和人诉说生活中遇到的烦恼,而且跟人一起在餐厅吃饭也常常会遇到谁来付账的尴尬――显而易见,以她的身价似乎就决定了该由她掏腰包。而另一些富人则很害怕节日,因为那意味着要为挑选礼物而头疼,作为有钱人,礼物不能太寒酸,他们常常面对这样的问题:“你去年送我的可是一辆车。”
  调查还显示,做慈善能让富人感觉到心灵的平静,受调查的大多数富人都有自己的基金会。这或许也正呼应了此次调查发起的一部分原因:让有钱人变成更好更起作用的慈善家。他们道出财富的压力,从而就能够使更多的有钱人愿意拿钱做善事了。
  主导这次调查的一位专家罗伯特?肯尼指出了该报告的意义:“如果我们能让人们了解,2000万美元或者2亿美元并不是能满足他们一切需要的必需品,或许他们可能就会把重心放到另外一些能使世界变得更美好,能让他们真正快乐的事情上面了。”
  
  中国富人:因缺乏安全感而移民
  
  虽然美国的调查中显示,美国富人也缺乏幸福感,但是,中国的富人们却依然向往美国那片不一样的蓝天。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介绍,中国的第三波移民潮出现在本世纪第一个10年,目前呈愈演愈烈之势。
  2009年,移民美国的中国人约有6.5万人,其中投资移民申请人数较2008年增长数倍。由此可见,这一移民潮的主流就是富人。
  3月11日,英国《卫报》的一篇名为《富裕的中国,不幸福》的文章中提到:一份来自环球盖洛普调查机构的数据显示,丹麦高达82%的民众反映自己幸福,排名第一;而中国只有6%的人声称自己幸福,排名第125位。在中国一线城市、相对富裕的被调查民众却最不幸福。
  相对于美国富人生活细节上的不快乐,中国富人的不快乐则要宏观很多。安全感,是造成中国富人们幸福感缺乏的最大问题。由于贫富差距加大而导致的国内普遍存在的仇富心理和许多针对富豪的恶性犯罪事件让富人们既烦恼又恐惧。一位民营企业家表示:“我是靠自己的努力赚了钱才过上的好生活,我为国家创造了就业机会,又老老实实交税,他们为什么要仇我?为什么要害我?”因此,对于能让富人“过得放心”的国家,他们不免心生向往。
  除了仇富心理,国内政策和投资经营环境也让许多富人感到担忧。2010年5月21日,《经济观察报》就富人移民问题进行的报道中,一位白手起家将生意做大后移民美国的富人老李说:“我选择这条路主要有三个原因:一、国内的投资环境不好,你想投的有人不让,让投的不挣钱;二、各种税费太高;三、现在贫富差距这么大,说不定哪天又要均贫富,太没有安全感了。”在他们看来,离开才能保护自己的财富。
  故而,有评论认为,中国的富人一直以来多数都是夹缝中生存的尴尬群体,时时处处面临着巨大的“权力和制度天花板”。因此及时地见好就收甚至“逃往”国外,就成了他们迫不得已的生存方式和选择。
  
  财富与幸福:永恒的辩题
  
  正如我们所知的那样,富裕阶层中有许多人并未因财富而感到幸福,但不可否认,他们中也有许多人过着快乐而无忧无虑的生活,而且调查也确实显示出钱的确能在许多时候舒缓人的心情。
  财富与幸福是一个古老的辩题,先贤们曾经对其进行过许多辩论,而其中雅典的学者梭伦对吕底亚(小亚细亚中西部古国,存在于公元前1300年或更早)国王克洛伊索斯的论述尤为透彻。
  其时,吕底亚征服了小亚细亚的所有城市,国家之富庶强盛让国王克洛伊索斯沾沾自喜,认为自己是天下最幸福的人。因此,在雅典贤人梭伦游历到吕底亚时,克洛伊索斯便问这个他认为是最为见多识广者谁是天下最幸福的人,希望能从梭伦口中听到令他满意的答案。但令他失望的是,梭伦排出的最幸福者的名单中却没有他。在克洛伊索斯不满之际,梭伦对他说了这样一番话:“人间的万事真是完全无法逆料啊。我认为你极为富有并且是统治着许多人的国王;然而就你所提的问题来说,只有在我听到你幸福地结束了你的一生的时候,才能够给你回答。”
  毫无疑问,纵然是豪富,除非他很幸福地把全部财富一直享受到临终的时候,否则不能说比仅能维持当日生活的普通人更幸福他。因为许多最有钱的人并不幸福,而许多只有中等财产的人却是幸福的。
  有许多人能享受到这样的幸福:不会残疾,不会生病,不会遇祸,有好孩子,又总是心情愉快。如果在这一切之外,又得到善终的话,这便正是吕底亚国王所要寻求的人,也就是幸福的人。“然而这样的人,在他死之前,勿宁应当称他为幸运的人,而不是幸福的人,”梭伦说。
  只可惜,自负的克洛伊索斯并未将梭伦的一番话听进去,直到因为自高自大而败在波斯人手中时才幡然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