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里打破政治性别潜规则? 考研政治肖秀荣

     “性别是人类政治圈的潜规则之一。在传统观念中,女性一直被误认为不适合从政。但长期以来,一些力量正在逐步铺平女性通往权力巅峰的道路,可以说,希拉里迎来了一个特别的历史时刻。”
  
  生在今日的美国,希拉里应该说是幸运的,因为在早期的美国,妇女是不能参加选举的,直到1920年美国制定了宪法第十九修正案后,妇女才获得了选举权。在此后的80多年里,美国妇女为争取在政治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如今的美国,不但出现了第一位女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而且还出现了第一位女议长――南希?佩洛西。
  前得克萨斯州州长安妮?理查德很有感慨地说:“我遇上了这样一个时代:如果我愿意停下来仔细审视的话,我承认我们所取得的进步是辉煌的。我的祖母一生中有一段时间还没有投票选举权。在得克萨斯,白痴、傻瓜、婴儿和妇女不能参加选举。现在,一代人过去了,我成为了州长。因此,我知道我们将会有一位女总统。”而她的心愿,也正是摩拳擦掌的希拉里所希望达成的。
  
  “白宫计划”
  
  希拉里的白宫之路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她背后的民意期待。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一项旨在“培养妇女进入领导层,包括成为美国总统”的“白宫计划”就开始启动了。它的策略包括调研、国内媒体运动、鼓励市民参与的激励措施及影响流行文化的手段,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而它影响的对象,既有媒体、公众,更有青少年和他们所代表的未来。
  通过一系列精心的策划和舆论的引导,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谈论起女性入主白宫的可能性了,而参议员希拉里即便不会成为第一位女总统,至少也成为了第一个具有巨大影响力和公众期待的走向白宫的女政治家。
  但这似乎并不是“白宫计划”的终极目标。就该计划发起者玛丽?威尔逊的设想来看,提高公众对女性的领导才能的理解,帮助更多女性找到管理和推进国家的途径,最大限度地糅合男性和女性的管理优点促进时代进步,才是重中之重。
  
  荆棘之路
  
  尽管多尔、奥尔布赖特、佩洛西、赖斯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已足够丰富,但在美国,妇女多数还是要配合男性政治家发挥从属或辅助作用,并且在从政道路上遇到来自许多方面的歧视和束缚:
  在以男性为主导的美国政党里,党内的力量失衡。绝大多数对选举政治感兴趣的妇女主要从事处理党内日常事务或者从事竞选的幕后工作;而只有一小部分妇女曾经成为民主党或共和党州协会的主席。尽管妇女在许多竞选工作中起到了具体而关键性的作用,但是在国家和州的层次上,政党基本上还是由男人统治着。改变这一状况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媒体虽然经常被忽视,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道“栅栏”。正如美国学者罗伯特?沃森和安?戈登所指出的,女政治家特别是那些志在问鼎白宫的人,通常已被新闻界看作反常的人,她们生活中的琐碎事情而不是远大志向和卓越才干似乎更容易引起媒体的关注。
  与之相关的,便是政治投资者的歧视。在伊丽莎白?多尔竞选期间,她的一名工作人员曾经十分无奈地说:“我不能相信让人们捐助500美元出席为多尔举办的一次政治宴会是这么艰难。如果我是为布什工作,我能让人们捐助1000美元来与他的狗――巴尼一同用餐。”相比之下,希拉里今天的待遇要好了许多。
  文化上的偏见也不容小视。由于许多人对女性的政治能力仍心存犹疑,使得女性政治家在竞争中往往不知不觉中就处于不利位置。一些民意测验甚至还会问应答者,他们是否会投票给一位“胜任的”妇女来当总统,但对什么是“胜任的”理解,根据每个投票者对每位候选人的评价来看,标准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对于妇女而言,要跳过构成“胜任的”候选人门槛也许会更难。
  
  “风景这边独好”
  
  当然,在另一方面,女性候选人自身也有独特优势,比如女性更善于倾听选民的心声。随着女性在越来越多的政治领域中表现出善于合作、善解人意等特点,人们对女政治家在更多领域发挥作用充满期待。而这正是希拉里的优势所在,由于她在国会中表现得为人谦虚、勤奋、善于与人合作,很快便得到了多数议员的认同,政治影响力迅速上升,而媒体和公众对她的印象也变得越来越好。
  由于政治生活特有的刚性和残酷性,女性要想进入男人为主导的政治世界,往往还是需要以牺牲性别特征的形象出现,变得像“普通的”男人那样,强硬、野心勃勃、习惯性地诉诸于战争。就像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说过的那样,“我没有注意到我是个女人,我只当自己是个首相。”
  正是由于女政治家所具有的特点以及社会进步所带来的观念转变,在今日的政治选举中,竞选氛围已有了很大的改变。不仅媒体越来越多地关注参加竞选的女性,而且有越来越多的人也愿意为那些立志成为女总统的候选人工作,从而彻底改变历史。
  就这样,希拉里迎来了一个特别的历史时刻。而由于黑人政治家奥巴马的参选,也使得两人的碰撞产生巨大的“电流”――在民主党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黑人政治家和女政治家同时角逐总统候选人的提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新闻效应和冲击力,已经为民主党圆梦2008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也为“白宫计划”的实现增添了砝码和希望。(张国庆)
   (《环球》200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