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要在最漂亮的时候出嫁,有好的嫁妆才能有好的价钱。”五年前,在拒绝达能收购汇源果汁时,朱新礼曾如是说。如今五年过去,精心培养16年的“女儿”,终于风光出嫁。对此,朱新礼如此形容:“我觉得企业确确实实需要当儿子养,但是要当猪卖”。
快速低调的“出嫁”
在8月31日之前短短两个月里,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交易的谈判进行得快速且低调。直到9月1日汇源果汁停牌,外界仍没有任何关于交易的消息。交易协议的签署由于朱新礼的一些个人原因,拖到8月31日才最终全部达成。
根据协议,朱新礼将其所持有的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代码:01886,下称汇源果汁)38.45%股份悉数售给可口可乐,每股价格12.20港元,交易完成后,朱新礼可套现74亿港币。
汇源果汁另外两大股东――法国食品公司达能和美国华平基金旗下Gourmet Grace亦同时签署协议,分别将各自所持20.96%和6.37%股份售给可口可乐。由此,可口可乐将收购汇源果汁约66%的股份及全部未行使可转换债券及期权。根据收购协议,可口可乐还有意在一定条件下收购汇源果汁剩余全部股份,并将汇源果汁退市。
由此爆发的是对交易铺天盖地的报道,是一桩单纯的交易?还是达能的逼迫以及不由分说的抵制外资收购?媒体各有观点。
达能在偷笑
最近一期的《南都周刊》认为,在这起并购中,达能的角色十分特殊。这与达能在中国的策略有关,现在达能更像一个投资商。若此次收购成功,拥有22.98%股权的达能则获得了41亿港元,达能皆大欢喜。而有消息称,达能其实是这笔交易的始作俑者。
这意味着达能在中国策略开始改变。“民以食为天,食品饮料市场非常巨大,机会很多,而且目前国内与此相关的消费升级行业集中度还比较低,只要发现具备潜质的企业,通过投资或并购,就能培养行业龙头,进而实现行业整合,获得理想的投资回报。”国际知名风投兰馨亚洲投资总监杨瑞荣表示。
合众资本(SSG Capital)创始人、总裁曹越指出,自2007年下半年起,风险投资大举进入国内快速消费品领域已成为趋势。面对巨大的利润诱惑,一些国际私募基金已悄悄放弃财务投资的传统,转而谋求并购和控股目标企业。国海证券研究员刘金沪说:“如果可口可乐成功收购了汇源果汁,无疑将极大刺激更多的外资基金进入食品饮料行业,掀起新一轮的投资热潮。这也是一种示范效应”。
消灭一个竞争对手
2008年第19期的《财经》及9月12日《21世纪经济报道》根据9月9日汇源果汁公布的中期业绩报告以及摩根大通分析师Selina Sia发布的《上半年业绩较预期更差》报告,先后撰文提出果汁行业在2008年上半年受困于行业增长放缓,面临行业行衰退。
中报显示:汇源果汁销售额和毛利率双双下降,增长速度放缓迹象明显。前六个月汇源果汁毛利仅为3.91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5.033亿元下降了22%,降幅明显。
还首次出现了大规模裁员,薪金与福利也在减少。与此同时,汇源果汁的经营成本却仍在不断逐步上升。今年上半年,生产果汁的原材料、蔬菜水果类农产品的涨价幅度都很大,而汇源果汁销售价格不升反降,在局部地区已经不断推出打折促销,利润越来越薄。
国泰君安(香港)分析师罗磊对记者表示,虽然预测汇源果汁上半年增长会放缓,但没有想到是一个倒退的状况。
此外,汇源果汁占据绝对优势的百分百果汁、果蔬中浓度果汁市场,其规模尚不如非百分百果汁(尤其是25%以下含量低浓度果汁)市场大,而在25%含量以下果汁市场,汇源果汁的份额排不进前五名,在市场上也拥有诸多竞争对手。随着这些低浓度果汁饮料商发力向高浓度果汁市场扩展,汇源的市场地位将受到挑战。这都是朱新礼不得不冷静思考的问题。
摩根大通分析师Sia认为吸引可口可乐的,是汇源对上游原料的获取能力。“其中报的表现,足以说明汇源更像一个原材料提供商,而非消费品牌”。
通过收购汇源,可口可乐不单消灭了一个竞争对手,而且更重要的是,其由此切入了中国的一个上规模的果汁榨取基地,这将大大提升可口可乐在中国所有果汁市场的增长率。
“考虑到可口可乐收购汇源后,在上述三种果汁产品中的统治地位,我们认为商务部很可能会反对交易。”而在缺乏可口可乐收购的长期的战略价值的前提下,摩根大通认为汇源在现阶段估值过高。
伤害了民族感情
收购消息一经传出,众多网民对这一收购表达了不满和抵制。新浪网上一项由近7万名网民参与的调查显示,高达82%的网民反对可口可乐收购汇源。
据9月8日《市场报》的统计:“捍卫国货”是网民们反对此次收购案的主要理由。有人声讨说这是外资巨头的新一轮“空袭”;有人则哀叹又一个民族品牌即将倒掉。超过83%的网民认为,这项收购“涉嫌外资消灭民族支柱企业”。
面对网民的激烈议论,北京大学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中心副主任夏业良提醒说,在商业环境中对于民族主义情绪一定要特别谨慎,否则会造成外国企业家对中国商业环境的不信任。
对于网民提出的“套现”指责,夏业良认为应当本着“在商言商”的态度来判断:“企业家就是企业家,没有承担道义的责任,只要在国家允许的前提下就可以进行自由交易。”但他也同时表示,至于今后交易的结果是亏是赚,企业家也应当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对于此次可口可乐向汇源提出的收购要约,夏业良表示从个人情感上感到惋惜,“毕竟汇源果汁经过几年的成长已经被大家接受,而中国像这样有影响力的品牌又太少。”在他看来,一个真正有理想抱负的企业家,应当有更加长远的发展眼光,培植一个在国人中间值得信赖的民族品牌,而不是将其轻易出售。
汇源事件无涉民族有关垄断
9月9日《中国青年报》发表题为《汇源事件无涉民族有关垄断》,从另一个角度提出可口可乐愿意出高价购买汇源果汁,说明汇源这个品牌或者这个民族品牌,经过数十年的锻造,已经可以卖一个好价钱了,是我们的骄傲。
当我们在欢呼国内企业海外并购的同时,却要把一桩正常的商业行为推上“民族的精神高地”并奔走呼号,说来着实令人汗颜。
让外资和平融入中国公平参与竞争,当是中国经济自信迎接全球竞争的良性趋势。有观点认为,可口可乐收购汇源考验中国政府的智慧,审查通过或者通不过的理由是什么,是当做一起反对垄断的纯经济事件,还是当做一桩事关民族尊严的大事?世人拭目以待。
这桩纯商业的收购案,考验着大国国民的心态。说小了,那就是一瓶果汁,说大了,不过是一家有实力的果汁生产企业,是一大瓶果汁,把它高价卖掉,何错之有?我们的关注点应放在收购有没有违反《反垄断法》上。(姚岚 整理)
链接:外资并购民族品牌,美德日韩都设防
记者调查后发现,在市场经济和企业品牌较为成熟的美德日韩等国,他们对外资并购本土企业其实也都有一定的限制。在当前的全球并购潮流中,他们也都采取了一些措施,为他们的本土企业和品牌或明或暗地撑起“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