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虚假新闻? 虚假新闻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无中生有,公然造假;二是文过饰非,片面取舍;三是移花接木,拼凑抄袭。虚假新闻不仅有负面的,也有“正面”的,不仅有批评报道,也有“表扬”稿件,而且后者往往被我们忽视。
虚假新闻是怎么产生的?
就记者编辑个人而言,虚假新闻的产生源自职业操守、职业道德、职业理想的缺失。 一是浮躁心态。因为浮躁,所以不能脚踏实地,不能老老实实做人、做事,表现在工作中就是作风浮夸,依靠电话和互联网采访,在新闻写作中靠粘贴、拼凑、剪辑完成报道任务,“耍小聪明”,不肯深入实地扎实细致地采访、写作。二是功利心态。市场经济条件下,拜金主义、物欲追求几乎成为“时尚”,对于年轻人的影响尤大,很多人以功利心态搞新闻报道,追求“利益最大化”,谁给钱多给谁宣传,不问真假;什么新闻能出名就报道什么,不问事实,自然会产生虚假新闻。此外,现在的年轻记者,大部分出生条件较好,优越的生活环境和不多的社会阅历,让他们的价值观、从业观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业新闻变成了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并非出于对工作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因此对新闻造假产生的社会影响没有足够的认识,在日常新闻报道中常常出现随意更改日期、地点和其他新闻要素等不会造成严重影响的种种造假行为,却没有意识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些行为给虚假新闻的不断滋生制造下了温床。
就媒体而言,在激烈的传媒竞争中,媒体产生的道德迷失也同样会导致虚假新闻的产生。透过虚假新闻的表象,我们可以看到虚假新闻在制造轰动的背后,往往掺杂了复杂的利益因素。如果新闻媒体把经济利益凌驾于社会效益之上,为假新闻开了绿灯,就会造成虚假新闻泛滥。在白热化的竞争中,新闻媒体靠什么来获得社会地位和经济效益,靠德。古人云,“小胜凭智大胜凭德”,新闻媒体的“德”就是见人所未见、查人所未查,把住自己的道德底线,绝不和虚假新闻沾边,只有这样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媒体的公信力才会上升,才会最终获得希望的经济效益。因此,新闻媒体需要珍惜声誉,保持清醒。
对新闻的向往,就是对真相的渴望。“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如何既要满足大众对事实真相的需求,又从根本上杜绝虚假新闻?
就新闻工作者而言,要提高认识,增强杜绝虚假新闻的自觉性,用职业道德来约束自己。首先,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中华民族历来崇尚道德,无论是儒家思想还是道家思想,无不都以高尚的道德作为人生的至高境界。道德既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基本要求。其次,新闻工作者要从思想上构建抵御虚假新闻的防线,要把坚持正确导向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灵魂,把客观、真实、准确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生命,时刻想到自己的责任,更有职业精神。要深刻认识到新闻工作不是做生意,缺斤短两,假冒伪劣伤及的可能只是少数人,而一篇虚假报道传播出去,将误导成千上万的广大受众,甚至造成社会生活的混乱。第三,要强制进行自我约束。年轻编辑要克服浮躁、功利心态。名利非罪恶,不是不能追求,但如“君子爱财”,须“取之有道”,做新闻人,有一份社会责任,需要一份担当,更需要“淡泊名利”。
就媒体而言,要开展行业自律,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认真对待群众批评,接受社会监督,坚决治理虚假报道问题。要严格管理自己的编辑记者,确保新闻信息来源真实可靠,确保新闻真实准确无误,杜绝虚假报道的产生传播。媒体还要和社会联动,努力改进自身工作,设立和公布虚假新闻举报方式,及时调查核实举报内容,反馈和公布查处结果,赢得社会信任。
绝虚假新闻报道,制度往往是最管用、管长远的。制度约束主要包括了主管机关的行政监督、新闻行业协会的行业监督、新闻评议会等对新闻媒体的社会监督。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制度监督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监督效力低乃至监督缺位的情况。尽管我国新闻行业主管机关和行业协会制定颁布的防治虚假新闻的法律、法规、文件、通知等并不少,但由于主管机关和行业协会人手少、工作繁杂,只有申诉举报才受理、缺乏主动性等主客观原因,除了一些产生重大负面影响的虚假新闻外,多数虚假新闻都难以受到主管机关或行业协会的惩戒,这就造成事实上的“有章不依、违规不究”的尴尬局面,致使有关规定形同虚设。
然而,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媒体在杜绝和防范虚假新闻方面正在做出积极努力。近些年,我国各地各新闻单位都在积极通过建章立制,强化制度执行,堵塞造成虚假失实报道的各种漏洞,防范虚假报道的长效机制正在形成。《郑州日报》等媒体建立违纪违规新闻采编人员档案制度,凡主观恶意造假、严重违纪的予以除名,并上报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光明日报》严格三审制度,对各类稿件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严格核查;《山西日报》要求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必须深入一线采访,不去采访现场的稿件一律不发,督促记者树立深入基层、严谨细致的职业作风。
我们相信,通过社会各界和新闻行业的全面出击,共同努力,虚假新闻一定没有藏身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