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9日,原安徽省副省长、现省企业家联合会长吴昌期,省企业家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叶连荪,《安徽日报》副总编王士友、《新闻世界》杂志主编郜磊等一行到阜阳市威龙农业科技公司邰庄基地调研,在那些近两丈高双孢菇大棚前,董事长温建燃声音琅琅,介绍着阜阳市威龙农业科技公司创办的经过。温董事长把本公司农业创新、蔬菜加工、开拓市场给农民带来诸多实惠汇报得十分诱人,令大家饶有兴趣。
温建燃,2005年在首届中国乡村小康论坛会上荣获了“中国乡村小康带头人”的称号。
2005年被“中国新世纪之声”组织委员会评为“中华英才”人物,11月13日应邀赴北京参加颁奖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张怀西等领导人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
2006年1月7日,被中国农村改革论坛组织委员会评为“2005年中国农村改革百名(典型)优秀人物”,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农、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等国家及有关部门领导人的接见,并向他颁奖。
2006年,在《人民日报?市场报》、中国新闻社等八家中央级新闻单位联会举办的“新世纪之声?爱我中华”大型公益性先进人物评选活动中,被组委会授予“兴企报国奉献社会十大杰出新闻人物”荣誉称号。
2006年9月,在由中国城乡发展国际交流协会,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等9家单位联合举办的“中国世纪大采风”先进人物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中国改革十大创新人物”,应邀赴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颁奖大会,受到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孚凌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
2007年,在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总会等10家单位共同举办的“新世纪之声?和谐中国”全国大型评选活动中,被组委会授予“中国新农村建设十大先进人物”荣誉称号。先后受到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文元、铁木尔?达瓦买提、张思卿等多位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2008年被评为中国改革30年最有影响力的企业家……
2007年“全国农业产业化循环经济座谈会”、“安徽省农业工作现场会”在他创办的基地上召开。《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科技日报》《安徽日报》、安徽电视台等几十家新闻单位多次报道他。
温建燃今年近60岁,高高的个头,宽阔的身材,一张四方面庞上,浓眉大眼炯炯有神而又充满精明与睿智,说起话来响亮干脆,对人直率、坦诚,有啥说啥,不藏不掖。面对各种荣誉,他都显得特别平静。现任安徽省阜阳市威龙农业科技公司董事长。在全国人民喜迎奥运,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前夕,我访问了温建燃董事长。
20多年前,阜阳市东北10公里的小温庄,贫瘠土地上的人们,人均收入不过百元,大部分村民住在低矮破旧的草房里。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虽然市场经济给农村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但对于从未走出过农村这片天地的农民来说,他们仍不知道致富的路在何方。不愿再忍受苦日子煎熬的人们多么希望村里能有一个能人,带领他们往致富路上奔呢。出生于农民家庭的温建燃,从小受到纯朴忠厚家风的熏陶和影响,使他养成了勤劳守信、诚实善良的品格,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通过对村俗民情的深入了解和研究,深知人口日益增多,脚下这片土地负担已渐显乏力。1984年春天,他再也按捺不住一颗急于让乡亲们致富的心,自费辗转江苏、山东、河南及周边地区,对商业、服务行业和乡镇企业进行参观考察。当他发现就地取材,发展建材生产前景广阔时,便决心利用当地懂黏土烧砖的技术优势,联合7户农民建起了一座20门轮窑厂。对经商无资金、办厂无条件、致富无门路的人优先安排进厂务工。同时吸收本村和邻村的富余劳动力,实行承包经营。烧砖业兴旺了,同时还带动了运输业的发展,在短短的4年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近千余元,比全县人均收入高出近两倍,使村里很大一部分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了,开始走上了致富路。
温建燃常说,干企业不能光一心为自己挣钱,而是要多想能为农民办事。贫穷落后的小温庄经济条件改善了,农民的家庭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有着远大理想和抱负的温建燃,开始带领村民将高度分散居住的小温庄引入“城市化”建设的轨道,统一规划,统一设计,整个村庄房成排、树成行、大路小院错落有致,一座崭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家家户户住进了宽敞明亮、时至今日都不过时的砖瓦房。从此,这里的人们告别了祖祖辈辈居住低矮破旧草房的历史,过上了较为富裕的生活。温建燃就是这样硬是把一个贫穷落后、远近闻名的小温庄变成了一个住房舒适、吃穿不愁、家家有存款、户户有余粮的先进新农村示范试点。他不仅为村里农民治病、买化肥、买耕牛、建新房提供帮助,他还为村里绿化、修路、修水坝、创建文明提供大批资金,使小温庄迅速发生了变化,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1984年,温建燃被安徽省评选为优秀农民企业家,并参加了省里的表彰大会,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人的接见。他的事迹在《安徽日报》《农民日报》等广泛宣传报道,一时成为全省新闻人物。之后,他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他想的更多的是,如何把农民从低产的土地中解放出来,让土地在科学种田的农民手中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20多年过去了,温建燃已经从一位农民企业家成长为一个大公司的董事长,这位在乡村的土坷垃窝里经历了40多年风雨历程的农民企业家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地道的农业和农民大国,在13亿人口中有9亿多居住在农村,占全国人口的70%多,占产业总人口的50%以上,6亿多农村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而他们创造的价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左右。
农民靠土地生存,威龙公司也需要土地发展,需要地方政府和农民的支持,带领农民致富、发展农村经济是威龙公司义不容辞的责任。温建燃领导的威龙公司把“三农”看作是企业的命根子,认识到没有“三农”就没有公司的发展,要想共同致富,就必须带领农民进行科学种田,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生产出适合人体健康的有机产品,不但要占领国内市场,同时还要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使更多农民致富起来,这才是温建燃最终的奋斗目标。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温建燃学习了党的十七大文件和胡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后心系“三农”,他深入市场调研,广泛搜集各种信息,科学预测市场前景,马不停蹄、走南闯北、寻亲告友,跋涉数千公里,考察国内土地承包的现状,总结各地村民在土地承包使用中的经验教训,同时,还参照国外发展现代农业的先进做法,结合阜阳市的土地资源状况,大胆提出了建立“协会+企业+农户+基地+市场”的运行机制,利益与农民共享,风险由企业承担的新型联合经营模式,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农、工、商一体化的经济产业链。完全依靠公司的力量,加大投资力度,集中利用原有高度分散专业户的成熟技术和成功经验,大面积种植国内外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高档蔬菜芦笋和双孢蘑菇,不仅可缓解城镇居民蔬菜供应问题,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国民生活水平,还可支援外贸出口创汇,增强国力。
温建燃董事长像一位营养学专家,在他的双孢蘑菇大棚里更是滔滔不绝,他说双孢蘑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糖、维生素、核苷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不仅营养丰富,肉质肥厚、味道鲜美,而且热能低,还有明显的降低血压、抑制血液中胆固醇上升的功效,具有很高的医疗保健作用,可以延年益寿,保持青春活力,日益受到许多国家人民的喜爱。它是无公害高档蔬菜,既适合规模化生产,又适合家庭作坊式种植,是一种完全用农村柴草、秸秆等通过发酵生产出来的菌类植物,一市斤秸秆至少可产一市斤双孢蘑菇,本地市价鲜菇每斤4元左右,加工厂收购保护价为1.8元左右;一斤鲜双孢蘑菇可制成3瓶罐头,出口价可达10.5美元。种植双孢蘑菇原来每平方米产四五斤,现在专家的指导下,可以突破30斤以上,最多可达到40斤,市场供不应求。种植双孢菇,效益十分可观,仅以邰庄双孢菇基地为例,这个基地是他在2005年租赁农民土地500多亩,投资1200万元,建起了300多个大型永久性高架菇棚,每个菇棚占地仅0.25亩,棚内共搭8层,每个菇棚可利用面积达600平方米,2006年秋到2007年春第一个生产周期结束后,平均每棚产双孢菇9000多公斤,产值达6万多元,除去各项费用开支,每棚纯利润达2至3万元,实现利润超过700万元。由于这是永久性高架棚,第一年的投资收回后,这种高架棚至少可用7至8年,从第二年开始,每年的投资会大幅下降,一个高架棚的年利润可达3至4万元以上,邰庄基地这300多个高架棚的双孢菇纯收入也在1200万元左右。这个基地的建成,不但就地直接转移富余劳动力1200多人,而且间接解决就业者达2000多人。另外,在这个基地上的深度升值更是可观的。在这块500多亩土地上,实际建高架棚每个约占地 0.25亩,总用地不到200亩,在空余棚与棚之间种植速生杨,从2006年开始已植2万棵,由于基地用大量的菌渣做肥料培植速生杨树,树的生长特别快,预计8年后可成材,到那时候,每棵速生杨至少卖250-300元,2万棵可增加收入500万以上。同时,大量植树还可改善基地的生态环境。生产双孢菇是用麦秸、稻草、牛粪为主要原料,这个基地一年消化麦秸、稻草达600万公斤,牛粪200多万公斤,为卖秸杆和养牛的农民增加收入达300多万元,还避免了这些秸杆和牛粪对环境的污染。
芦笋更是适应性强,栽培管理容易,是多年生长植物,每亩下种2500―2800株,24小时不停的生长,每天早上采收时,将高达21―24公分的嫩茎齐土面割下,温度高时,每天要收割两次。每年从4月到8月需要天天采收,每亩可产1000―1500公斤,一次下种可连续收获15年,经济效益更高。颍泉区梁庄千亩芦笋收益的季节已经到来。温董事长相信,这个基地将会为农民和公司带来成倍增长效益。
温建燃领导的威龙农业科技公司在使用农民土地时,每亩每年按900元租种,这些农民再跟随到公司就业,每亩每年再给农民追加600元,公司在每年年初按每亩每年1500―1600元的土地使用费提前交到农民手中,农民既是土地的受益者,又是公司的管理者,其收入远远超过了农民自己耕作每亩不过三四百元的实际收入。通过公司+农户的使用,既更多地吸纳了下岗职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参与到民营企业中来,又达到了威龙公司和农民双赢的目的,使中央“三农”政策真正落到了实处。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进入2009年,公司又引进技术,计划种植巴西菇,巴西菇的市场前景更好,效益可能会成倍增加。据专家介绍每平方米可产25-30斤,每斤5元以上,每亩纯利润超过5万元,今年计划种植350亩。如果加工出口,每吨可卖18万元,利润每亩可达14万元,今年仅种植巴西菇一项,公司可实现利润4000多万元。
温建燃董事长的非凡胆略和气魄,使企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阜阳市威龙农业科技公司自成立以来,对农业开发的总投资已超过3000多万元,固定资产年年增加,资金流动顺畅,现有职工46人,其中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达21人。温建燃将带领公司全体人员,坚持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以提高效益为目的,弘扬务实精神,团结奋进,打造名牌,帮助千家万户农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目前,他们踏着时代的鼓点,在不断深化改革中,迎着市场经济大潮的挑战,正在绘制崭新的发展蓝图,立志走“三农”报国,科技富民的道路,使公司计划在三年后成为市级龙头企业,五年后成为省级知名企业,八年后成为全国知名企业,再著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