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时评在舆论监督中的缺陷及规避] 2018网络舆论监督例子

   【摘要】当前,报纸时评在舆论监督,规范公众行为,引导主流价值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轰轰烈烈的“时评热”并不能掩盖时评在舆论监督中日益呈现出的困惑。监督时效上的普遍滞后、盲目跟风对公众的误导、对监督对象缺少必要的媒介宽容、模式化的写作使得看似繁荣的时评正在逐步陷入怪圈。本文试对报纸时评自身存在的弊病和表现出的不良倾向予以分析,希望能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报纸时评 舆论监督 缺陷 规避
  
   评论是媒体传播信息、表达观点的一种重要传播形式,评论表达的自由程度和媒介观点的繁荣状况在很大层面上体现着媒介成熟程度。各方观点在相对公开的“观点市场”中博弈,以一股多角度、多层次的合力疏导着社会主流价值观,舆论监督也在媒介“探照灯”下日益透明化和规范化。2007年山西黑煤窑事件、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2009年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等都在媒体聚焦下曝光,社会舆论在媒体多层次评价中生成、发展和转变。时评因其快捷、简短、通俗而有力为各大报纸采用,在舆论监督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各大报纸也在倾力打造着各自的时评专栏,如人民时评、冰点时评、文汇时评,羊城晚报时评、河北日报纵横谈等。然而,在发挥着积极作用的同时,时评自身传播形式的缺陷和评论过程的一些错误倾向也凸显出来。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旧闻”新论式的评论导致报纸时评在舆论监督时效上的普遍滞后
  报纸时评,一般是借已刊登的新闻作品为由头,尽管评论者可以从不同角度阐发见解,借势引导舆论,扩大事件的关注度,进而纳入公众舆论监督的视域,促使被监督事件迅速解决。但是,时评这种旧闻新论式的评论方式自身缺少引发舆论的潜动力,必须借助合适的由头才能进行舆论监督,规定动作大多在媒体议程设置指导下完成。2008年9月18日《东方早报》记者简光洲采写的《甘肃14名婴儿同患肾病疑因喝三鹿奶粉所致》刊发后,有关三鹿奶粉的揭露报道和时评才如雨后春笋般一发不可收。而此前,有关奶业添加三氯氰氨的新闻报道寥若辰星,因为缺乏有出处的由头,时评自身又无法引发议论,所以面对如此重大食品安全隐患,一开始时评只能缄默无语。等到事件揭露后,时评又表现出极大关注。事前事后极大的反差,反映出时评普遍滞后的先天缺陷,针对社会热点、焦点的时评更多表现为事后舆论调控。哪怕时评作者在事前已经掌握了事件的部分事实,因缺乏足够确凿的证据和担心新闻侵权,也断不会选择首先刊发评论来监督对象,如果没有相关的新闻报道的话,时评也就因为缺乏有根据的由头而错失事前监督,调控舆论,减少造成重大损失的机会。评论的滞后使时评在舆论监督中处于相对被动状态,批评性报道和时评在舆论监督的先后次序上也就经常表现为“二踢脚”式的双响现象,先有批评性报道,进行舆论监督的时评才会出现。
  第二,报纸时评缺乏独立理性判断,对负面信息借势跟风
  报纸时评对当前热点和焦点事件,尤其是对于媒体已经曝光的负面新闻表现出异常的“青睐”,负面信息一出现,众多时评就开始围捕的现象此起彼伏。时评因热衷负面新闻而演变成“时事批评”。笔者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负面新闻已刊登,时评就事论事面对压力较小,牵涉新闻侵权官司的可能性较低;第二、受众更易于接受批评性评论,报纸在舆论监督功能和受众关注中找到了相对适宜的交汇点。但是,缺乏理性分析,盲目跟风式的批评言路一味迎合受众需求,对媒体已披露的负面信息如“过街老鼠般人人喊打”,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受众对负面信息的认知视角,容易激发受众产生群体性“愤青”情绪,而此种情绪是缺乏理性支持的。
  第三,时评对舆论监督对象的施压过度、缺乏必要的媒介宽容
  媒介进行舆论监督,应该是通过适当的方式引导舆论,给监督对象强大的舆论压力,继而引发政府和社会等各层压力共振式作用,达到监督的目的,其本质是建设。时评形式灵活、短小精悍,如匕首投枪,嬉笑怒骂个性化的话语,清晰地表达立场、观点,因而广受公众喜爱。特别是对社会焦点和热点问题的评论上,观点随着连续报道而跟进,扮演着船头?望哨的角色,在舆论监督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如2007年华南虎事件,人民时评自2007年11月21日――2008年1月4日共刊发《“华南虎事件”让谁蒙羞》等7篇评论,《中青报》、 《广州日报》、《河北日报》等也刊发了相关时评。对三鹿事件的时评,各大报纸更是迅猛。在媒体聚光灯下,事件好像在显微镜下被放大一样,媒体舆论监督功能在时评的推动下得到了发挥,由此产生的影响也是双向的:一方面,三鹿事件曝光,坚定和强化了政府处理三鹿事件,整治奶业问题的决心和力度,使三鹿事件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另一方面,事件处理延续甚至放大了事件本身的破坏程度,超出事件本身所能承受度。在三鹿事件上,各媒体时评在舆论监督上存在施压过度的倾向,破坏“三鹿”的自我良性恢复功能,终于在一片批评和怒骂声后,五十年的全国名牌轰然倒下,数万名员工面对再就业压力,就此引发的社会恐慌和行业破坏更无法估量。时评是媒体舆论监督的重要手段,但舆论监督不应该因为施压而抛弃应有的宽容态度和客观精神。“媒体从本质定义上说,它是社会的‘观察者’和‘反映者’,需要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便它能以一个比较客观超然的态度和以一种比较清醒的眼光来审视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观察到事物本质,并以一个旁观者的清醒态度提醒和引导社会大众。”①我们不能否认时评在舆论监督中的力量,更不能忽视媒体在舆论引导中的积极作用,但当媒体展现一股强势姿态,居高临下地批评时,对正确的舆论引导也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第四,报纸时评观点看似“百家争鸣”,实则陷入了模式化怪圈
  报纸时评的繁荣,拓展了公众表达观点的渠道,推动了平民舆论场的形成,报纸言论版呈现出一种立体的话语空间,在引发舆论和舆论监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经媒体曝光后,各大媒体积极推出时评:《新华时评》――《职业病鉴定谁监管》、《工人日报》――《“开胸验肺”事件显露职业病防治软肋》、《人民日报》――《开胸验肺需要的不只是卫生部督导》、《冰点时评》――《惩罚“开胸验肺”的医院是自取其辱》等等,以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为切入点,揭示了农民工维权困难、职业病鉴定制度弊端等问题,讽刺了“开胸验肺”事件的医院行为,呼吁社会关注弱势群体。各报纸时评在意见市场中以“坦言抒怀”的形式起到效果叠加的作用。舆论一经触发,时评焦点背后所隐藏的一系列问题就如“多米诺骨牌”一样,随着舆论的发展而逐步呈现在受众面前,接受公众、媒体、政府等社会各个层面的监督。因此,报纸时评的观点争鸣在舆论监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报纸时评看似观点争鸣,背后却逐步陷入模式化怪圈。中国人民大学涂光晋教授在《搭建“意见平台”――我国报纸言论版的回顾与思考》一文中指出,“与报纸言论对评论需求大量攀升极不协调的,是大量选题相同、角度雷同、观点趋同、议论空泛、语言枯燥的评论文章比比皆是”,而且“在专门设置的‘公共空间’里,公众的参与度、意见的代表性与影响的到达率都难尽如人意。”②而且,因为在报纸上发表言论远比在网络论坛、个人博客乃至新闻跟帖中发表言论的要求要高、要严,这就决定了时评在文风上要更加成熟稳重,在语言运用上要更加娴熟,在对评论由头的选择上把握性更强,时评作品也更趋于相对稳定的时评套路。涂光晋同时还指出,尽管这部分人更能代表公众舆论,但他们无论在数量、范围及水平等方面,距离形成广泛而稳定的作者队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他们所代表的也仅是部分公众舆论。有限而不稳定的时评队伍,面对巨大的媒介市场,一稿多投,变脸刊登等现象也就经常出现,模式化怪圈也很大程度削弱了时评在舆论监督中的积极作用。
   对时评舆论监督中缺陷规避的思考
  尽管当下的时评在繁荣之后开始暴露出种种缺陷,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否认时评在舆论监督中的优势和作用。直面缺陷、有意识地调整时评发展思路,与时俱进地找寻增强时评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措施,是当下时评人应该理性面对和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要解决时评在当前舆论监督中暴露出来的缺陷可以从以下思路入手:
  第一、不断丰富报纸时评的评论形式,降低时评刊登版面的限制性门槛,拓宽公众表达观点的渠道,增强言论版公众的参与程度,及时、准确地反应公众的心声。对于暂时不能刊登但刊发后有重大引导意义的时评稿件应认真处理,对于证据确凿的舆论监督事件可以联合报社的新闻部门予以采访,以内参的形式反映给上级党委和政府,通过增强时效性来强化时评舆论监督的力度和效果。
  第二、报纸应该平衡社论、评论员文章、时评和述评等评论文体的关系,面对舆论监督对象要做充分的理性分析,不能盲目跟风,对于重大舆论监督事件宜采用评论员文章加时评的形式,对于相对普遍的舆论监督事件,宜采用批评性报道或者批评性报道加快评(短评)的形式,对于社会上普遍存在,已经形成或有可能形成的错误倾向应该刊发社论予以警示或引导。报纸评论形式间的平衡,应更多体现在舆论引导效果上,不能因为时评形式的相对自由而忽视媒体应有的客观精神和宽容的态度,不能一味迎合受众需求抢发批评性言论,误导受众价值判断和社会认知,报纸时评要在舆论引导中把握好“度”。
  第三、要进一步明确时评舆论监督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建设”的核心理念。各大媒体要教育和引导时评作者多提供建设性意见,少发表情绪性文字,一切立足于问题的解决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具体的时评栏目建设中适当调整时评评论风格,转“愤青”式盲目批评为有建设作用的意见共享;转对舆论监督事件就事论事和事件类比制度、机制归因为多角度理性分析;转不留情面的怒斥为带有关怀的建议等。
  第四、培养广泛而稳定的报纸时评队伍。通过稿费、奖励等方式吸引队伍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保证时评作者与编辑间有效沟通,在对舆论监督事件的评论上尽可能做到公正、及时、客观而有建设性。同时,报纸本身也应有意识地发展时评队伍,在读者、学生以及媒体退休人员中培养时评力量,丰富时评的内涵,扩大时评的影响力。时评专栏和专版应鼓励、欢迎新角度、新形式、新风格的舆论监督稿件,尽可能规避时评模式化带来的风险。■
  
  参考文献
   ①戴晓蓉,《媒体角色功能性错位――看愈演愈烈的“媒体审判”现象》,《新闻知识》,2005(11)
  ②涂光晋,《搭建“意见平台”――我国报纸言论版的回顾与思考》,《国际新闻界》,2007(7)
  (作者:梁立超为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08级研究生;彭焕萍为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