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效应下自杀事件的报道:

  【摘要】从2010年1月23日开始至7月20日,富士康的“跳楼”事件令人触目惊心,其中有很多起跳楼事件是接连发生的,这种由一起自杀事件所引起的在短时间内的复制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维特效应”。在这个大众传媒高度发达,人们生存压力巨大的当今社会,考虑到媒体报道的放大和凸显作用,要求媒体对自杀事件的报道必须持谨慎态度,不能一味追求轰动效应,忽略媒体自身的职责。
  【关键词】维特效应 自杀事件报道 富士康
  
  2010年1月23日,19岁的员工马向前在富士康南华培训处的宿舍死亡,调查后结论为“高坠致死”;2010年3月11日9时30分,富士康龙华基地一名20多岁的男性员工在生活区C2宿舍楼5楼坠亡……至2010年7月20日早上6点,又一名18岁的富士康员工从集体宿舍坠楼身亡。一系列的跳楼行为令人触目惊心,其中有很多起跳楼事件是接连发生的。当然这种现象并不只体现在该事件之中,比如之前的韩国女星崔真实自杀事件、广州海珠大桥的跳桥案以及韩国男星朴龙河自杀事件等等,在这些事件发生之后均引起大量的效仿者,心理学上把这种由一起自杀事件所引起的在短时间内的重复现象称之为“维特效应”。1774年德国文豪歌德发表他的著名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讲述一个青年因失恋而饮弹自尽的故事。小说发表后,造成极大的轰动,同时也引发了读者争相模仿主人公自杀的事件,以致该书在许多国家被禁止出版。从最初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再到当今社会高度发达的大众传媒对自杀事件的报道,虽然媒体的参与并没有直接导致自杀行为的产生,但太过频繁、细致的报道,无疑会给相同处境的脆弱群体以强烈的心理暗示。
  一、维特效应与富士康“连跳”事件报道
  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斯针对《少年维特之烦恼》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并提出了自杀模仿现象,即维特效应。他发现自杀事件报道所覆盖的地区的自杀率在短时间内会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处于相同境地的或是内心痛苦的人们在看到别人的自杀行为之后,会产生强烈的心理暗示,并有可能导致其进行效仿。“摹仿是人从幼时起就具有的自然本性,人比低级动物优越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人是世界上最善于摹仿的存在物,而且人首先就是通过摹仿而学习。”①
  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对富士康“跳楼”事件都有连篇累牍的报道,前者以深度见长,后者则以传播的时效性与广泛性为优。首先看纸质媒体(这里选取几份报纸为代表),关于富士康“跳楼”事件,各大报纸都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报道,并给予大量的评论。《南方周末》于5月13日在其头版刊登了题为《富士康“八连跳”自杀之谜》的调查性报道,记者潜入富士康针对之前的死者以及工作环境进行了调查,其中对卢新生前的精神状态和生活环境有详细的记录:“放弃了最喜欢的公共职业:支持西部建设,为了钱,来到了公司…现在我的人生第一步就走错了,很迷惘……”,“不够孝顺,给父母的钱太少”,“自己活不过当晚”。《合肥晚报》也于5月18日刊登了题为《被机器“劫持” 跳舞“自救”》的文章,详细报道了深圳、湘潭、长沙三地的员工生活。涉及员工工作环境的艰苦,工作的压力与强度:“一个班8小时,要做的就是站在机器前,检查电脑主机箱盒有无瑕疵,一两秒钟看一个,不断简单机械地重复”;人际关系的冷漠:“丢了门卡在厂里饿了两天”等。《东方早报》分别于5月26日刊登了题为《百亿税收下的“孤岛”生活》的长篇专题报道,对富士康的经营管理模式、企业文化以及员工“机械化”的生活工作方式进行了报道。以上报道对问题如何解决并未提及,且此时的维特效应已经在富士康员工的心里蔓延开来。
  网络传播因其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信息反馈与更新及时成为广大受众获取和了解信息的首选,但网络传播的真实性存疑、“把关人”的缺失以及传播主体的专业素养不够等给网络传播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同时“媒体对自杀原因的探讨多以经验性的、直接的、表面性的分析为主,停留在现象描述层面,很少涉及原因背后的深层的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等间接原因”②于是网络上对此事件出了诸如:“首先,死者都是年轻人。年轻人大都血气方刚,身上阳气足”,“上面说到取魂,这就可能是导致死者死前精神恍惚的原因”等说法,这种毫无根据的猜测在某种程度上会误导受众。猫扑网上网友们以各种娱乐的心态大肆讨论富士康“跳楼”事件的内幕,众多网民均抱着看客的心态。
  二、富士康“连跳”事件的社会和媒介原因
  富士康“连跳”事件的原因是复杂的,这里仅从社会层面和媒体“不作为”的角度进行探析。当今社会快速发展,多元文化的融合,不同价值的碰撞,人们相互之间的认同标准发生变化,导致认同感的迷失,人的自我认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与他人的标榜。“他把自己紧紧包裹在语言的形式、艺术形象、神话符号以及宗教仪式之中,以致于只能凭借媒介才能看见或认识事物”,③这表明媒介连接着符号世界,在媒介的放大与凸显等作用下,现代人的价值观、人生观被曲解,变得支离破碎,人们往往困惑于“我是谁?”,“我从哪来,要到哪里去”等问题,没有合理的认识,便易造成许多社会问题以及心理问题。富士康“连跳”中的死者大多是“80后”,这群心怀梦想在大城市不断打拼的低收入人群,被人们习惯性地称为第二代农民工,他们普遍受过良好的教育,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值很高,但不愿被城市“边缘”化,在主流社会与边缘社会之间苦苦挣扎。
  自杀事件的增加并不能完全归结为媒体的报道,但我们应对生命持有敬畏感。首先,对自杀事件的全方位、全天候的报道。大众媒介的放大和凸显作用会对自杀行为产生负面影响,自杀报道的配置如遵循同一性原则会加剧维特效应的蔓延,给受众带来心理暗示和恐慌;其次,对自杀方式以及自杀心理的细致描述。例如韩国女星崔真实在浴室内上吊自杀后,短短的一天之内韩国就有2名女性采用相同的方式自杀;富士康跳楼员工生前的心理状态:“生活失去希望”、“活不过今晚”、“工作压力大得喘不过气来”等描述,如此强烈的心理暗示只能让悲剧重演;最后,简单的归结自杀的原因,忽略自杀行为的后果和自杀行为的深层原因,只报道而不警示。例如3月17日富士康女员工田玉跳楼后身负重伤,媒体和大众都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并引以借鉴警示他人。这些实际上都是媒体的一种“不作为”的表现。受众拥有知情权,我们可以报道自杀事件,但不能用“娱乐化”的心态对自杀事件进行炒作,应该自觉的进行反思,并以专业的眼光提出质疑,用媒体的力量去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
  三、对媒体报道自杀事件方法的思考
  对自杀行为的报道并不会直接导致自杀行为的产生,客观、及时的报道无可厚非,但在自杀事件的报道上,媒介的放大和凸显作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心理脆弱的受众,不进行正面教育和帮助,就会陷入“不作为”的危险境地。这里针对报纸对自杀事件的报道方式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在报道的版面上,媒介应避免采用大量篇幅或是整版的报道布局,同一性原则设计版面会给受众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看起来会感到压抑。“不断挖掘自杀者的自杀原因以及社会各界的反馈,版面设计通常图文并茂,使用醒目的标题并把文章置于报纸的头版头条,文章言辞华丽浪漫,带给公众的不仅是即时的信息,还让公众留下深刻的记忆”④报道不可放在头版头条或是主要版面的显著位置。版面的色调也要柔和一些;图片应尽量不用,如果要使用,应该采用小幅的或手绘图片,不宜采用彩色照片,更不能插入事发现场的照片;标题的制作应尽量简单,字号不能太大,不宜在标题里出现“自杀”、“跳楼”以及涉及自杀方式和自杀地点的字眼。
  其次,报道的语言及内容上,使用煽动的、怂恿的语言,会给受众造成自杀是正常行为的错觉。不宜报道自杀事件的发生地,如浴室、大桥、高楼等建筑物以及湖泊山脉等,更不应报道某地曾发生过多少起自杀事件。避免对自杀的方法进行描述,如上吊、割腕、服毒、跳楼等,这些会导致有相同心理的受众去仿效。还有就是对新奇的自杀方式要避免报道,有些受众会因好奇心而去尝试。对死者生前的生活状态及心理描述要尽量少,这些会给受众一种参照、对比,相应的会带来强烈的心理暗示。对一些知名人士的自杀需谨慎对待,虽然具有新闻价值,但这会给其崇拜者造成心理打击和暗示,可能引发悲剧。
  最后,对自杀事件的报道应体现人文关怀。对自杀事件的报道要持有谨慎的态度,不能肆意炒作,更不能将其娱乐化,要在报道中明确表明媒体的反对立场;报道的数量要尽量少,不能营造自杀是解决问题的常用方法的氛围;报道尽量有利于尊重和安慰自杀者的家属;要减少对部分受众的心理暗示;在报道中应提供适当的心理辅导及心理咨询的相关方式,给心理脆弱者以更多的帮助。
  
  参考文献
  ①③[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25、127
  ②赵振宇、张强,《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来自媒体自杀报道的调查与思考》,《社会》,2004(8)
  ④路鹏程,《媒体自杀新闻的内容分析――一个精神健康传播的视角》,《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3)
  (作者: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