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与幽默的句子篇一:讽刺与幽默的应用
讽刺与幽默的应用
摘 要:讽刺与幽默作为两种语言方式,经常被人们所应用。那么究竟什么是讽刺、什么是幽默呢?它们的应用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哪些体现呢?本文将对此做以简单的解答。
关键词:讽刺 幽默 讽刺与幽默的应用
引 言
讽刺是人类对所生存的社会及自身进行的尖锐的批判和深刻的自省,是对否定的人、事的冷静的箭。幽默是一种性灵,一种睿智,它体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达观态度。幽默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方法,“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对人生的看法。”(林语堂语),是“用一种与通常逻辑不同的逻辑去思考问题”(孙绍振语)。作为语言方式的幽默与讽刺在应用中常常又是并用的,不管是写作还是日常生活中。
什么是讽刺?讽刺手法是文学创造一种方式,用于暴露对象的缺点和可笑之处,常采用夸张或反讽(irony)等方式,从而产生幽默的效果。鲁迅说:“一个作者,用了精炼的,或者简直有些夸张地笔墨--但自然也必须是艺术地--写出成一群人的成一面的真实来,这被写的一群人,就 称这作品为`讽刺’。”这就是说作者在真实的基础上,以讽刺和嘲讽的手法,或用比喻,或用夸张,揭露腐朽落后的现象,批判愚昧反动的行为,使人在会心的笑声中予以否定,这种手法就是讽刺手法。当然也可以用拙劣模仿、做戏、毗邻、并置、并列、对比、类似、类推等也经常用于讽刺手法种。如果说反话(反讽)就是讽刺的话,是一个很大的错误。严格来说,讽刺(satire)是一种俗称类型;而反讽(irony)则是一种比较具体的修饰手法。那么实现讽刺的手法又有哪些呢?主要有以下几种手法:⑴漫画法 鲁迅说:“漫画要使人一目了然,所以最普通的方法是‘夸张’。”夸张是漫画的特点。漫画式的讽刺手法其特点也是夸张,把人或事的假、丑、恶加以扩大或缩小,使之变相,变形,以突出这一侧面的特征,达到讽刺的目的。《儒林外史》写爱钱如命的严监生疾终正寝时,着力刻画了他竖着的两个手指头,这两个手指头揭示了他全部性格中最本质的特征:守财奴的爱钱如命。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也采用这种手法,揭露不同社会的光怪陆离现象,在刻画人物
形象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⑵对比法 即把被讽刺的对象,在对待同一人或事的前后不同的言行上进行描述,以显示被讽刺对象的愚蠢可笑。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围绕于勒有无金钱,以冷漠峻峭的笔调描写菲力普夫妇言行、态度,前后判若两人的变化,使读者不难看出夫妇二人的极度虚伪、冷酷无情,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契诃夫的《变色龙》通过描写警官奥楚蔑洛夫围绕狗的主人是谁的易变、善变,无情地揭露了沙皇统治下社会的黑暗。⑶托物法 这是一种把讽刺对象托比于某物,使讽刺对象具体化、形象化的手法。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在宣传自己的主张、驳难对方时,经常使用这种方法。《惠子相梁》中的惠子听信传言,庄子来代他为相,非常恐惧。而庄子却给好友讲了一个风趣的故事,把自己比作鹓雏(古代传说中像凤凰一样的鸟),好友比作猫头鹰,梁国则比作腐鼠。极力描写了 高尚的志趣,而猫头鹰得一腐鼠便视为致珍美味的神态。讽刺之意溢于言表,这种技法在诸子百家著作及《战国策》中屡有所见,有些故事所表现出的人物的机敏与幽默、诙谐,直到今天还为人们津津乐道。⑷反说法 人的感情发展到了极顶,往往会以完全相反的方式表现出来;在语言上就是“说反话”。作为讽刺手段的“反话”,是“反话正说”,用肯定赞美的语言描述明显的丑恶、虚假的现象,表达作者的鄙视与挖苦。《藤野先生》开头一段对“清国留学生”的描写,表达的正是厌恶之极的情感。“实在标致极了”一点也不标致。称他们标致,是明显的讽刺。当任何指斥的言词都不足以把愤怒之情表达的畅淋漓时,便化为反语成了讽刺,反语的讽刺,较之直言指责更为有力,表达的厌恶之情更为强烈。
关于讽刺应用的事例:《儒林外史》是一部社会讽刺小说,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科举制度下形形色色士人的丑恶嘴脸和封建末世衰颓的世风。仔细探究课文的讽刺手法,对我们阅读这部小说很有帮助。课文的讽刺手法有:夸张手法 范进因中举喜极而疯,在挨了一个巴掌后才清醒过来,这是故事的基本情节,是用夸张手法虚构出来的。这看来似乎离奇得很,却如鲁迅所说也是“会有的实情”,因而是可信的。理由是,当时士人热衷于科举,一旦功名到手就惊喜若狂,更何况范进20岁开始应试至今已有35年,在如此漫长的等待之后,他的愿望终于变成现实,又怎能不惊喜得发疯呢!中举,对范进来说自然是荣耀之至,但挨巴掌却是受辱,荣而后辱,这是作者有意鞭挞他的丑恶灵魂,具有极强的讽刺意义。
对比手法 文中写胡屠户用的是对比手法,通过他对范进中举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来揭示他嗜钱如命、嫌贫爱富、庸俗自私的市侩性格。运用典型细节揭露人物的矛盾 例如,写范进的疯态:??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这些细节生动地揭示了范进内心和外形的矛盾:就内心而言,他是个胜利者,他感到扬眉吐气,因而拍着手大笑;他要向周围的人宣布自己的宿愿已经实现,所以往门外飞跑,跑到集上。但在外形上他却是个失败者,头发跌散,两手黄泥,遍身是水,如同落汤鸡一样。这就是强烈的讽刺。
又如,写胡屠户的贪婪相:
??即便包了两锭,叫胡屠户进来,递与他道:“方才费老爹的心,拿了五千钱来。这六两多银子,老爹拿了去。”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这里揭示的是胡屠户言语和动作的矛盾:银子已经紧紧地攥在手里了,嘴上却偏说不要,暴露了这个市侩嗜钱如命的本性。
什么是幽默?首先我列出各个词典中对它的解释:《新华字典》:“表面轻松而实际含有深刻讽刺的。”《现代汉语词典》 (试用本): “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的。”《辞海》:“美学名词。通过影射、讽喻、双关等修辞方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乖讹和不通情理之处。”我画漫画,写杂文,写过相声、喜剧小品和动画剧本,也研究过,感受有所不同,于是提出与前面查到的说法不同的意见,收进我写的这本书里: 《辞海》说幽默属修辞方法,我想:很多漫画是幽默的,但一个字也没有,无辞可修。幽默中常带有揭露和批评的内容,但并非必有。如说:“我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 (意为单身生活者),话是幽默的,却无揭露乖讹和不通情理的意思??。现在再查,《新华字典》 (1996年9月内蒙古第一次印刷)中幽默词涤已改为:“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的”了;也和l99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 (修订本,10月北京第222次印刷)幽默词条一样(只多了最后一个“的”字)。再查l999年版的《辞海》,幽默词
条已改,其中两条是:“(1)发现生活中喜剧性因素和在艺术中创造、表现喜剧性因素的能力。真正的幽默能够洞悉各种琐屑、卑微的事物所掩藏着的深刻本质。
(2)一种艺术手法。以轻松、戏谑但又含有深意的笑为其主要审美特征,表现为意识对审美对象所采取的内庄外谐的态度。通常是运用滑稽、双关、反语、谐音、夸张等表现手段,把弱点和优点、缺陷和完善、荒唐和合理、愚笨和机敏等两极对立的属性不同声色地集为一体。在这种对立的同一中,见出深刻的意义或自嘲的智慧风貌。”说了这么多,其实幽默就是一种语言表述方式,它融技巧性和轻松感于一体,让人们在诙谐与笑声中解决问题。当对方出言不逊时,我们不一定要针锋相对,用一句幽默而颇含深意的话以巧盖强,既让对方意识到自己的态度不好,又巧妙的给对方以回击,让其不能发作又有苦难辩;当别人有意挑衅时,用幽默的方式合理回避,一场毫无意义的争执便止于萌芽?? 在文学应用中也一样,作者使用幽默的表达方式都是为了使读者在阅读的同时感到一种放松、有趣,以至于读者会对作品有更浓厚的情趣。就像恩格斯说的“幽默是有智慧、有教养的表现”。实现幽默的方式主要有:⑴词句歧解法 许多词语是多义词,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语一般只有一个确定的意思,如果故意将词义作另一种解释,就会形成意思的反差,幽默味就出来了。此外,一个句子,往往有多个逻辑重点,说话的人和听者理解的重点不同,同样会因意思的反差而形成幽默。⑵悬念设置法 设置悬念就是吊别人的胃口,在别人急于知道结果的心态下,获知的结果却与期望的结果不相符合,而更多的是出人意料,这种出人意料中就富含幽默。⑶针锋相对法 当对方的话语暗含挑衅性、进攻性,回答者巧妙运用自己所处的优势,或顺势抓住对方语言的弱点或漏洞,反戈一击,“以毒攻毒”的语言张力能产生幽默的效果。⑷童言无忌法 儿童缺乏对世界的正确认识,也没有成人严密正确的逻辑思维,他们以自己幼稚的认识和思维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就会形成异于成人的思维结果。这种结果在成人看来是可笑之极的,这便形成了笑料。除了儿童,还有笨人、醉鬼等,也有类似的思维。⑸相关推及法 有时候,以赞同对方的说法,进而作相关的推导和归谬,引申出的结果往往会让人忍俊不禁。⑹避重就轻法 答非所问,回避问题的严重性,故意将人引入歧路,一问一答的效果风趣幽默。⑺顺势陡转法 有时双方对话的语势正自然、顺畅地发展着,但突然一个急转,对话的结果出来了,
却是出人意料的防不胜防的结果,这种结果极具幽默感。⑻歪打正着法 还有一类对话,本来答非所问,偏偏答语又符合问话,可谓歪打正着,巧中见趣。
关于幽默的事例,这里举一个比较普通但绝对起到幽默的事例。听过侯宝林说的《夜行记》,恐怕谁也难忘这一段话:
乙:二十八块钱你就买车呀?
甲:买旧的。
乙:那能骑吗?
甲:啊,你别看花钱不多,车还可以。
乙:骑得过儿。
甲:反正除了铃不响,剩下哪儿都响。
听了笑过之后,会品味出其中的幽默。看过幽默的漫画,同样领会其中的幽默味儿来,为之大笑。
幽默和讽刺在艺术方法上相通,幽默中常带点讽刺,讽刺一般也幽默。幽默和讽刺很难截然两分。例如,西方马克·吐温的幽默不仅是让人捧腹的嘲笑细小或滑稽事物的机智言语,而且也是对社会不公正和沦丧的浪漫主义的讽刺和批判。马克·吐温后期的作品以愤怒的揭发和辛辣的讽刺代替了早期作品具有的美国大众所想象的默,悲凉哀婉的情调很浓重。《败坏了哈得莱堡的人》就是他晚年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讽刺小说。这部小说讲述了在以诚实和清高而“闻名于世”的城市里的上等公民们非但没有抵挡住金钱的诱惑,反而都为了钱而费劲心思去进行欺骗,并演出了种种闹剧,败坏了哈得莱堡的声誉。在这部作品中,马克·吐温以辛辣讽刺的语言,剖析了金钱社会里人们的灵魂———表面上的正人君子,其灵魂却是由金钱来操纵的,由此抨击了美国社会的腐败、道德虚伪现象以及金钱在社会中产生的魔力和罪恶。小说中19 位首要公民毫无廉耻地进行伪装和欺骗的心理状态,通过作者辛辣的嘲讽、精到的描绘,得到层层揭露。在此,作者通过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侧面,揭发了整个美国社会的道德虚伪、人性卑劣。但是,他把资本主义的贪婪自私的本性看成了全体公民的“共性”,又使其作品笼罩了一层悲观失望的色彩。在《什么叫做人》中,马克·吐温就表现出了他的悲观绝望的情绪和宿命论的观点。而在《神秘的陌生人》中,他说道:“人类的各种行为和感情在上帝面前是毫无意义的”,指出人们应抛弃宗教幻想,依靠自己
讽刺与幽默的句子篇二:浅谈围城中的比喻与讽刺艺术
浅谈《围城》丰富的比喻与讽刺手法
摘要:《围城》是钱钟书的长篇小说,故事主要写了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形象,并用了幽默诙谐的语言进行了生动的比喻和讽刺,书中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多位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围城中多处比喻与讽刺的例子,与所描绘的人物形象,来探索《围城》所描绘的年代知识分子们的性格特点和价值观念。
关键词:《围城》 知识分子 比喻 讽刺
一、所用的比喻本身特点:不落窠臼,形象巧妙
《围城》作为钱钟书唯一的一部长篇小
说,自重版以来,一直备受读者的喜爱。惯用比喻,是作品的一大特色。有人统计,在《围城》这部23万余字的小说中,所用的比喻竟达700多处。这在中国的长篇小说中是绝 无仅有的。文中的比喻旁征博引、机智俏皮、随手拈来。他的小说中如夜空繁星般的比喻中,一个最大的特色便是不落前人窠臼,形象而又巧妙,就是说本体与喻体的联系是新鲜的。“(方鸿渐)想这是撒一个玻璃质的谎,又脆薄,又明亮,汽车夫定在暗笑。”“(王美玉)满嘴鲜红的牙根肉,块垒不平像侠客的胸襟。”把撒谎比作玻璃,把牙根肉比作侠客、块垒不平的胸襟,让人觉得新鲜别致。当赵辛楣初遇方鸿渐时:“赵辛楣和鸿渐拉拉手,傲兀地把他从头到脚看一下,好像鸿渐是页一览而尽的大字幼稚园的读本。”这个比喻中,本体和喻体不能分开,因此才产生了让人吃惊不已的修辞效果,从而把赵辛楣既轻蔑又嫉妒的复杂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又如,“方老先生因为拒绝了本县汉奸的引诱,有家难归,而政府并没给他什么名义,觉得他爱国而国不爱他,大有青年守节的孀妇不见宠于翁姑的怨抑。”一位有名士风度的老先生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与青年孀妇的“守节”等同起来,这种比喻突兀、怪异、有很大的“落差感”,使人啼笑而非,有着强烈的艺术效果。再如:
(陆子潇)鼻子短而阔,仿佛原有笔直下来的趋势,给人迎鼻孔打了一拳,阻止前进,这鼻子后退不迭,向两旁横溢。
(高松年)把表情整理了一下,脸上堆的尊严厚得可以刀刮。
上面的每一个比喻都显得非常生动形象,新颖而令人印象深刻,这种带着点顽皮气质的比喻中,文学大师的那一种朴素而深刻的文学气质也暗暗显露了出来。
二、比喻手法与形式的多种多样
《围城》中的比喻手法多种多样,有明喻、暗喻、借喻、曲喻、博喻等。各种手法运用得得心应手、活灵活现。
比如:“他们俩虽然十分亲密,方鸿渐自信对她的情谊到此为止,好比两条平行的直线,无论彼此距离怎么近,拉得怎么长,终合不拢来成为一体”运用的是明喻。两人的那种情谊的局限感被两条平行线形象地表现了出来。“鸿渐想上海不愧是文明先进之区,中学女孩子已经把门面油漆粉刷,招徕男人了,这是外国也少有的”运用的是隐喻,一种生动的讽刺已经暗含于其中。“她(胖女人)手上生的五根香肠,灵敏得很”运用的是借喻,这样的比喻一点也不生硬,非常自然,就像普通的说活一般。“有人叫她‘熟食铺子’,因为只有熟食店会把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运用的是曲喻。钱钟书的把各种比喻手法灵活地运用
了出来,完全不像我们拘泥于那么几种略显僵硬的比喻手法,自然中带着生动,灵活自如地使用多样的比喻手法,句段中的讽刺之意显得幽默诙谐而不失去深度。
钱钟书在他的《宋诗选注》中,曾对苏轼诗歌善用“宋代讲究散文的人的所谓‘博喻’或者西洋人所称道的莎士比亚式的比喻”表示赞赏。他本人也在《围城》中作了成功的尝试。试举一例:“鸿渐没法推避,回脸吻她。这吻的分量很轻,范围很小,只仿佛清朝官场端茶送客时的把嘴唇抹一抹茶碗边,或者从前西洋法庭见证人宣誓时的把嘴唇碰一碰《圣经》,至多像那些信女们吻西藏活佛或罗马教皇的大脚指,一种敬而远之的亲近。”一口气连用了三个比喻。类似的例子在书中还有很多,它们构成了《围城》博喻的一大特色。
三、比喻与讽刺的幽默结合
讽刺是以蔑视与嘲弄的态度表现生活,揭破人性的丑态和恶行的,是最尖锐的社会批评,笑中带刺,是鞭挞与指责的升华。幽默是轻松、诙谐、戏谑对待人生和世界的态度,是深厚文化的沉淀和天性的延续,是博大精深哲理的折射,是对生活的一种理解和注释。事实上,小说令人吃惊的讽刺与幽默的效果正是通过如落英缤纷般的妙喻才表达出来的。
如把方鸿渐与爱尔兰人尔虞我诈的交易当成一次“外交”,黑色讽喻了外交的欺骗性,同时鸿渐的“唯一胜利”揭露了当时中国在外交上的失败,喻示只有通过欺骗的手段才可能取得外交上的胜利。用黑色的幽默使外交上以及人与之间交往的阴险狡滑毒辣跃然纸上。
又如:“物价像吹断了线的风筝,又像得道成仙,平地飞升。公用事业的工人一再罢工,电车和汽车只恨不能像戏院子和旅馆挂牌客满。??贫民区逐渐蔓延,像市容上生的一块癣。政治性的恐怖事件,几乎天天发生,有志之士被压迫得慢慢像西洋大都市的交通路线,向地下发展。”这一连串形象的比喻,初次听得使人感到风趣幽默,暗暗品味,便马上感觉到这种幽默语气下的浓重忧愁和讽刺,使得嘲讽对象即抗战初期那个病态社会的腐朽黑暗状况显得历历在目,触目惊心。这种多样的黑色幽默,令人对那个腐朽的年代啼笑皆非。
四、《围城》比喻的丰富内涵与现实意义
《围城》的比喻,除了具有出人意表的新颖特征外,围城的比喻常常具有瓦解被比喻事物的表面意义的功能。就拿将文凭比做亚当、夏娃的遮羞树叶这个比喻来说,本来,文凭,特别是方鸿渐想拿的博士文凭,在学术界看来,文凭无疑代表着一个人的学术水平、学问储备的规模以及学术的研究范围的大小,文凭是学术权威机构发给学人的一种学历和学位证明,一般来说,一张博士文凭当然包含着某种权威性和严肃性,可是一旦被说成是遮羞树叶,其权威性和严肃性则大打折扣,原来是因为学问的充实,学术水平的提高,才被赋予文凭,被说成是遮羞树叶,则恰恰是因为学问的空疏,研究能力的缺乏,而要用文凭来“遮丑”,这恰恰是将文凭的功能来一个彻底的“颠覆”,却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现代文明的产物——文凭的“误用”和“滥用”,一个小小的比喻,却表达了对现代教育制度的某种疑问和讽刺。更告诫了我们对于文凭的看待,绝对不能那么的肤浅与愚昧。
在《围城》中,类似这样的比喻还很多,比如,“方老先生因为拒绝了本县汉奸的引诱,有家难归,而政府并没有给他什么名义,觉得他爱国而国不爱他,大有青年守节的孀妇不见于翁姑的怨抑。”在“守节”这一点,方老先生与孀妇当然有相通之处,但是,方老先生的“守节”是与庄严的爱国情绪联系在一起,
这与青年孀妇的“守节”,不是同一“级别”,方老先生的“怨抑”是联系着某种慷慨激昂的爱国情绪,而青年孀妇的“守节”,不管如何“怨抑”,总是更个人些,与个体的命运联系得更紧。另外,方老先生是一位具有名士风度的老先生,把他与一个年轻的孀妇放一块儿比较,难免有一种突兀怪异的感觉,如此,在具有“守节”这个相似性的前提下,这种不伦不类的“差异感”便不能令人发笑,“化褒词为贬语,转庄意为谐谈”,就有了某种强烈的幽默效果,而那种当时知识分子愚昧心态便暴露无遗。
结论:
钱钟书先生说:“比喻是文学语言的根本。”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一书中的比喻、讽刺手法令人叹为观止,比喻语言的新颖、不落窠臼,比喻手法的多样混合,灵活运用,比喻背后黑色幽默地精妙深意,与这些句子背后对于当时腐朽社会的鞭挞令人大开眼界,比喻在我们眼中不再只是一种僵硬的修辞手法,常常在他它背后隐藏着的深意总是值得人们捉摸。总之, 《围城》是一部读来如嚼橄榄、回味无穷的奇书。它时而让你笑, 时而让你哭, 在妙趣横生、妙喻迭出的幽默讽刺外表下, 深藏着令过来人低徊轻叹、惘然若失的悲剧底蕴。
参考资料:
1.钱钟书:《围城》
2.杨增勋:论《围城》比喻艺术的特点
3.浅析《围城》讽刺艺术》
4.肖里海:论《围城》中讽刺艺术的运用
讽刺与幽默的句子篇三:剃光头发微学案
剃光头发微
【学习目标】
1、 学会从平凡的生活现象中引发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2、 理清文章思路,明确文章主旨。
3、 品析杂文的漫画语言和寓深意于讽刺与幽默之中的意味。
【重点难点】
1、 理解本文的写作主旨。
2、 学习以小见大的写法。
3、 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4、 理解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设想】
1、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作者的思路,尤其要仔细分析文章的最后两节。
2、 指导学生反复品读文中重要语句,体会文章讽刺与幽默的意味。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师生互致问候。
二、 上节作业纠错,导入新课:
敏锐的作家,尤其是杂文家,大都能用锐利的眼光来观照社会现象,并能透过这一看似平凡的现象,进行冷静的思考,而后给人一个触目惊心的启示。著名作家何满子通过“剃光头”这一小现象,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大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杂文。
板书标题。
三、 出示学习目标。
四、 自学要点:
1. 找学生介绍作者及相关背景。教师补充。
〖何满子〗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何满子,曲名。这是一首描写宫女哀怨感叹的诗。诗歌没有正面批判葬送宫女青春、生命力的皇帝,但从诗人对宫女的这种深刻同情中,人们不是会很自然地厌恶那深锁的宫门和作威作福的皇帝么?
作者简介:何满子,曾任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审,参编《唐宋词鉴赏辞典》等书,上海杂文学会顾问。
2. 学生查字典,掌握基础知识,积累字词 。
发髻:在头顶或脑后盘成的各种形状的头发。
不羁:不受束缚。
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差池:差错。也作“差迟”。
切肤之痛:切身感受到的痛苦。
牛山濯濯:本形容山上光秃秃的,没有树木。文中指人头顶光秃秃的样子。
悻悻而去:愤怒地离开。
3. 弄清题意 :标题中的“发微”是什么意思?
发微,发,探究之意;微,奥妙。剃光头发微,即要探究剃光头一事中所潜在的人的心理,所反映出的社会现象,以及现象后的内在本质。
4. 阅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
明确:文章总体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6节):由理发引出济南市一家理发店工人拒绝给一个“乡下佬”剃平头的事,并对原因加以分析,表现作者极大的愤慨。
第一层(1—2节):谈及古代理发师的地位。
第二层(3节):济南市一家理发店的理发工人拒绝给一个“乡下佬”剃平头。
第三层(4节):古代剃光头的原因。
第四层(5--6节):现代剃平头的原因以及济南理发工人拒绝给“乡下佬”剃平头的原因。
第二部分(7—8节):由“剃光头”一小事,谈到掌权这一重大的社会问题。
5. 课文分析: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 第一段中作者由“剃光头”联想到哪些事情?
提示:联想到古代的髡刑和许多国家的罪犯剃光头。
② 古代的“髡”刑实施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在于政治上或人格上和其他人区别开来。
③“既不是”后呼应的常常是“也不是”,为什么作者不用,却用了个“也肯定不会是”
提示:因为下文是站在“乡下佬”角度的揣想之辞,并不是在陈述事实,所以这么说。
④ 作者说理发师不给乡下佬剃平头,“倒是从美观这面着眼的”,有什么意味?
提示:作者带有一种调侃的意味,表达了自己对理发师做法不以为然的态度。
⑤ 括号中为什么说这里面“大有文章”?作者为什么不把这“文章”揭示出来呢?
提示:这种瞧不起实质上折射了阶级的、城乡的、职业的有着极其深刻的偏见。不写,是因为文章的中心不在此。
⑥ 理发师本来就没有大权,作者为什么要说“幸亏他只有这么点儿小权”?
提示:是为了由此及彼,因小及大,为了将矛头指向社会上有权力的人。
⑦“直到像剃光头那样地把他剃下去”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提示:用了拈连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上“有权就耍”的人的深恶痛绝和对纠正不正之风的迫切呼声。
6. 讨论:如果本文只保留关于剃光头的读者来信和结尾谈掌权这两部分文字,把其他内容全部删去,也能构成一篇文章,但这样对文章的主旨和结构有什么影响?
明确:(1)从对文章的主旨而言。如果文章只保留这两部分,有碍文章主旨的表达。
a. 文题为“剃光头发微”,这“发微”二字,就要求文章不能就事论事,应当就“剃光头”这一话题,加以联想和发挥,否则文章就显得单调。
b. 开头两节的引述部分,也是作者感情的流露,尤其在旧社会理发室地位低下,受到社会的歧视,作者为之不平,同时也为下文理发师拒绝给一个“乡下佬”剃平头这一事形成对比,突出了作者对这一社会现象的愤恨。
c. 4、5两节的原因分析,有利于深化主题。没有这些分析,就没有文尾的结论,也缺少杂文的讽刺色彩。
(2)从对文章的结构而言。如果文章只保留这两部分,文章写关于剃光头读者来信,开篇显得仓促,缺少引述,显得突兀。没有4、5两节的分析,古今的对比论述,就缺少说服力,也就没有“原因简单之至:剃头刀在他手里。”同时这样也不符合议论文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要求。
7. 品读鉴赏:杂文是用文字描绘的漫画,寓深意于讽刺与幽默之中。试体会下列句子的讽刺与幽默意味。
(1)“乡下佬”是不是只配剃光头,以及什么模样的人才配剃平头,这问题够深奥的,我答不上来。
明确:“这问题够深奥的,我答不上来。”用了反语,什么“深奥的”,实为“肤浅的”,我一眼就看出来,就是由于“剃头刀在他手里”,就是它有这么点小权。
(2)??但要我“小心求证”却求不到。这很抱歉,胡适博士的考据方法只能学到一半。
明确:这是作者用谦逊的语句委婉地进行讽刺。这方法无需学习,这个问题已明摆着的,不用小心求证。
(3)如果有权就想弄权,就顺着自己的意思胡来,那么,至少要在“读者来信”栏里给他亮亮相,直到像剃光头那样地把他剃下去。这个叫做“试看剃头者,人亦剃其头。”
明确:表明了作者对那些利用职权的人的深恶痛绝。“亮亮相”,尤其“试看剃头者,人亦剃其头。”语言含蓄幽默,作者也坚信“弄权”者,必无好下场,其头也将被人剃。
五、归纳总结:
一件细微的剃光头事件引发作者的感慨:要警觉改革开放中“有权就耍”的现象不能任其泛滥。文章起笔从古代一些关于头发惊心动魄的故事写起,联想到与头发关系最密切的理发工人,转录了《人民日报》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即“剃光头”事件。并对其原因进行考证、分析,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权”在作怪。文章结尾指出要对“权”进行监督。
《剃光头发微》不宜选作课文
何满子是一位老作家,我非购书狂,却买过他的一本名为《千年虫》的杂文集。但不能说我们所敬重的作家的每一篇作品都同样精彩、无懈可击。何满子这篇杂文虽说在“杂”字上做足了功夫,但作为一篇联系现实的作品,其战斗力却未必十分犀利。文中的中心题材就是看到《人民日报》上一封读者来信,批评济南市一家理发店的工人拒绝给一个农民剃平头,认为“乡下佬”只配剃光头。我不知道当初《人民日报》为什么发表这封读者来信,猜想也就是批评城里人不要瞧不起农民兄弟,国营企业的工人不要鄙视农村人民公社社员,服务行业的职工应当改进服务态度,平等待人等等。这样的一个新闻稿件在一家全国大报上十分平常,是阳光下的一粒粉尘,没有很大的新闻价值(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卖点”)。当然我们的杂文作者完全可以小题大做,借题发挥,甚至无中生有,从中引申出一个十分有价值的命题来。就像聂绀弩的《我若为王》那样,仅仅从一部电影的标题就敷衍出一篇何等精彩的声讨专制皇权的战斗檄文!何满子从中推演出一个什么主题呢?乃是批评当权者不要像理发工人那样“为所欲为”、弄权耍权。这种批评的矛头所向当然是有意义的,不说1980年代,就是现在“弄权耍权”的党政官员仍然大有人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更是新鲜的话题。但问题是理发工人这件事,与官员的“弄权耍权”有没有必然的联系。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感到在这个问题上,作者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理发工人不给“乡下佬”剃平头,并不是什么“弄权耍权”的问题,而只是反映了他观念上的工人或城市居民的优越感,对农民的歧视(这种歧视带有浓厚的改革开放初期的色彩)。1980年代初,我国已经开始了改革开放,虽然还没有触动国营经济僵化的体制和大锅饭的分配制度,但个体经营已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按劳分配的原则已经全面恢复,这个理发工人有生意不知道要,说出那样的屁话,已经像是神经病,从普通劳动人民看来很不正常,在今天看来更加不可理喻。因此,作者由不给乡下人理发引申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人弄权耍权,十分生硬,这种联系的社会背景从文中根本看不出来。试问,弄权耍权的目的是什么?最主要的目的应当是谋取私利(所谓“以权谋私”),可是理发工人谋到了什么私利?白白地少了一份到手的生意罢了。说这个理发工人生活在还没有根本改革的国营部门,没有生计的切肤之痛,干多干少一个样,还有某种可能性,而这种现象存在的土壤今天早已根本不存在了。再说,理发工人有什么权?作者自己也说了这类职业在旧社会是被人“卑视”的,据我所知,剃头匠解放后在广大农村还长期受到歧视,甚至在通婚上都受到限制。理发工人手中的剃头刀可以说是权力的象征吗?我可是被人理了几十年发,还没有碰到一次理发师傅在作为顾客的我面前耍态度摆架子,更不大可能碰上一个理发工人拿剃头刀在别人的颈脖子上“及锋而试”的。所以,文中第一段所说理发工人“颇受社会贱视的,连家谱都不许上,也就是开除其宗籍”的情况是普遍的,而济南的那位工人的言行则是十分罕见十分特殊十分怪癖的,是不具典型意义不具普遍意义不具代表性的。作者由理发师不给农民兄弟理发联想到掌权者“弄权耍权”,二者之间缺乏内在的逻辑性。我们想象这个乡下人进这家理发店是十分偶然的,理发工人对这个乡下人只是发生“一次性”的关系,下次乡下人不进这个店就是了,理发工人耍什么威风呀?我们至少可以说,就选材来说,它不是很典型的。这应该是这篇杂文未臻成功的致命的原因,就像烹饪吧,你的主料不行,用再好的配料,有再好的手艺,也是白搭。作者对现实政治的联系如是说:“幸亏他只有这么点儿小权,如果他掌握了用人的权,分配房子的权,乃至更大的权,那就不仅‘乡下佬’,更多的人在更多的事上也只好‘没门’了。”这种假设式的或上纲上线式的推论,对真正的批评对象(某些掌权的人),很难产生什么“杀伤力”。作者发出的是一枚“空对空”导弹。
作者从剃光头联想到古今中外的许多材料,诸如清代“留发不留头”、清末留学生回国后要装一根假辫子,联想到鲁迅的《头发的故事》,联想到旧社会理发工人被开除宗籍,联想到石达开有关理发师的对联;进而又联想到古代一种叫作“髡”的刑罚等等。但是令人不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