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十余年后,我越来越觉得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在职业所需的全部技能里所占的百分比小之又小。而教科书上没有教的有关生活、社会、职业规划、世界观和爱的内容,才是最终决定你在职场能走多远的关键。除了书本,同行、同事和客户,都是直接或间接的老师。
有位前辈同行对我讲的一件事,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改变了我对新闻行业所需技能的认识。他说,假如你到外地,采访一场足球赛事,赶到场地后,第一件事需要干什么?按他的经验,不是找采访对象,不是找拍摄角度,不是找发传真的地方(那时还没电子邮件),而是先找到卫生间在哪里,把个人的基本需求搞定了再说。而后我领悟到,他这话背后的延伸含义是,最终能在这行走得远的,不光要会采访会写作,更重要的是会适应环境,并从中自得其乐。而反观当下中国新闻业,这一行的佼佼者们如今已少有人依然奋战在采写一线了,也是因为嗵应环境?使然,他们都“适应”到薪酬更好、社会地位更高的行业或职位上去了。
很多人问我该不该跳槽、转行,我觉得有一个方法至少能为这些问题提供参考。在公司锁定两三个“混得挺好”的同事作为目标,观察他们的生活与工作状态,然后仔细想一想,像他们那样工作与生活,是不是你想要的?我有个女朋友就常常抱怨她的女老板:她有两个孩子,每天在公司呆到晚上快12点才回家,真不知道她为什么生孩子。很明显,这个公司,至少是这位女老板和她的气场不太合。果然,她们不久后就分道扬镳了。公司最喜欢什么样的人才,最不喜欢什么样的人才,看看谁混得好,谁混得不好,其实就一目了然了。当然,要长期地“着”一个人,半年之内混得好,是运气;5年之内混得好,是能力;20年之内混得还很好,是哲学;40年之内若还是混得很好,那叫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