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4月26日凌晨,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发生爆炸。此次爆炸相当于500颗1945年投到日本广岛的原子弹,喷出近190吨放射性物质和8吨放射性燃料。大火烧了两昼夜,700万人受到辐射,数千人遭受过量辐射,被污染的土地达1亿公顷。参加救援的8.45万人,在本世纪初有一半死亡或残废。这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最大的一次事故,对于刚刚启动改革的苏联而言,其造成的损失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有政治上的,是导致苏联剧变的众多因素中不可忽视的一个。
事故暴露了苏联体制的缺陷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乌克兰境内,电站于1977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在1986年时已有4座反应堆在工作,另有两座反应堆正在建设过程中,发生爆炸的是1984年才投产的新机组。
这本是一场完全可以避免的事故。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试验引起的。在6月3日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调查小组得出的结论是:导致事故发生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操作人员犯了最严重的错误和不遵守工艺规程;第二个原因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研制的反应堆本身有缺点。
这起看起来偶然发生的事故,实际上暴露了苏联体制深层次的问题。领导人缺少安全意识,注意力主要在发电上。工作人员极其不负责任,没有严格操作程序,不注意安全。对于像核电站这样极其危险的地方,没有处理事故的预案,在事故发生后,消防队员按处理一般火灾来处理。实际上类似的大事故还有不少,在处理这些突发事件时也暴露出处理不及时、效率低下、官员对民众麻木不仁的问题。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在苏共二十七大召开后两个月,从中可以看到,苏共二十七大提出的改革、改进工作纪律、反对官僚主义等都还停留在纸面上。戈尔巴乔夫在事后深有感触地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是一个最直观可怕的例证,不仅证明了我国技术的陈旧,而且证明了原有的那个体制已经奄奄一息。与此同时这次事故也极其严重地影响了我们业已开始的改革,直接打乱了全国的生活。”
高层对民众隐瞒真相
虽然事故发生在苏联业已开始改革的时期,但对此事的处理依然不透明。政府利用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调动了各方力量,但民众仍无权知道发生了什么,不知道政府是如何做的,他们应该怎么办。
爆炸发生后,附近的普里皮亚季镇的28名消防队员在30分钟后赶到,他们并不知道这不是一般的火灾,全力扑救。当时有31名工作人员和消防队员以身殉职。当天总共有300多人受伤住院,其中129人第二天被空运至莫斯科进行特别急救,237人受到严重的核辐射伤害,另有1209人受伤。
事故发生后,没有人意识到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核事故。核电站的领导并没有及时向莫斯科报告情况,这个消息传到莫斯科时已是26日早晨。政府4月26日夜间才决定疏散电站附近普里皮亚季镇的居民。从27日14时开始疏散,3个小时后,该镇成了一座空城,4万多人被迫离开家园。
27日早晨,直升飞机驾驶员和化学部队赶到,临时委员会决定根据列加索夫院士的建议,采取从空中投放沙袋、铅、硼砂及混凝土的办法,封闭反应堆。由于苏联长期没有进行过这方面安全知识的教育,对于救援人员也没有进行必要的防护,许多救援者和记者也受到了核辐射的伤害。
苏联政府采取了积极的措施进行施救,但当时苏联的报刊、广播和电视保持沉默,大众一无所知。到26日晚,全世界都知道了该事故,莫斯科仍在沉默。27日东西方的大众媒体都在关注此事,并要求苏联政府说明真相。4月28日11时,政治局终于开会研究这个问题。对于报道工作,戈尔巴乔夫、利加乔夫、雅科夫列夫都认为应该尽快向外界通报情况,但通报还是被拖延下来了。
直到4月28日晚9时,电视和广播才在新闻中发布公告,简单地向公民通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事故,一座原子能反应堆受到损坏。正在采取措施消除事故后果。受到影响者正在得到救助。已经为此成立了一个政府委员会。”并没有说出现了核泄漏事故,也没有提示居民进行防护。
这次事故是很严重的,领导人采取了许多措施,但并没有通报给民众。从切尔诺贝利开出来的车辆未经任何处理就驶入基辅市区,造成核尘人为扩散。正当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纷纷把他们的公民撤出乌克兰首都基辅时,乌克兰当局仍组织了五一节大游行,不明真相的市民依然不加防护地走上街头,庆祝国际劳动节。
直到5月14日,戈尔巴乔夫才发表电视讲话,介绍这次核事故。他说有两个人在事故中死亡,有299人被诊断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入院,其中7人死亡。最后,他呼吁国际社会在国际核能联盟的框架下加强合作,建议尽快和里根在欧洲任何一个城市举行会晤。
从这一讲话中我们看到,戈尔巴乔夫并没有完全向民众说出灾难的实情,不忘表明苏共的伟大与英明,其注意力并没有放在国内如何消除灾难上,而是转移到了国际舞台的核能合作上。
核事故对苏联的不良影响
切尔诺贝利事件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给苏联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和人员损失。戈尔巴乔夫在6月5日政治局会议上说:“造成的产品损失达18亿卢布,花在这上面的钱达20亿卢布。”仅在事故的最初阶段,就花掉了140亿卢布。而此时苏联面临国际社会石油降价,财政上本来就困难,该事故真是雪上加霜。为消除事故的后果,苏联每年都要有不小的开支。同时,此事也严重影响了苏联设备的信誉,东德认为苏联设备50%是废品。
第二,使苏联付出了很大的政治代价。在报道这次悲剧中,政治局采用了“有控制的公开性”。因为秘而不宣或不及时通报,对数十万人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了危险。苏联的做法也严重损害了其国际形象,许多人认为,这表明了苏联体制的非人道性。
第三,激化了联盟中央与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矛盾。切尔诺贝利事件后,在受害特别大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出现了社会运动,指责中央政权对这些地区的居民犯有“危害种族罪”。
第四,在对事故原因的分析评价上,苏共高层内部出现分歧。戈尔巴乔夫批评垄断、不负责任,不拿人的生命当回事,只追求产量的做法。部门负责人则认为,事故并不说明核能不安全,原因是有人擅自进行试验,不按操作规程做。戈尔巴乔夫要对苏联体制进行根本改革,与此不无关系。
第五,核灾难事故使戈尔巴乔夫认识到了核战争的危险,他把许多精力放在与美国缓和、裁减军备和防止核战争上,忽视了对国内许多问题的注意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