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首批中国世界名牌产品和2005年中国名牌产品名单公布,海尔集团公司生产的海尔牌电冰箱和洗衣机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产品。海尔的入选充分证明了海尔的成功,尤其是海尔国际化的成功。海尔在国外家电市场的成功,让更多的人记住了“海尔,中国造”。
在国内,恐怕没有哪个城市会像青岛这样盛产名牌,46个中国名牌和中国世界名牌产品的拥有量使其位列全国同级城市之首。海尔、青啤、海信、澳柯玛、双星等一大批名牌和名牌企业为青岛赢得了“名牌之城”的美誉。
名牌之路
获得如此的青睐,实至名归。目前,青岛已有44个产品获得中国名牌称号,两种产品被认定为中国世界名牌,91个“山东省著名商标”,109种“山东名牌产品”,有海尔、青啤、海信、双星、澳柯玛等11个驰名商标,目前拥有中国名牌产品数量仅次于上海,位居全国第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评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中,海尔成为惟一入选的中国本土品牌。
综观青岛名牌发展之路,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是名牌战略阶段。早在1984年,多数城市还在忙于大量创办企业的时候,青岛就开始了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的培育,《1984年重点产品发展规划》,拉开了青岛工业实施名牌发展战略的序幕。《规划》提出培育一批像青岛啤酒一样的拳头名牌产品,其中海尔冰箱、海信彩电、双星运动鞋以及青岛啤酒均在规划之列。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全市有78种产品获得国家质量奖,1100多种产品获部、省、市优质产品称号。
二是集团战略阶段。90年代后,伴随着全国品牌创建的高潮,青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大企业借助品牌和技术管理优势,通过强强联合、兼并等形式,向集团化方向发展,先后组建了海尔、双星、海信、青啤、澳柯玛、黄海橡胶、海珊等大型企业集团。至此,大企业集团基本形成规模,10大集团已占全市工业总量的40%以上。
三是园区战略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和生产力布局调整,新经济、信息技术成为主流,大企业集聚扩张进入新阶段。青岛实施大企业园区战略,海尔开发区工业园、海信信息产业园、国风药业园等相继开工建设,成为大企业招商引资、技术创新、产业配套的新载体。
四是集群战略阶段。进入新世纪以来,青岛市提出建设家电电子、石油化工、汽车造船、新材料四大产业基地、家电、电子、石化、汽车、造船、港口六大产业集群。大企业在产业集群中逐步成为产业集聚、招商引资和技术创新的主体平台。家电产业集群中的海尔、海信、澳柯玛三大龙头企业,去年除自身产生1300亿元的销售收入和43亿元的税收外,还带动了800多家配套企业的发展。
从2004年开始,青岛市把“发展新老品牌,壮大品牌经济”提上重要战略议程,“崂山可乐”、“鸡牌”味精、“金鹿”自行车、“金锚”手表、“青食”食品等一些老工业品牌也开始向名牌企业迈进。
在此基础上,青岛市对未来品牌的发展进行了勾画:大力培育新兴工业品牌和现代服务业品牌;引导、鼓励从事专业化生产的中小企业为大品牌企业配套,并大力支持其努力争创自主品牌;加大对老品牌企业的宣传推介和融资帮扶力度,恢复老品牌;以创建品牌农业为目标,大力培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名牌农产品。围绕发展海洋、港口、旅游“三大特色经济”,进一步加大潜力品牌的培育力度,形成以名牌企业为龙头的各大产业领域的“结网式”名牌产业链和集群化产业集聚。到“十一五”末,名牌产品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60%%以上,品牌经济更趋合理,品牌经济成为主体经济结构。
品牌“秘诀 ”
在分析青岛名牌发展时,青岛市副市长吴经建表示:“政府正确的引导、企业的积极努力和社会的大力支持,是共同构成青岛品牌经济发展的三个重要因素。”
把政府的作用位列第一,似乎有悖市场经济的理论和规律。但仔细观察青岛的名牌发展,政府的作为至关重要。在品牌创建初期,青岛市政府通过资产的划转,整合与重组,先后组建了海尔、青啤、海信、双星、澳柯玛等一批名牌的大企业集团。比如,利用海尔冰箱的名牌效应,由原来的海尔电冰箱厂,吸纳了青岛冷柜、青岛空调柜、青岛洗衣机一批企业,在短时间内提高了海尔的整体规模和效益,为争创世界名牌奠定了基础。为使企业能够放开手脚发展,发挥市场龙头作用,青岛市政府还先后把一些大企业由原来的主管部门管理,调整为市政府直接管理的市直企业,从而减少了对名牌企业管理层级,并且对名牌企业实施全方位的服务。
营造企业家良好的创业环境、建立稳定的企业家队伍,是青岛市政府留给名牌企业和社会的一笔宝贵财富。青岛市政府充分发挥优秀企业经营者的聪明才智,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成为为推动品牌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培植名牌产品、培育名牌企业和培养知名企业家三者紧密结合是青岛市政府发展名牌的成功之道。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大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选配机构合理,优势互补的企业领导班子和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同时,为保持企业家队伍的稳定,不轻易调整名牌企业的主要负责人。青岛市率先在名牌企业实行年薪制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从根本上调动企业家的积极性,推动名牌企业的发展。目前,青岛市许多名牌企业正处在由国有独资向社会多元化体制的转化中,企业社会多元化的改造预计到2006年将全部完成。
品牌文化
许多人不解,青岛为何如此盛产名牌?政府的扶持引导、企业的自主努力是一个重要方面,关键是青岛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有利于品牌成长的开放性文化。
半个多世纪的殖民历史给了青岛多样性的城市文化,外向、兼容,善于学习与合作。受此文化的浸润和影响,青岛的名牌企业在发展中不断兼并、联合,名牌企业数量和企业规模在不断增大,全市企业已经走上了创名牌的良性发展轨道,许多名牌企业已大踏步地走向世界级品牌迈进,品牌产业链不断形成,为青岛市大力发展品牌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青啤集团总裁金志国在描述企业文化时有这样一句名言:“最美味的鱼生长在咸水与淡水汇合的地方。” 不言而喻,不同文化与思想的融合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为青岛名牌企业的成长提供了一个优越的环境。
从7月“信芯”芯片彩电下线,到9月成功收购科龙电器,两个月的时间有此两大动作,海信集团的发展速度让国内外同行侧目。技术创新和规模发展为青岛名牌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又一个的经典案例。
为实施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增强名牌活力,青岛名牌企业不断调整完善内部的组织结构和决策管理等模式,建立决策科学、反应迅速、管理高效的技术创新决策和管理系统,构建富有活力的研究开发系统。这些研发中心不仅每年为本企业的研制开发高技术产品,而且承担了国家级的重点技术攻坚项目。
高起点引进与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保持了青岛品牌的技术领先水平。青啤1979年就开始大规模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海尔1984年从德国引进了最先进的冰箱技术;海信引进了日本松下彩电的生产技术;澳柯玛则是和瑞典公司合作。双星技术和美国的布瑞克公司合作,使产品提高水准的同时顺利进入美国市场。高技术的引进,确保了这些名牌企业的产品高质量,但是更主要的是技术的消化吸收,为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外,积极实施资本运营,保证了青岛名牌规模优势。海尔、双星、海信、澳柯玛依靠名牌技术和管理优势,实施资产重组和资本运营,实现了品牌和经济规模的互动。在扩张模式上,海尔主要突出企业文化这一无形资产,盘活了一些休克的有形资产,组建联合舰队,向世界500强冲击。海信、澳柯玛通过控股扩大实力,依托品牌优势不断进入新领域。青啤主要利用技术和国际的品牌,推行高起点发展,低成本扩张,并且首推新鲜度管理战略,拓展了市场空间,再现了企业辉煌。
名牌已经成为青岛的名片和主动力。2004年,青岛十大企业集团本地实现工业总产值1000多亿元,名牌企业的经济总量已占全市工业的50%以上。从品牌产品到名牌之城,青岛市由名牌的不断出现而变得愈加充满发展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