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韩兆忠很瘦,看上去是个弱不禁风的高个子老头。这个外形跟运动似乎是两个世界的人,竟然是长跑健将。今年65岁的他,“1992年省直运动会1500米破记录获金牌;2006年全国老将运动会800米金牌;2004-2007年底共完成13个全程马拉松;2006年获国家田径锻炼之星。”
作为济南奥运火炬传递的第44棒火炬手,韩兆忠的步伐英姿飒爽,很难让人相信他已经65岁了。作为泉城长跑队的队长,韩兆忠在今年的4月份发起了“迎奥运,跑向北京”的活动,600公里的路程,他们用脚步一一丈量。31名队员在韩兆忠的带领下,用长跑宣传奥运的方式,途经山东、河北、天津,历时10天最终到达北京奥组委总部,以此表达泉城儿女对北京奥运会的衷心祝福。
年龄,并不能衡量生命的质量;而生命,从来都是因为激情而年轻。这位65岁的老人,以一颗赤子之心,点燃了全民健身的热潮。
七年磨一剑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这是一个令全体中国人难忘的日子。韩兆忠就有了“迎接奥运,跑向北京”的想法,并于2002年元旦成立了泉城长跑队。在此之前,他在济南青松长跑队担任了16年的副队长。“迎接奥运,跑向北京”,这在当时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个很大胆的设想,当时泉城长跑队的实力并没有达到跑马拉松的水平,为此他们在之后的7年时间里,每天坚持跑步锻炼,同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济南宣传着北京奥运。
在资金方面,他们完全是自费筹资,曾经制定了一个计划“每天节约一毛钱,迎奥运,跑向北京”,此外就是每年的会费,活动的资金就这样一点点积累着。
从周一到周五,队员们各自分散就近训练,周六队员集中训练,根据最近期的项目制定训练计划。他们的训练一般从早上四五点就开始了,有时是沿经十路、经一路延长线、东外环、市立五院的25.8公里,有时是沿燕山立交桥、邢村立交桥的30多公里的路程。
7年来,他积极组织队员开展一系列迎奥运宣传活动,并在市辖六区三县一市举行迎奥运万人签名活动。2007年以来,他们还进行了“跑向北京”队员选拔,最终确定长跑队员31名,其中女队员11名,平均年龄56岁。此次长跑路线沿104国道,经齐河、平原、德州、东光、沧州、青县、静海、天津等地,于4月22日抵达北京。在向北京奥组委呈交泉城市民万人签名横幅后返回济南,全程600多公里。他们把“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奥运理念落到了实处,一路北上,把泉城老年人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奥运精神传递到每一站。
泪水中的欣慰
现在的泉城长跑队跑了很多场次的马拉松,获得了很多的奖项,这些都是通过这些老年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不懈训练换来的。
韩兆忠说,从2001年7月13日到2008年4月12日,从树立正确、明确的“迎奥运,跑向北京”的目标,马拉松队员的训练、资金的筹措以及获取社会支持,到正式启动,他清楚地算过,一共是6年零9个月,2464天。
泉城长跑队成立之初,有人说队里能跑马拉松的只有一个人,当时韩兆忠很不服气,鼓动了5个人进行训练,当第一次的6小时里程跑下来的时候,韩兆忠哭了,他说,“为什么哭了呢?一个原因是这次的成功说明我们能跑,推翻了泉城长跑队不能跑的言论,还有就是可以给其他人做例子,我60多岁的人都能跑,其他人也能跑。”到了2006年,长跑队的规模和实力开始壮大起来。为了鼓励大家的积极性,他们通过颁发奖杯、奖状等各种方式给予激励。
因为队员的年龄都比较大,各方面的意外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每次长跑,韩兆忠都为队员担着心,提醒队员要对自己的身体和生命负责,每次长跑训练他们都准备好各种医疗自救药品。每当最后一个队员到达终点,韩兆忠的心才算放下来,年年如此。
慢慢地,大家的自我保护意识都得到提高,各项训练都得以顺利进行。
在跑向北京的马拉松中,他们采取骑行、跑步结合的方式,平均每人每天跑步20公里,骑行40公里。由于资金紧张,老年队员们住在简陋的旅馆里,有时5个人挤在一个不到30平米的房间,对于已经跑了一天的这些五六十岁的老人来说,实在是太辛苦了。可是韩兆忠说,辛苦我们不怕,跑马拉松的人都要能吃苦,只要能跑到北京去,我们就很高兴,就有动力。
理念提升了实力
韩兆忠说,我们泉城长跑队有三个理念宗旨:一个是以跑为主、兼练别样;第二是经济跑和健身跑因人制宜,量力而行;第三个是老中青结合,科学训练,可持续发展。总的目标就是让济南的业余长跑与山东体育大省、体育强省的特点相匹配,跑出山东老年人的气势。
现在韩兆忠的泉城长跑队正在积极备战9月份的泰山国际登山节和10月19日的北京国际马拉松。“10月19号的北京国际马拉松,非常能体现我们济南泉城长跑队的实力。”此次的北京国际马拉松他们一共报了58个马拉松全程,其中女子20人,年龄最大68岁,男子38人,年龄最大的74岁。马拉松里程从天安门到“鸟巢”,全程是42.195公里。“我们长跑队以40-60岁年龄段为主力,60岁以上的还有17人。对于我们泉城长跑队来说,我们的老年马拉松实力在全国来说也是很强的。”
而在11月底,在上海还将举办国际马拉松赛,韩兆忠将继续带队参加。3个月内参加3场马拉松赛事,我怀疑对于这些老年人来说会不会比较吃力。面对疑问,韩兆忠自豪地说,“这个我们不怕。我们曾经有两次在8天之内参加过两个马拉松,有的队员甚至第二次的成绩比第一次还要好!”
好心态和好毅力
追溯到韩兆忠长跑的起点,成就他这位老年长跑健将的个人经历中,最让人感慨的就是平常人最缺乏的――毅力。
韩兆忠39岁才开始喜欢长跑。1982年的时候,他在交通学校做班主任,当时济南市举办元旦越野比赛,班上有长跑比较好的同学,他便以这两个学生为核心,挑选队员成立长跑小组,他也跟着学生一起锻炼,有时骑自行车有时跟着跑,算是陪练。后来学生毕业了,他也再没有把长跑放下。
别看现在韩兆忠身体硬朗,走起路来大步流星,在以前他的身体可特别不好。三大顽疾一直困扰着他:感冒、过敏性鼻炎、胃痛。但是开始长跑之后,这些老毛病逐渐好转起来,这让韩兆忠尝到了甜头,觉得长跑是个好事情,没坏处,还锻炼了身体,这个事得坚持下去。对长跑也从简单兴趣变成了几十年如一日的热爱。
他总结了健身的四个方面:健身意识、行动、毅力、健身效果。核心在毅力,因为毅力决定了健身效果。韩兆忠自豪地说,“近18年来我的医药费几乎为零,2006年被摩托车撞伤,一共花了209块钱,不到两个星期我就开始跑步。”对于健身,韩兆忠十分认真地说着他的心得:“早觉悟,早受益,70岁不算晚,关键是要行动起来,让健身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韩兆忠有着让人羡慕的好心态,好似一个可爱的老顽童。他说,好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是快乐人生的重要因素。还笑言自己现在是属骆驼的,能吃能喝耐渴耐饿。韩兆忠几十年热衷于长跑,获得了无数的奖项,在周围的圈子里也算是一个名人。但是对长跑的痴狂,多少会让他忽略了家庭,曾经老伴跟他发牢骚的时候说,“你知道别人都怎么说你吗?人家都叫你疯子!”韩兆忠只是呵呵一笑,说就说呗,跑步又不是什么坏事。虽然老伴有时唠叨几句,但是从来没有阻止过他出来跑马拉松,“不制止就是支持了”,尤其韩兆忠担任奥运火炬手之后,家人更是以他为自豪。
长跑让韩兆忠有了一个好身体,好精气神,也结识了一群同道好友,与伙伴并肩而行让韩兆忠的老年生活更加有意义。这或许就是马拉松的魅力。
Han Zhaozhong, 65 years old, a thin and tall old man who looks extremely delicate, is a master sportsman of long distance running. He broke the record and won the gold medal of the 1500-meter race in the provincial sports meeting in 1992; won the gold medal of the 800-meter race in the national elderly sports meeting; and participated in the whole marathon for 13 times from 2004 to the end of 2007. In 2006, he won the title of ?ational Star for Athletic Race?
As the 44th torchbearer for the Olympic Flame relay in Jinan, Han Zhaozhong ran with an easygoing pace. It was hard to believe he had already been 65 years old. He was the leader of Jinan Long Distance Running Team. In April 2008, he launched an activity called ?elcome the Olympics, Run to Beijing? Led by Han Zhaozhong, 31 team members ran over 600 kilometers to fulfill their Olympic dreams. They took 10 days to run through Shandong, Hebei, and Tianjin, and at last arrived in the headquarters of Beijing BOCOG. They showed the warm greetings of Jinan people to the Olympic Games.
Age can not measure the quality of lives. And the lives are always young because of the passion. This 65-year-old man has lit the upsurge of the national fit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