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易,读好书难。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读书掺杂了太多的功利。” 这是一个泛读书时代。读书者各色人等,读的书五花八门,几乎所有人都在为生计为前途忙着读书学习,少有人静下心来翻翻那些触动和慰藉人的心灵的经典名著。“读书应当从去除功利心开始。”山东省政治学会常务副会长、山东大学《文史哲》杂志副主编刘京希教授寄语时下读书人。
急功近利,读书没了气氛
“现在读书的人不少,读的书也很多,但读实用性、职业性的书多,读促发人思索、振奋人的精神的好书少。”刘京希教授经常回忆起上世纪80年代初自己上大学的那段读书时光。在书香弥漫的大学校园,学子们在完成了必要的课业之余,无不沉浸在经典名著的书香之中。周末的时、司,还经常参加校园里的学术沙龙,一群相识或不相识的人,为
些很玄奥、离自己的现实生活很远的东西展开激烈争论。可惜现在的大学校园已经失去了这种争论赖以生存的土壤,大学生们都在考虑切身的问题――怎么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没心思去考虑身外的“闲事”。所谓读书,自然也就带上了功利动机一一为生活而读书,而不是为读书而生活。
其实,不论是校园里还是社会上,读书的氛围已跟上世纪80年代之前有天壤之别。“读书的目的和动机发生了根本改变,功利思想占了上风。”他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症结在于社会发展观出现了问题,一味追求以GDP作为简单的衡量标准的所谓经济发展,而不是追求兼顾人的自由、权利、人格提升的社会全面进步,忽视了公平正义。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初形成的“一切向钱看”的世界观,更是加剧了这种功利心态。在金钱至上的观念下,读书的动机也充满了工具性。在校园里,学生读书的动机就是为了将来能找个好工作,完全是职业化读书;在社会上,人们在为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而去读那些成功类、技能类书籍。许多人也没有精力和心思去读那些世代流传的,能够提升道德、净化心灵的经典书籍,结果是造成了人们在人格层次和思想境界上的普遍矮化。
瘦肉精、染色馒头、毒豆芽,接二连三的食品安全事件再次考验社会道德。“制假造假这些严峻社会问题的主观根源是人性丧失、人格分裂和道德缺失。”刘教授认为,在法律约束不严、道德约束缺失之下,人的贪婪自私的本性充分暴露出来。除了制度环境的彻底改变,从经典书籍中汲取营养,以读书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强化人的社会责任感,是改善人的品性的主观手段之一。
从众随俗,读书少了自信
“在急功近利的大环境中,读书人已难以独善其身。”以读书为乐的刘京希深有感触。今天仍然有人有读好书的欲望,但这种欲望似乎与整个社会氛围格格不入。一本好书的作用是教人学会追求真理、辨别善恶、提升思想境界,但却无法速成地提升人的社会技能,短时间内见不到“效益”,这让很多人根本无暇静下心来去读一本真正的好书,更来不及让头脑进入思考的状态。
我们还面临这样一个现实,各种新兴阅读传播方式也在严重冲击着传统的读书氛围。网络的快速发展,造成的是上网人数和上网时间的迅速增加,而且,青少年是其中最为主要的
个“网迷”群体。多数网站以赢利为目的,对内容的选择以点击量为惟一标准,一味迎合低级庸俗的阅读趣味。青少年辨别力差,抵制力弱,经常接触这些东西,思想难免受到侵害,影响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的塑成。而出版商、营销商也往往以利益为指挥棒,花大力气去组织策划的,都是挣钱的畅销书,很少有人考虑在人格塑造方面为人们提供优质的精神产品。日本著名管理大师大前研一在中国旅行时发现,城市街头按摩店比比皆是,而书店却寥寥无几。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由此认为中国是典型的“低智商社会”。此语虽不中听,却振聋发聩,足可促国人深省。
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精神塑造力的缺位,带来的是社会价值体系的崩溃。在缺少精神信仰的情况下,心灵失去了皈依之所。“人人都讲功利,事事都谈效益。所有人都不知不觉地受着社会环境的影响,最后只能妥协于现实――做好事的人要掂量再三,怕被人嘲笑,还要冒着被诬赖的危险:读好书的人心存不安,书读得再多再好,没有经济效益,总像是做了亏心事。”
转变观念,重拾读书精神
“我们需要重拾读书精神。”刘京希的观点是,靠社会呼吁来读书只是营造一种氛围,从根本上说,重拾读书精神还要靠政府导向,靠社会发展观的根本转变。中国社会是一个政府主导的社会,树立高尚的读书风气,最后还要靠政府的倡导。而现在,已经有了一个政府倡导改变读书环境的良好契机。多种严峻社会问题的出现,比如社会两极分化,突发性恶性事件不断,社会腐败推波助澜,社会凝聚力降低,公民的幸福感下降,使得政府感受到了改革开放以来少有的社会压力,从而试图改变社会发展方式,走公平正义的道路。这是提倡读好书、提升人们的思想修养的一个难得的契机。
社会平衡发展的一个显著标志,是社会各阶层之间和谐发展,社会差别保持在人们的心理可容许的范围之内,每个人都能看到向上流动和发展的曙光。令人高兴的是,现在整个社会包括农村的各种社会保障机制正在逐步健全,大多数人得到了发展的实惠。在理清和转变了发展观之后,再逐步解决就业问题、养老保障、医疗保障、住房保障问题,让人们甩开生存压力的包袱,在进行读书选择的时候,才能从为了谋求生存机会而读“成功学”,转变为以提升自身修养为目的而读“道德经”。
“生存压力缓解了,大家的心态平和了,都觉得可以轻松地喘口气了,可以安静地倚在床头看看闲书了。”这个时候,一个以更高层次的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为标的的读书新时代也就来临了。
编辑 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