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 穿行加速器

  作家就穿行在“沉迷”与“超越”的两极之间。   “沉迷”是“超越”的基础、条件和资格,不能够“沉迷”,也就根本谈不到“超越”;而“超越”是“沉迷”之后的一个境界、更高的境界。最近我读了一位土耳其作家的作品,感受良多。这个作品,在我个人的标准里面,也就是个二流的作品。但它有一个很突出的、跟时下许多作家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其非同一般的知识背景――作家背后有深厚的知识支撑。他杜撰的能力、他的职业耐心,都是第一流的。可见没有长久的“沉迷”,是不可能达到那样的水平的。
  这使我想到,对于另外一些作家,当然更包括我们自己,更大的问题恐怕还不是一个怎样“超越”的问题。我们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不爱不知,更谈不上“沉迷”。现在我们对西方的文学作品翻译得很多,什么都翻,只要好卖,垃圾也翻。这像外国对待中国的文学是一样的,以卖为主,市场先导。而过去我们翻译的,大都是一些经典作品,翻之前要有极慎重的论证功夫。当然那时因为有禁忌,要看它的政治观点,所以我们也翻译了大量社会主义国家的作品,有的可能不是太好;但大致上,在“十年内乱”之前和“十年内乱”刚结束的时候,我们翻译的作品都是有定评的、大师级的作品,这方面的作品居多。现在我们阅读翻译作品就要非常警惕了,因为有人完全在看市场的眼色,承认某本书是垃圾,语言粗糙不堪,格调也不高,但是因为它卖得好且拍成了电影,于是就赶紧把它翻过来。这和市场国家对我们国家作品的介绍是一样的。所以许多时候我们宁肯读那些曾经读过的、感动过我们几十年前的译作。如今它们仍然让人非常高兴和愉悦。因此,我们现在的阅读要变得越来越保守更多地读外国经典、读中国古代的作家。
  现在,由于整个西方文化的强势推动,我们自觉不自觉地吸收了大量的西方:我们对于自己民族的、自己赖以生存和立足的文化土壤,却是所知甚少。而没有对于自己民族文化的“沉迷”,没有文化之根,其他也就很难谈得上。我们的想像力创造力,都会大打折扣。于是,我们的问题就是怎样成为中国民族文化的“沉迷”者,而后再讲其他。中国文学要在整个世界文学的版图里构成重要的块,也必定是从自己的文化土壤中生长出来的,这是一个重要的、基本的条件。大概没有哪一个民族的作家不把自己的文化作为深厚的生长基础。前面说到的那位土耳其作家,当然也是如此。他的想像和杜撰,总是从自己的文化之柢上开始的。
  我们现在则有点怪。当代的写作对于中国的文化、对于国粹,竟是如此地冷漠。虽不能说一无所知,但还是隔膜,没有什么感情和兴趣。到许多作者堆里,听他们满口谈的都是网络上或什么大片、什么舶来品,夹杂着磕磕巴巴的几句外语。这样的状况,根本谈不上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心、谈不上文化的定力。什么时候中国的写作者“沉迷”于屈原、苏东坡、陶渊明、李白、杜甫,就像现在“沉迷”于西方的作家和所谓的影视明星一样,中国的文学大概就有希望了。
  说到国粹,想起了京剧《锁麟囊》。那里面程式化的表演实在是太美了,更加让我感到亲切和惊讶的就是,它是演胶东的事情:从登州到莱州的故事。京剧中的精品是一代代艺术家积累下来的,是一种做到了极致的艺术,其中有这个民族不可思议的美的特质在里边。京剧艺术是一场连继不断的美梦,是立体之诗,一个中国人迷入其中一点都不让人惊讶。类似的更有书法、绘画、棋艺:还有凝聚了艺术与科学的中医,那更是深不可测之物。说到诗、文学,想到了李白,我们这拨作家里面有几个迷于他喜欢他的々不知道。这里不是指机械地背了他的多少首诗,而是说对于这样一个神奇的人物,对他的品格、个性,他那怪异超拔的灵魂,能在多大程度上与之呼应7我们真的懂得他吗?
  刚才说的中国文化、中国艺术,是我们的根柢。我们将由此萌发并逐步生长起来。从这里出发,才有可能走得更远,才能真正受益于世界的艺术、穿行于不同的艺术之间。没有这个基础,失去了这个条件,也就没有了出发地,所以东西来去的文化穿行也就不存在了。
  没有这种穿行,我们一直寄希望的创造力,就将是虚幻的、不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