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寨,地处岷江南岸海拔1970米的半高山台地,隶属四川阿坝州汶川县雁门乡。作为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最大、最古老的黄泥羌寨,萝卜寨被誉为“云朵上的街市,古羌王的遗都”。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摧毁了这个“云朵上的街市”。数千年的古羌寨,224户人家房屋被夷为平地,44人死亡,200多人受伤,上千人无家可归。
2008年11月9日,重建家园的萝卜寨,27岁的王勤勇和23岁的张志惠举行婚礼,突遇停电。昏暗中,他们点起蜡烛,同时照亮悲欣与憧憬。这一刻,时代周报摄影记者姬东按下了快门。就是这张照片(即图5墙上的照片),被选作时代周报创刊号的封面主图。从珠江新城华利路19号到汶川萝卜寨,1500公里不再遥远。
2009年4月,王勤勇家的新楼房落成,门旁有块爱心形牌子,写着“侨心居 黄球先生助建”。王勤勇一家不知道,这位祖籍广东江门的黄球先生,是香港知名企业家与慈善家,曾兴办江门五邑大学、广州花园酒店等。据了解,灾后重建的萝卜寨,每一栋楼房都是由广东对口援建的。
2010年8月12日,王勤勇和张志惠有了女儿王进萱。
2011年11月4日,我和摄影师姬东一起,重返萝卜寨。在村支书马前国的带领下,我们终于找到了王勤勇的家。他还记得姬东。看到三年前给他拍“结婚照”、请他到广州参加过时代周报创刊庆典的熟人,王勤勇一句话没说,只是顺手扯来一件衣服,呼哧呼哧反复擦拭屋里的长凳,躬腰让座,提壶烧水―在萝卜寨,“吃开水”是最质朴的待客之道。
站在王勤勇家的天台四处打量,屋后是他母亲和妹妹的坟墓,远处高山斜坡处,更有结群默立的墓碑。
2011年11月5日,清晨。王勤勇全家在忙同一件事:喂猪。老父亲生火煮猪食,他倒食,进猪圈吆喝,查看。羌寨里,每家都养三五头猪,过年前,家家杀猪,做腊肉。地震后,萝卜寨人迁到了更高处的新寨子,几成空壳的老寨里却依然挂着熏黑的腊肉。腊肉是羌人富足的象征,有的人家,梁头下的腊肉已经挂了一二十年。
老寨的房子,原先由黄泥垒成,故称“黄泥羌寨”。为了安全,新寨子都变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了,但外墙依然涂了黄泥。老寨72条巷子里,每家院墙上都齐刷刷地堆满了柴禾。有些墙头和屋顶则码起了高高的玉米棒子,金光灿灿,格外惹眼。
村支书马前国说,萝卜寨里,共有马、王、张三个大姓一千多人,大家都在期待发展旅游产业。参考张艺谋的“印象丽江”、“印象刘三姐”,马前国畅想,具有天然地理优势的萝卜寨也可以搞个类似“印象萝卜寨”的大型实景演出项目。全副武装的羌族战士,穿越历史时空,为了保卫寨子的安全,为了心爱的姑娘,呐喊着从高山上冲下来,与至今已经消失上千年的另一个古老部落展开激战。
那时,萝卜寨将再次成为岷江大峡谷上空的璀璨明珠。
1. 王勤勇和妻子张志惠以及他们的女儿王进萱。
2. 羌族地区最大的祭坛,高18米,长32米。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十月初一,羌族地区最大的祭山还原节都在这里隆重举行。
3. 王勤勇一家在挑拣花椒。萝卜寨的花椒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六月椒,一种是大木椒。花椒是王家收入的一部分。
4. 萝卜寨家家都住进了新房,房顶上的木棚里,堆满了玉米棒。
5. 3年过去了,当年被选作时代周报创刊号的封面主图,作为“结婚照”,一直挂在王勤勇的家里。寨子里的人也都知道时代周报和这家人的故事。
6. 清晨,萝卜寨人在自家的天台上眺望远方。如今,萝卜寨变化巨大,每一个清晨都是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