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第一人_开国迎外使 罗申第一人

     罗申1939年来华,曾任苏联驻重庆大使馆武官助理、武官。1945年至1948年出任苏联驻南京政府大使。1949年10月3日,获准中方同意,罗申第二天即出发来华。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新中国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大典结束后,王炳南已按照周恩来的指示,把毛泽东主席的建国公告和周恩来外长的公函准备好,并亲自送到北京饭店周恩来的临时办公室,请外长签字。当王炳南回到东交民巷时,已是晚上9点了。他把外事组懂外文的柯柏年、韩叙等召集起来,让大家分头把上述两个重要文件送出去。
  
  中苏建交细节
  
  当时留在北平的外国领事馆共七家:苏联、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柯柏年、韩叙不到一小时就把任务完成了。
  苏联驻北平总领事齐赫文斯基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特邀客人,应邀出席大典。他和后来成为我国外交部礼宾司司长的韩叙成了中苏建交的直接操作者。在庆典过程中,受周恩来委托,韩叙走到齐赫文斯基身旁,转达周恩来的口信说,将有紧急文件送往总领馆。韩叙送给齐赫文斯基的文件如下:
  苏联驻北平总领事齐赫文斯基先生:
  兹通知您,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发表了公告。
  现具函将此公告送达给您,并希望您转给贵国政府。
  我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世界各国之间建立正常外交关系是必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长周恩来
  1949年10月1日于北京
  齐赫文斯基收到周恩来的信函后,当天立刻用急电发往莫斯科。
  10月2日,可以说是苏联外交部很忙碌的一天。在外长缺位情况下,副外长葛罗米柯署理一切。当天一早,他即召见国民党广州政府驻莫斯科“大使馆”的代办说,“位于广州的阎锡山先生的政府已停止在中国行使权力,并已变成省政府而失去了代表中国与外国保持外交关系的可能性。……认为与广州的外交关系已经断绝,并已决定自广州召回其外交代表”。
  当天,苏联方面通过电台宣布,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苏联外交部副部长葛罗米柯受苏联政府委托给周恩来发来电报照会: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业已收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致本政府本年10月1日之公告,其中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苏联政府在研究了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的建议后,处于力求与中国人民建立真正友好关系的始终不渝的愿望,并确信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民意志的代表者,故通知阁下:苏联政府决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
  1949年10月2日,苏联成为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10月3日下午4时,刚被任命为苏联驻新中国大使馆参赞兼临时代办的齐赫文斯基约见周总理兼外长,就苏方拟任命原苏联驻国民党政府大使罗申为苏联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征求中方同意。周恩来说,新中国政府同意苏联政府提出的大使人选,将通过其刚任命的驻莫斯科使馆临时代办戈宝权正式通知苏联外交部。
  
  罗申其人
  
  罗申1939年来华,曾任苏联驻重庆大使馆武官助理、武官。1945年至1948年出任苏联驻南京政府大使。当年周恩来在南京领导中共办事处工作,对罗申已很熟悉。1949年1月底,人民解放军即将渡江,国民党政府在面临覆亡的巨大压力下,被迫南迁,罗申大使也随李宗仁当局迁往广州。当年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苏联眼看国民党大势已去,5月31日,把罗申从广州召回莫斯科。外界舆论对罗申跟随国民党南迁颇有微词,怀疑苏联是否在脚踩两只船。为此,斯大林在1949年7月间,同秘密访苏的刘少奇会谈时,特意解释说,罗申大使所以跟国民党政府南迁,是为了就近观察国民党的动态。在抗日战争和我国内战争中,苏联驻中国大使馆,同其他外国大使馆一样,跟着国民党政府跑,重庆、南京、广州都曾有过外国大使馆。
  苏联在北平保留着苏联总领事馆(即东交民巷原沙俄使馆。现今俄罗斯驻华使馆在东直门内,清朝时,曾是俄罗斯人兴建的东正教堂所在地),因而,罗申1949年10月10日到达北京时,苏联驻北平总领事馆已经变成苏联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官员们也随之变成了外交官。
  1949年10月3日,获准中方同意,罗申第二天即出发来华,因为苏联外交部从英国驻苏联大使那里获悉,英可能迅速承认新中国。苏联为了获得第一个递交国书的机会,罗申大使必须尽快来华。
  
  现代外交史上罕见的礼遇
  
  1949年10月4日,罗申乘飞机离莫斯科至赤塔,转乘火车,于10月7日抵达满洲里。哈尔滨外事处副处长到边境满洲里迎接。在满洲里,罗申换乘中方特意安排的一列由礼宾车、警卫车组成的专列。10月8日,罗申到达哈尔滨,松江省省长、哈尔滨市市长迎接。10月9日,罗申抵达沈阳,由沈阳市秘书长周秋野登车陪同来京。
  按照国际惯例,大使到达,一般由外交部礼宾司司长或代表到机场或车站迎接,而作为总理的周恩来外长却决定亲自到车站迎接。此外,欢迎队伍中还有以罗申大使老朋友身份前来欢迎的董必武副总理、郭沫若、沈钧儒等高级领导人。中国政府给予苏联大使的特殊礼遇是现代外交关系史上十分罕见的。
  10月10日,专列抵达北京前门火车站。火车站第一月台上张挂着用中俄文书写的横幅标语“热忱欢迎罗申大使”、“中苏友好万岁”。周恩来、董必武、郭沫若、沈钧儒、北平军管会聂荣臻主任(市长)、王稼祥副外长(即将赴苏联就任大使)、李克农副外长以及首都工人、学生、妇女等各界群众3000余人在车站欢迎。大使专车进站,军乐队奏欢迎曲和苏中两国国歌。
  时任外交部办公厅分管交际工作的阎宝航副主任,乘中方礼车陪同罗申大使至大使官邸。
  10月13日,周恩来会见罗申,商谈递交国书事宜。10月16日下午5时,罗申大使在中南海勤政殿向毛泽东主席呈递国书,周恩来、林伯渠秘书长、聂荣臻代总参谋长(不以北平军管会主任名义)、外交部办公厅主任王炳南等出席仪式。阎宝航乘礼车赴使馆迎接大使和参礼外交官。
  勤政殿巍峨、庄严,大厅正面红木屏风上平展悬挂着五星红旗,两旁各配五面较小的五星红旗。
  罗申大使身穿藏青色的苏联外交礼服,佩戴金黄色的肩章、领花、袖花,胸前挂着九枚各类奖章,腰间别着一把精巧的配剑,显得很精神。
  毛主席身着黑色中山装,站立在大厅中央。罗申大使在毛主席前约三步站定,向主席行鞠躬礼。主席颔首答礼。大使双手将由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什维尔尼克签署的国书呈上。国书上用俄文写道: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先生
  主席先生: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切望始终不渝地促进巩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间所如此幸福地建立起之友好关系,并深信巩固苏中之间的友谊,符合和平与国际安全之利益。因此,决定任命公民尼古拉?瓦西里维奇?罗申为驻贵国特命全权大使。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予公民尼古拉?瓦西里维奇?罗申本国书,请您,主席先生,惠然赐见,并信赖其荣幸地代表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向您所陈述之一切。
  接着,罗申大使向主席致颂词,主席致答词。合影之后,主席请主要外交官到客厅进行了简短交谈。
  罗申大使向毛主席递交国书时,还安排了仪仗队。由于任务急,仪仗队来不及做礼服,仪仗兵上身穿的是在内战中缴获的呢料大衣,下身着马裤,头戴钢盔,手持上刺刀的三八式步枪。
  根据苏联使馆的建议,在仪式之后举行了宴会。据当时的翻译师哲回忆,苏联使馆专门从前门全聚德烤鸭店预定了烤鸭,可是当烤鸭被送到勤政殿时,都变凉了,咬不动,大家兴趣索然。从此,在接大使国书后,不再举行宴会。
  10月20日,毛泽东主席设晚宴款待了刚刚到任的罗申大使。11月初,仍留在南京的40多名苏联使馆的工作人员全部迁来北京。至此,苏联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开始正式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