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独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正在不遗余力地制造一种局面,希望把较量的场所从我方占明显优势的伐谋、伐交两个领域,逐渐转移到伐兵和攻城这两个我方处于相对劣势且没有充分把握的领域。
10年来不断恶化的台湾问题已成为危及我国发展、安全与国家统一等根本利益的一大顽疾。如照此发展下去,则21世纪中华民族命运堪危,整个亚太地区的前途也定必大受影响。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来看,打破这一问题上的僵局和恶性循环,需要海峡两岸都有对未来更大的责任和担当。
以全面发展促进统一
从根本上看,统一问题从属于发展问题。中国能在“文革”10年浩劫后、于美苏冷战高峰期,在各大国中率先10余年走上和平与发展的道路,实属万幸。这使得我国能够承受住苏东剧变的灾难性震撼,并为今天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的局面奠定了基础。今天的局面来之不易,发展一天便有一天的不同,发展一年就有一年的不同。发展了就有另一番天地,包括台湾问题在内的所有问题都有望从根本上得到控制乃至解决。
如因台湾问题脱离发展的道路,走向停滞和倒退,小问题会变大,大问题会失控,原本不成问题的问题也会大量涌现。因统一而动武,因动武而放弃发展,不但会造成经济的倒退与崩溃,更会造成社会的动荡和政权的不稳。7%的发展率,是保持我国社会稳定的“警戒线”,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好不容易积累的社会进步和物质财富,是中华民族的血汗结晶,绝不可以随意抛弃。同时也不能设想,危机演变为武装冲突后,战争不会国际化,有关各国不会趁机以损害中国的利益捞取好处。其结局,极可能是中国2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成果烟消云散,社会发展倒退,出现严重的失业、贫困和社会动荡;因经济和社会军事化,再次被隔绝于国际社会之外,投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引进被中止。在全球化的环境下,资本可以一夜之间进入安全的投资场所,也可以一夜间因不安全而抽走。若西方市场向中国关闭,资金和技术将流向相对安定的印度与俄罗斯,而从中美冲突中第三次获利的日本将成为西太平洋地区的主导性国家。中华民族的大国进程由此被迫中止。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的报告明确提出:21世纪头20年是中国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将争取在这一时期,即2020年左右,通过经济发展实现小康社会。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需要“有所不为”。否则,葬送了机遇便是葬送了一个民族。小平同志明确讲过:“绝不能轻易使用武力,因为我们的精力要花在经济建设上,统一问题晚一些解决无伤大局。”他还指出:“到本世纪(指20世纪)末和下一世纪前50年也需要一个稳定的台湾。”(《环球时报》2004年4月23日《论和平统一祖国》文)
同时要注意的是注重发展绝不可简单理解为发展经济和军事实力,一种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姿态更加会带来周边地区包括台湾民众的恐惧。当前紧迫的任务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政治文明,加强宪政建设。只有在未来把大陆建设得更加民主、文明和富强,在宪政的框架下,两岸的制度才会有更好的接轨契机,台湾那时的民意毫无疑问会倾向于回归,那时民主选举出来的台湾领导人也毫无疑问必须顺应这种民意。
伐谋伐交为上
《孙子兵法》开宗明义第一句话便讲战争的危害“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其慎战思想强调运用政治谋略和外交智慧,绝不可以“怒而兴师,愠而致战”。在斗争方式上,提出“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即以和平方式的政治斗争为主导,以军事斗争为不得已。因为相对而言,前者代价低,成效大而后遗症小。
“上兵伐谋以争全胜”的理论,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最佳的指导思想。台湾问题的解决,首先应定位于伐谋,以谋略攻敌或挫败敌对势力的战略企图。具体内容,包括对统一思想的总体设计,提出具有更大包容性、建设性、灵活性和吸引力的建议,从争取台湾的民心人手,从根本上遏阻台独势力的发展。对台斗争应集中于伐谋、伐交两领域,在伐兵的第三层次作好准备,而尽力避免攻城局面的出现。之所以要把对台斗争的性质定位于伐谋与伐交,是因为在伐谋与伐交两领域,我方占明显优势,这是地缘战略地位和综合实力对比所决定的。在地缘战略上,台湾虽被比喻为一艘不沉没的航母,但任何人也无法将它开走,它在血缘、地缘和文化上与大陆的固有联系,在经济上与大陆日益增长的相互依赖,都是任何内部或外部势力所无法斩断的。在综合实力方面,台湾不但缺少可资利用的战略空间和综合实力,也缺少可资利用的时间,即“战略机遇期”。伐谋,体现在始终以国家的根本、长远和全局利益为重,把台湾问题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来处理,而不自乱方寸。伐谋,也是创造一种非零和的双赢局面。
伐谋重在“攻心”,让对方心悦诚服,才是真正的胜利。我们不要忘记,今天要“以武拒统”的对岸,其民众曾孤立无援地浴血奋战,抗拒被从母国割离的命运。在被日本割占50年而重归祖国后不久,由于国民党施政失误,又发生了“二?二八”事件,暴力镇压导致民众的离心离德。接下来半个世纪,两岸又多处于全面隔绝与强烈敌对状态。这一状况及台湾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所促成的“悲情意识”与优越意识,促生了一种要自己当家作主、掌握自己命运的信念。这种信念并非必然地与台独联系在一起。但在大陆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停滞甚至倒退的情况下,在外部势力挑动的情况下,在大陆方面作出过激反应的情况下,这种意识就可能得到迅速发展,并成为台独分子的政治资源。两岸如若爆发战争,则台独将会成为台岛民众的主流意识。实现统一,首先要征服台湾民心,征服民心要靠国强与心诚。要使台湾民众由不拒绝做中国人,到以自觉做中国人为荣,不但需要有经济上的吸引,更要靠思想上的沟通与感情上的尊重。
对台斗争的第二个层次为伐交。在伐交的层次上,我方在国际上享有的主权国家地位及纵横捭阖的活动空间,非台湾当局所能奢望。另一方面,作为影响台湾问题最重要的外部力量,美国在反对台独的立场方面与我方客观上有重叠部分。中美两国如因台湾的独立而走向战争和因而保持长期的敌对状态,将破坏整个亚太的稳定和美国在亚太的根本利益,并迫使美国把大量的资源和注意力放在台海地区,从而削弱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地位。美国前亚太战区司令、驻华大使普吕厄指出;“如果纯以军事力量而无美国的支持与中国的善意,台湾无法获得安全。中国面临经济、法治、开放三大变革,一个稳定繁荣的中国大陆符合美国的利益,美国将通过建设性沟通方式影响中国统一进程,而并非仅仅是限制大陆攻台。”中美间的上述利益重叠部分,就是我们展开伐交,抑制台独的基础。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台湾过去一直享有的经济方面的某些优势也大为削弱,台独的国际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这使得台湾在伐谋伐交的两个层次中,都已明显处于弱势和被动地位。
慎用武力更兼慎用武力威胁
立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我们就需要在对台交往中注意:既然提出慎用武力,就要同时慎用武力威胁。在当前我们需要引以为戒的就是,如果经常威胁使用武力,就正好印证了台湾当局丑化我穷兵黩武的负而宣传,强化岛内民众分离意向,损害了我国在国际社会的正面形象,这正中台独分子下怀。温家宝在美访问期间没有提出过使用武力这样的字眼,这是向务实迈出的一步。
解决台湾问题,不能寄望于像朝鲜战争一样拼人命,尤其要慎用核威慑的手段来阻止强敌干预。如果未来对台动武,就算用核威慑可以阻止强敌面对面与我交锋,也阻止不了强敌向台提供情报支持和电子支持,如有美军的情报和电子支持,我取胜的把握则大大减小。对台军就要更加慎用核威慑手段,台已掌握核武器技术,之所以没有发展核武器,是因为美国明确反对台拥有核武器――台湾的核保护是由美国来承担的。如果我们对台使用核威慑手段不慎,可能导致美国允许甚至帮助台湾拥有核武器。在人类文明进步到21世纪的今天,中国人用核武器或者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来打中国人,将是最大的悲哀,在这种前提下追求国家统一将失去全部正面意义。
结 语
从目前情况看,台独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正在不遗余力地制造一种局面,希望把较量的场所从我方占明显优势的伐谋、伐交两个领域,逐渐转移到伐兵和攻城这两个我方处于相对劣势且没有充分把握的领域,以最终分裂中国、全面削弱中国、中止中国成为大国的历史进程。这一动向值得我们警惕。不应忘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取消台湾当局的主权国家地位等,都是伐谋和伐交而取得的重大成就。我方今日开展对台伐谋伐交,已具有较以往更为有利的条件,应利用这些优势,在这两个领域有新的突破和更大的作为。
台湾问题事关全局,事关长远。在这个问题上,任何逞一时之快的短期行为都是有害的。再者,客观条件决定了我们在台湾问题上所追求的只能是孙子所倡导的“全胜”。这种全胜,体现为凝聚了中华民族财富的海峡两岸地区不遭受严重的破坏,体现为中华民族没有第二次因内战而丧失了百年不遇的历史性机遇,体现为顾全了亚太的总体和平从而保证了我国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体现为中华民族最终实现真正的强大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