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大业》的当下关怀等】 建国大业

  1949年初,中国处于国共内战的最后阶段,在进军北京的路上,毛泽东和共产党的一些高级军官来到了一个村庄,这个村庄的商人和村民因为战乱已经跑光了,在发现买不到一直在抽的香烟时。毛泽东说:“我们要让资本家回来。”
  在当时的情况下,毛泽东应该不可能说这样一句话,因为共产党的革命就建立在反对对工农进行剥削的基础上,但以上的场景真的出现在《建国大业》这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电影里。这部纪录片风格的电影,其内容始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以毛泽东在天安门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告终,展示了在建立新中国的过程中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复杂的纠葛和斗争。虽然和其他同类题材影片一样,《建国大业)也把国民党刻画得恶毒和反复无常。但它总体上超越了常规的政治宣传,从中我们或许可以看出目前中国领导人的一些想法。
  因为今天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经济发展,因此它需要重新诠释过去来证明今天所发生一切的合理性。因此,在《建国大业》里,阶级斗争很少被提及,毛泽东非但需要资本家来供应香烟,更承认共产党当时忽略了经济建设。这等于间接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
  在影片中,毛泽东劝说国民党高级将领李济深加入共产党政府,李说他要为很多共产党员的死负责,毛泽东回答:让我们忘记过去向前看。这句话显然也是说给今天的台湾领导人的;历史上,毛泽东将美国当时的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看成了美国侵华政策的代理人,但在影片中,司徒雷登对国民党和蒋介石不冷不热,半心半意,这显然也是考虑到目前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不断增加的现实。
  政治家总是会为了当下的需要去重新诠释历史,在中国日益成为一个大国的今天,《建国大业》提供了观察当下中国领导人所思所想的一个窗口,影片中有这样一个场景:蒋介石赞赏了儿子蒋经国清除腐败的理想主义精神,又担心这会削弱国民党,“如果你这样做,就会亡党;如果你不这样做,就会亡国。”
  
  欧洲,醒醒
  
  10月2日,《里斯本条约》在爱尔兰全民公决中的通过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接下来的问题是,欧洲是否将就此义无反顾地走上“邦联”之路?欧洲是否将引领世界经济大潮?欧洲是否将从此觉醒,并在由美国和中国主导的世界舞台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若欧洲不能通过改革和减少政府干预来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个世界最大经济体会很快让中美两国超过。由此带来的第二个任务是维护单一市场。这也是欧盟近年来取得的最伟大成就。为尽早形成新局面,欧洲领袖们应完成好另外两项任务。一是坚持已证明是欧盟至今最成功的对外政策,即继续扩大欧盟的范围。二是为新设立的欧盟理事会主席寻找合适人选,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是一个能带来改革的人物,若欧洲不选择他,将是欧洲重返昏睡的首个征兆。
  
  拜登如何当副手?
  
  刚当上美国副总统时,拜登的心直口快使他几乎成了白宫的敌人,他甚至说新政府拯救经济的政策有“30%的可能会失败”,但拜登本人并不在意:“我从不害怕讲真话。”现在,拜登依然喜欢夸夸其谈,但他的坚持得到了回报,他逐渐获得了政府内部的尊重。今年3月,奥巴马要在阿富汗发动镇压叛乱行动,拜登是唯一表示反对的高级官员。在9月的白宫会议上,拜登强烈建议要更加重视巴基斯坦,在那里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因为基地组织主要隐藏在巴基斯坦,而且巴基斯坦拥有核武器,这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那次会议的方向。从医疗改革到阿富汗事务,拜登一直不怯于表达自己的看法,甚至很多时候和奥巴马不一致,但他从未忽视对奥巴马的忠诚。对行政新手奥巴马来说,拜登的经验也是他很需要倚重的。
  
  和伊朗谈判
  
  10月1日,美、俄、法、英、中、德六国高级外交官在日内瓦与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贾利利就伊朗核计划举行会谈,伊朗最终同意联合国核查人员进入伊方新披露的核设施开展核查。在布什时代,美国反对伊朗拥有任何核设施,哪怕是为了和平目的。到了今年6月,美国的政策发生了变化,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克里在接受访问时说:“伊朗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签约国,它当然可以和平利用核能。”奥巴马迄今为止没有明确的表态,但即便美国允许伊朗进行铀浓缩活动,两国关系也很难有根本的改善。内贾德需要通过和西方的对抗姿态来获得国内强硬派的支持,增加因为选举争议带来的合法性危机,而美国国内的鹰派和支持以色列的利益集团都异口同声地说,和伊朗谈判只会达成另一个“慕尼黑协议”。
  
  教育大三通
  
  台湾赴大陆求学的学生近几年来大幅增加,在政治融冰、政策诱导下,两岸三地教育大三通蓄势待发。据台湾地区教育部调查显示,虽然台湾当局还不承认大陆学历,仍然有22.8%的家长考虑让孩子到大陆就学。一位院士级的校长表示,大陆还没积极宣传,就有两成多的父母考虑,比例惊人。过去20年,台湾学生到大陆就学,必须经过大陆高校系统外的侨港澳台招生管道,今年开始,大陆宣布直接采计台湾考试成绩,录取台湾学生。不仅大陆积极抢攻优秀生源,香港也开始积极对台直接招生。今年9月的新学期,香港城市大学首次招收了8名台湾学生,这些学生能上台大,却选择了到香港读书,他们认为在香港比在台湾更有机会补强国际化学分。显然,一场针对优秀年轻人的争夺战,已经提前在两岸开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