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时分,海豚和海狮在海面上穿梭;海底深处,长相酷似“象人”的亚洲羊头濑鱼静静地游动;墨尔本湾海底,两拨蜘蛛蟹“阵营”展开了交战;夕阳下,海象妈妈在水中温情脉脉地抱着自己的孩子……
这些唯美的画面,配合着充满诗意的旁白和音乐。构成了雅克?克鲁索与雅克?贝汉的最新纪录片――《海洋》。
两人相识于1987年。当时,作为法国著名导演阿兰?科尔诺助理的克鲁索,在巴基斯坦北部和中巴交界处拍摄一部纪录片。此后,他又成为另外一部名为《印度支那》纪录片的导演助理,在越南整整待了一年。
当克鲁索从越南回来后,雅克?贝汉便主动找到他,了解越南当地情况,并邀请他一起工作。事实上,贝汉当时也正准备筹拍一部关于越南的纪录片,最后因为各种原因,计划搁浅。
2001年,克鲁索与贝汉合作拍摄了大热纪录片《迁徙的鸟》。这是两人合作的第一部作品,并列署名为该片的导演。据克鲁索透露,贝汉是所有影片的制片人,拥有绝对的特权。而在片场的导演工作上,两人则几乎没有什么分别,不会分区管理,也不会互相指令对方。凡事都经过两人一起商量,根据时间协调安排。
此后,这对年纪相差13岁的搭档,历时7年,花费7500万美元,拍摄了迪士尼公司史上最烧钱的纪录片《海洋》。
此外,这部影片还有一串令人咋舌的数字:转战全球50个拍摄地,拍摄了80多种鱼类、海豚、鲸鱼以及鸟类等,超过500小时的素材。为了拍摄暴风雨中的大海,拍摄组整整等了三年,才等到一场足够规模的暴风雨。今年1月,《海洋》获得法国恺撒奖的最佳纪录片。
《海洋》也许并非雅克?贝汉与雅克?克鲁索最经典的作品,但仍然保持着很高的艺术水准。《好莱坞报道》写道:“这是一部令人心旷神怡、叹为观止的生态学纪录片。那种诗意的、形式感极强、美到炫目的画面让人多少漠视了这部纪录片的故事和它所宣传的环保理念。”
拍鱼就是要拍它的眼神
“世界上有许多优秀的海洋纪录片,但如果你想知道《海洋》与它们的区别,那便是科技。”克鲁索与贝汉发明和改制了许多器材,运用新一代电子摄像技术,前所未有地捕捉到海洋生物那种可触的质感:水母吹弹可破的柔软、蓝鲸像褥垫般的腹部……“我们在技术上下了很多工夫,但这并不是为了追求技术上的完美,而是为了追求一种新的视角――用一种从未有过的眼光去看这些动物,并和它们一起看这个世界。”
2001年《迁徙的鸟》的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和鸟一起飞翔”的拍摄角度。到了《海洋》,克鲁索与贝汉打算坚持一贯的拍摄方式与意图――深入到这些动物的生活中,与他们做情感交流。
“我们拍了大量动物的目光,不管是很小的鱼,还是很大的鱼,我都会去捕捉他们的眼神。”
不过,与拍鸟相比,拍鱼难度更大。“因为鱼和鸟不一样,鸟是可以训练的,可以安放摄像头跟拍,鱼就不可以。”克鲁索说道,
“鱼一旦发现你打搅了它,一转身就走,或者做出愤怒挣扎的样子,观众一眼就能看出来。”
通过4年时间的拍摄,克鲁索得出的经验是:“拍摄鱼,你必须和它熟悉,征得它的同意。你要花很多时间和它慢慢相处,让它觉得,自己没有危险,也不会被打搅,你才能得到想要的画面。”
起初克鲁索也认为,鱼不会叫,也没有表情。但真正拍摄了之后,他才发现:它们通过眼珠的转动,或者身体往前或往后的动作,表达自己的胆小、攻击性或冷漠。
“在我的电影里,你可以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发现它们。”
动物和人类始终是有距离的,但有时一起经历险境,又会出现另外一种友谊。
海豹群正在午后的阳光下,懒洋洋地偎依着睡觉、嬉戏。突然,出现了鲨鱼。海豹迅速四散逃开,有的一着急,也会往人的船上跳。这是克鲁索在拍摄现场亲眼目睹的画面,
“为了躲避危险,这些海豹什么都顾不上了。这时候,动物和人就能团结在一起,我觉得特别有意思。”
在澳大利亚拍摄的时候,剧组所住的酒店面对大海。当地人为了防止水母进来,在海滩边支起了一个网,划出一个区域专供游客游泳。有一天,闲来无事的克鲁索把这个网打开,往海的深处游。他游了一会儿,突然觉得有个东西老往他身上撞。他心想,“糟糕,肯定是水母”,就着急地将它往外推,但它就是不肯离开。
等他冷静下来,才发现是一条巴掌大小的小鱼。小鱼就这样一直贴着他的身体,一起游了很长时间后才离去。后来,当地人告诉他,清晨的时候,海面上会有很多水鸟来觅食。小鱼很害怕,就找地方躲避,可能当时它周围什么都没有,看到有人在游泳,就大胆往他身下藏。
唯美画面里暗藏杀机
《海洋》曾与《海豚湾》在第22届东京电影节上同期展映。然而,这两部和海洋有关的纪录片在日本却得到截然不同的反响:日本民众对《海洋》热力追捧,却对另外一部嘘声一片。国外媒体也普遍认为,过于美丽的《海洋》似乎淡化了环保的意识。“我并不认为《海洋》和《海豚湾》有多大差别,都说了屠杀海洋生物的故事。”
在克鲁索与贝汉的纪录片里,一直都存在着动物与人类的冲突与矛盾。在《迁徙的鸟》里,鸟儿们原本在蓝天上飞得很高兴,
“砰砰”几声枪响后,就被打下天空,掉在工厂附近油油的沼泽里。
这些环保意识,以及人和动物生存的矛盾,在《海洋》里更加突出。影片开头的动物画面里,就是在某个火山岛上,一只水蜥蜴瞪大了眼睛,惊恐地望着远方,一颗火箭正在发射升空。这些人类的活动,显然引起了动物的不安。
“这是一个完全真实的场面。”克鲁索向记者确认。水蜥蜴看上去像远古生物,其实他们一般生活在火山岛上。因为火山岛上没什么食物,原本是陆地生物的它们就必须进化到去水里去捕食,变成了水陆两生。很多类似的火山岛,也同时作为火箭的发射基地,所以它们的确能看到这些火箭升空的样子。
“这不是我们刻意做出来的对立场面。我想表达现在的环境变化太快,动物们都有些措手不及。”
表面看来,《海洋》每个镜头都可以拿出来当油画欣赏,像一部海洋歌剧,但总是有潜在的威胁不断袭来。海豹正美美地晒着太阳,鲨鱼就来了;鱼儿们正在自由自在地游着,渔网就悄悄地张开了。网里的鲨鱼被拖到岸上,几个人七手八脚地迅速把鱼鳍、鱼翅、鱼尾割下来。把浑身还在冒着血的鲨鱼重新推人大海。失去手脚的鲨鱼,像一块笨重的石头慢慢沉入海底,海水被染红了。
这个将近20分钟的过程,是整部电影最为血腥的段落。由于《海洋》的主要投资方之一美国迪士尼自然频道的施压,导演最终忍痛剪掉了这20分钟。比原版少了这20分钟的美国版《海洋》请来前“007”的扮演者皮尔斯?布鲁斯南配音,他用声情并茂的声音,复述了这个情景,却削减了影片原有的表达力度。
不过,观众还是看到了《海洋》中的环保意识。《纽约邮报》评论:“影片用美丽的影像,激发了人们对生态保护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