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吴冠中:永远活在自己青春里的人】

     2006年12月25日,“吴冠中2006年新作展”在北京百雅轩画廊开展,吴冠中先生在2006年间创作的60多幅艺术精品,给大众带来了艺术创新的享受。由于身体原因,吴冠中曾一度停止绘画,去年,又重操画笔,再添精品。这次展览引人注目的是其中的一些汉字作品。吴冠中长期关注中国汉字的造型、字体变化以及汉字与人间形象的亲疏因缘,探寻汉字形式上的深刻内涵。吴冠中表示,要写“活”汉字,给它艺术造型,让人们看到汉字的结构美。吴冠中的声名不仅仅在于他冠绝中国画家的艺术成就,还在于他同样冠绝的性情为人。“立功、立言、立德”这三样贤圣的标准在吴老身上得到完美体现,他还有什么可追求的,还有什么可惧怕的呢?如果他还在追求,还有恐惧,那么我们可以如此作结论:这是一个永远活在自己青春里的人。
  李可染先生对吴冠中的评价:“我看了你的画,害怕。你跑得远,我赶不上。”
  1950年,在巴黎,吴冠中与熊秉明等中国留学生,多次彻夜讨论是否回国。30年后,熊秉明出版了他的《日记摘抄》,在附记中他说道:“好像从那一夜起,我们的命运已经判定,无论是回去的人,是逗留在国外的,都从此依了各人的才能、气质、机遇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以不同的艰辛,取得不同的收获。当时不可知的,期冀着的,都或已实现,或已幻灭,或已成定局,有了揭晓。醒来了,此刻,抚今追昔,感到悚然与肃然。”吴冠中先生从油画创作向水墨创作转变,可以说是他尔后30年来新的画风的转型,因此那些作品被专家称为“里程碑式”的。
  吴冠中先生是在油画和水墨两个领域进行双向创作的画家,他称之为“水陆兼程”和“一把剪刀的两面”。油画和水墨的创作,有时上岸,有时涉水,“一把剪刀”时开时合,时轻时重,可单面切割,可合起作战。他在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上不断探索,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艺术成就。吴冠中先生的创作生命,在于他对大自然的写生……吴氏曾自述其写生经验如下:“我很少背着画箱出去碰见什么景就画。我总是先观察,跑遍山前山后,村南村北……然后在脑子里综合,组织形象,挖掘意境。这,称之为‘怀孕’。”这种通过视象刺激引发对自然的身心投入,当然是有别于生硬的摹写,也合于中国传统绘画的根本……在与自然接触之中,他竭力去寻找与之相应的独特的表现形式,同时牢牢抓住一瞬即逝的清新感觉。这种演绎手法倒是更接近现代的。他不再向往以北宋郭熙为代表的理想化山水传统的可游、可居的境界,也不拘于前人累积下来的技法规范。
  正如吴冠中宣称的,他也许在有意识地去努力将国画和西画相融合,但我们感觉他在作品中并没有有意识地寻求中西的结合,而是尽力做到水到渠成。当然他得益于生活在一个不同传统和形式被打破的时代。吴冠中现在可以在国画和西画之间自由往来。他不像其他中国艺术家那样,因唯恐丧失民族性而困惑。有一次,我问他是否也有过类似的困惑,他回答说:“当我拿起毛笔画画时,我就画国画。”就这么简单。
  吴冠中所走的这条在东西方艺术之间沉潜往复的道路,更为艰难,因为他所处的环境与历史,充满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复杂与尖锐。处在20世纪中华民族向西方学习的主流中,民族主义的声音又是如此强烈,吴冠中以一位先行者的勇气,奋力学习而不崇洋媚外,尊重历史而不陶醉泥古,努力汲取西方艺术的真谛,但在作品中呈现的却是中国人的方刚血气。熊秉明在讨论自己创作鲁迅纪念像的构想时,讲到鲁迅的文章中经常有铁的意象,以铁来比喻他所赞美的人物:“铁给人的感觉是刚硬的、朴质的、冷静的、锋锐的、不可侵犯的、具有战斗性的。”我想,这段话用来描述吴冠中的气质与性格,是十分贴切的。需要补充的,则是吴冠中与鲁迅一样,对亲人、朋友与学生,又充满火一样的热情与博大之爱。
  
  充满传奇色彩的《一九七四年•长江》
  
  吴冠中先生的重要作品《一九七四年•长江》沉睡30年后,被重新发现。这是2004年6月的重要文化新闻。中央电视台等媒体重点报道了这幅传奇作品的重现和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展出的热烈场面。
  《一九七四年•长江》长603厘米,高19.5厘米,是一幅画在纸上的油画长卷。它是吴冠中1974年与几位艺术家应北京饭店创作大型壁画之邀,赴长江写生3个月的创作成果。这次壁画创作因当时“批黑画事件”夭折,这幅作品被放置在杂物抽屉中,辗转迁徙30年并被淡忘。直到2004年春节期间,吴冠中长子吴可雨因找钥匙而偶然在闲置的抽屉内发现。
  令人庆幸的是,虽然30年时光流逝,油画纸背发黄易脆,但画面油色尤鲜,仿佛新作。经精心设计,这幅长卷被托裱在六块对接的纸板上,纸板最长的125厘米,最短的52厘米。画面竟完整无损,如同“躺在摇篮里30年的婴儿”(吴冠中先生语)。
  《一九七四年•长江》是吴冠中先生的精心之作,被他自己认为是具有代表意义和纪念意义的作品。吴冠中先生说:“我作长江,整体从意象立意,局部从具象入手,此亦我70年代创作之基本手法。江流入画图,江流又出画图,是长江流域,是中华大地,不局限一条河流的两岸风物,这样,也发挥了造型艺术中形式构成之基本要素,非沿江地段之拼合而已。”它是吴先生70年代艺术实践的总结,是现代油画版的长江万里图。作为红色经典时代的异数,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占据一个特殊的地位。
  “怜子如何不丈夫”,在吴冠中的思想与艺术中既具有对科学理性的推崇,又充满了对自然、人类和生活的热爱。
  吴冠中先生数十年来历经坎坷而又苦恋家园。1950年,留学海外的吴冠中放弃在法国继续学习的机会,毅然回到新中国的怀抱,参加祖国的建设。吴冠中先生深爱着他的祖国和人民,他的艺术精品在生命的晚年又一次献给了国家,体现了他的高尚情怀。
  吴冠中先生生活简朴,不尚虚华。他的作品在国内外艺术市场屡创高价,其捐赠行为堪称义举,而吴冠中子女对他捐赠的全力支持,令人感受到吴冠中先生作为一位老教育家在子女教育上的成功。
  除了绘画方面,先生更是写得一手好文,他曾经写下过创作《鲁迅故乡》的隽永文字,“就在历史博物馆作《三峡》期间,陆燕生同志约我为鲁迅博物馆作一幅《鲁迅故乡》。我非常乐意于作《鲁迅故乡》,由于崇敬鲁迅,也由于恋念乡情,绍兴和宜兴是如此相仿。这之前,我已两次专程去过绍兴写生,1956年还曾住在鲁迅故居的厢房里,夜深悄无人影,肃静中也许会听到灯下写作中鲁迅的一阵咳嗽,墙上会显现他偌大的背影!后来我又坐船到安桥头、皇甫庄,坐汽车到孕育过贺老六的山区上旺……我跑过绍兴的不少小镇,所有的河流、小桥、人家都吸引我,画不尽江南村镇,都缘乡情。有不少读者喜欢我的江南画面,说我偏爱江南的画家,我自己感到也确是如此。”
  “怜子如何不丈夫”,在吴冠中的思想与艺术中既具有对科学理性的推崇,又充满了对自然、人类和生活的热爱,如同林语堂对苏东坡的评价:“他一生的经历,根本是他本性的自然流露。生命毕竟是不朽的、美好的,所以他尽情享受人生。”对吴冠中来说,在外人看来是如此艰苦卓绝的艺术旅程,正是他对人生的享受。他将一生的所感、所思、所悟,都凝聚在自己的画作中,他的作品焕发着人性与智慧的光辉,使我们这些后来者在他的作品中受到美的洗礼,能够换一种新的眼光去观看自然,享受生命给予我们的美好。
  
  吴冠中先生简介
  
  吴冠中,笔名“荼”,中国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散文家。1919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现任全国政协常委、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1942年考取公费留学,次年赴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深造。1950年回国,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北京艺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系及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数十年来历经坎坷,苦恋家园,在致力于油画民族化与国画现代化的不断探索、创新中,创作了大量的绘画艺术作品。
  曾于北京中国美术馆、香港艺术馆、大英博物馆、巴黎塞纽齐博物馆、美国底特律博物馆、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印尼国家展览馆及台湾历史博物馆等处举办个展数十次,已出版画集、文论集、散文集70余部。1990年获法国文化部最高文艺勋位,1993年获巴黎市勋章,2002年3月入选为法兰西学院通讯院士。
  吴冠中先生是当代享誉世界的艺术巨匠,其油画和水墨画在市场上都显现出强势,接连创下在世画家纪录:
  1989年5月,水墨画《高昌遗址》在苏富比拍卖中以港元187万元售出;1990年3月,油画《巴黎蒙马特》在佳士得拍卖中以港币114万元售出;1991年11月,水墨画《交河故城》在苏富比拍卖中以港币260万元售出;2004年11月,油画《北京雪》在“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上以人民币390万元成交;2005年5月,水墨画《黄土高原》在北京“2005年中国荣宝斋春季拍卖会”上,以人民币1870万元成交;2005年11月,丈二幅水墨画《鹦鹉天堂》在北京“保利国际拍卖公司2005年秋季拍卖会”上以人民币3025万元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