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只是世界制造业生产链中的重要“车间”,还远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 2007年可谓中国对外贸易的丰收年,这一年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额突破2.1万亿美元大关,位居世界第三,中国成了名副其实的制造和贸易大国。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际分工格局和产业转移趋势更加明显,中国凭借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显著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致使大量的跨国投资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并促使中国快速成为世界主要的制造业加工生产基地。
仅从对外贸易总的规模和数量来看,中国不仅在一些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保持了传统的比较优势外,还在一些加工贸易特征明显的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上表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然而,30年来改革开放和对外贸易规模由大到小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依赖低成本优势的数量扩张型贸易增长方式不仅会导致贸易条件恶化、贸易利益受损,而且会陷入资源不断枯竭和环境持续破坏的困境。
从长期来看,贸易竞争力提升不可能仅仅依靠低成本的数量竞争优势维持,贸易竞争力的最终获取要依赖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从国际产业链分工的低端水平向高端迈进,真正的竞争力不仅仅体现为出口数量的多少,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依赖优越的产品品质和品牌获取更多的贸易利益。重要的不是出口了多少,而是出口什么。
贸易摩擦频繁
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走的是一条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过度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而忽视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资源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如纺织、制造、矿产、石化、建材等行业的迅猛发展为经济的快速增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中国的单位GDP.能耗比发达国家平均高出40%以上,产生的污染更是发达国家的几十倍。规模巨大的“中国制造”快速增长实际上是以极大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恶化为代价的。中国的生产每年消耗了全球30%的煤炭、50%的水泥、30%的钢铁、15%的木材、13%的电力、8%的石油,但每年创造的GDP却只占全球的4%。多数的出口行业废水、废气排放量和固体废物产量不断增加,环境污染呈现不断恶化的趋势,严重制约和影响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以量取胜,低价竞争是中国产品出口的一个主要特点,2005年中国出口177亿件服装,平均每件服装价格仅为3.51美元;出口60亿双鞋,平均每双鞋的价格不到2.5美元,长期以价格优势为手段参与国际竞争一方面造成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不断,中国已经连续12年成为全球发生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据商务部的数据统计显示:从2001年到2005年期间,世贸组织成员对中国发起和仲裁的贸易救济措施分别为379件和297件,目前全球每7起反倾销案件中就有1起涉及中国,每年约有400亿~500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受此影响。
另一方面,中国出口产品的低价格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生产要素和资源定价改革滞后而人为的压低价格、国内同行业的无序恶性竞争以及劳动力长期处于相对过剩的状况而不得不接受低工资水平而换来的。尽管中国的各类制成品在世界市场的份额不断攀升,但我们出口产品的贸易条件处于不断恶化的趋势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贸易条件不断恶化的直接后果是国民福利和国内资源的无偿转移,市场并没有换到多少技术,经济增长也没有带来较多的人民国民收入的增加,如果再考虑到由此造成的环境损失和成本,出口迅猛扩张虽然对经济的快速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为此付出的代价也异常昂贵。
品牌缺失:制造业与贸易大国的品牌“短板”
品牌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的集中体现,是展现一个国家实力和整体形象的强烈信号。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的研究发现,“国家品牌”对一个企业或产品的品牌成功贡献率达到29.8%。
在2007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上,美国占据500个世界品牌中的247个,所占比例达到49%。法国以47个品牌位居世界第二,日本以43个品牌位居世界第三,而全球制造业大国中国只有12个本土品牌入选。据联合国工业计划署统计,全球著名品牌的数量占全球品牌的数量虽然不到3%,却拥有世界40%以上的市场份额,名牌产品的销售额占全球产品总销售额的比重在50%以上。
我国各类进出口企业中拥有自主商标的不到20%,全国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量的比重不足10%。以纺织业为例,中国是纺织品出口大国,但50%的服装是采取来料加工的方式出口,30%以上由进口商提供商标、款式,进行来料加工,自主品牌出口只占10%左右。从品牌的销售规模来看,进入世界品牌评价体系的品牌销售规模平均为23.6亿美元,而中国60个著名品牌的平均销售规模则只有3亿元人民币,60个著名品牌的出口额占全国出口额的比重仅为6.75%。
作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中国有200多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由于缺少技术和品牌等核心竞争优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卖不出价格,很多产品都必须以“贴牌”的方式生产,拥有强大制造能力的中国制造业却没有较高的增值和盈利能力。一套西装如果在国内的生产成本为500元人民币,贴上中国的本土品牌销售,商家的售价能够达到2000-3000元人民币就很满意了,如果贴上世界顶级的品牌,在发达国家的市场售价却可以高达3000美元以上,相差10倍左右!薄熙来部长曾形象地比喻为,中国出口8亿件衬衫获取的利润才能购买一架A380客机,这就是品牌的差距。
不仅如此,品牌缺失成了中国企业做大做强、走向国际市场的软肋和桎梏,由于中国的产品单纯以低价优势取胜,多年来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使很多西方的消费者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观念:中国制造=低价格、低质量。面对来自拉美及周边国家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国制造依赖低成本优势的发展空间正日益萎缩,如果中国制造业仍然停留在简单的贴牌加工生产层面,满足于微薄的加工利润,中国制造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终将沦为全球产业价值链的最底端。
如何尽快培育自主品牌,提升核心竞争能力,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是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2007年2月,商务部发布了《中国品牌发展报告(2006)》,报告认为中国目前正处于品牌提升的阶段,但中国的品牌发展的总体水平相对与我国经济和贸易发展程度滞后,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品牌的知名度不高、品牌的资产价值有待提高、品牌的国际化进程缓慢、品牌的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缺乏先进的品牌理念、缺乏品牌的长远经营战略、品牌资产运作不够成熟、缺乏品牌危机的管理经验。
“车间”而非“世界工厂”
加工贸易作为我国对外贸易最主要的贸易方式,经过多年发展,其生产环节的技术含量不断提升,但总体上来看中国的加工贸易仍然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层次,增值率提升缓慢,获取的贸易利益有限,并且存在区域过于集中;经营主体过于单一、模式结构相对滞后等问题。
首先,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加工贸易增值率出现了上升的趋势,但增值率一直徘徊在50%左右,增值状况并不理想。随着加工贸易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所占比重不断提升,理论上中国加工贸易的增加值应该不断扩大,但事实上无论在劳动密集型行业还是高科技行业,中国加工贸易的附加值增长率都很缓慢,某些部门甚至还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在整个加工贸易价值链中,中国企业主要从事的是零部件和原辅料的初级加工、装配等劳动密集型环节,加工贸易技术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较低。中国制造只是世界制造业生产链中的重要“车间”,还远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
从中国加工贸易经营的主体来看,目前外资经营的加工贸易已占中国加工贸易的85%左右,这种以外资企业为主的加工贸易方式导致的结果是加工贸易的配套主要是在外资企业间进行,人员流动也主要发生在外资企业之间,产业关联和技术溢出效应有很大的局限性。由于外资企业完全掌握了市场和销售渠道,严格控制关键技术,把技术和产业开发能力大多留在境外,中方只参与简单的加工组装环节,获得利润比例很小,难以提升技术水平,阻碍了国内产业技术结构的升级。
从加工贸易的模式来看,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仍然是中国最主要的两种加工贸易模式,这两种模式的共同点基本上都是由外商控制市场,控制中间产品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而且挤占了国内的出口配额,造成虚假的贸易顺差;由于原产地规则,容易引发贸易摩擦。另外受外商控制,经营风险较大。不仅如此,这两种加工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对加工贸易发展的制约,忽视了加工贸易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使加工贸易的外向循环和国内产业循环难以形成有机的联系,阻碍了加工贸易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从加工贸易的区域分布来看,中国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仅广东、上海、江苏、山东、福建5省市的加工贸易占中国加工贸易的比重在85%以上,但东部地区从加工贸易获取的经济利益未能有效地扩散和辐射到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反而将中西部地区有限的资金、人才、资源等生产要素大量吸走,在东部地区没有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顺利转移到中西部地区的条件下,中西部地区只能模仿东部地区进行自主的产业结构高度化转变,造成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同构”,导致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妨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