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完善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的指导意见》,取消传统的煤炭订货会,政府退出煤电谈判,不再集中安排煤炭供需双方“集中衔接”,采用“网上汇总”的方式,价格由双方自主谈判,并明确指出“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都不得规定企业的衔接方式,不得强制企业集中衔接”。
按照惯例,煤炭订货会每年12月开始,由国家发改委部署相关事宜,12月底或者1月初,煤炭、电力、钢铁企业参加一年一度的煤炭衔接会,进行合同汇总和落实火车等运力。由于全国约六成的电煤用量,是通过行政指导下的全国煤炭订货会签订合同来确定价格的,因此煤炭订货会年年都是电煤市场关注的热点,也是煤、电双方为新一轮电煤合同定价而博弈的“主战场”。近年来,随着煤炭市场逐步放开,煤炭订货会虽然改称煤炭产运需衔接会,要求企业自主订货、行业汇总,但是,集中订货会出现企业抱团对峙,使得双方谈判僵持不下,每年的衔接会变成“吵架会”,也容易被外力所干预,最后往往由国家发改委出面,确定最终交易价格。
2009年初的衔接会上,发电企业提出,在2008年年初价格基础上,电煤重点合同价格下降50元/吨,煤炭企业则提出涨价100元/吨左右的要求。由于双方预期差距悬殊,华能、大唐、国电、华电、中电投等五大电力集团离场。此后,煤电企业双方又进行过多次衔接,国家发改委也向双方提出过多套协调方案,但僵局一直未能打破。原先计划经济体制下所产生的煤炭订货会越来越显得不合时宜。
此次政府退出煤电谈判,取消煤炭订货会,标志着我国煤炭市场化改革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而新的订货机制则更有利于电煤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企业之间的谈判也更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出于敦促双方提高谈判效率、保证电煤稳定供应的考虑,国家发改委将2010年电煤谈判的时间框定在30日之内,这意味着自2010年起,电煤谈判将要在1个月的时间内集中完成。
此前,为了解决煤电矛盾,国家有关部门曾商讨过多种方案,包括整合煤炭资源、调整电力供应价格等。但是,由于涉及面太广、情况太复杂,这些方案或没能付诸实施,或没有取得理想效果,电、煤之间的矛盾也一直没能得到有效解决。2009年3月,国资委对大唐集团等三家央企进行主业调整。其中大唐集团的主业在原有的“电力生产、热力生产和供应”外,增加了“与电力相关的煤炭资源开发生产”。煤电两大行业尝试新的合作方式,即煤电之间通过资产互换,如电厂换煤矿,实现煤电联营。把煤矿和电厂放在一个企业中,可以节约煤矿和电厂之间的交易成本,但是这种方式无法改变电价形成机制,无法解决“市场煤”和“计划电”的矛盾,只能使外部矛盾内部化。解决煤电矛盾的方法是继续深化市场化改革,逐步完善上网电价、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形成机制,理顺煤电价格关系。通过竞争、通过竞价上网、通过打破电网及电厂的垄断,使电力产品的价格更合理、更科学。
受天气因素及下游经济需求复苏的影响,2009年四季度煤炭价格大幅飙升,尤其到年底阶段,电煤价格更是屡创新高。秦皇岛海运煤炭市场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15日,发热量5500大卡的山西优混煤最高价已涨到每吨750元,同比涨幅达35%。在此背景下,新一轮的电煤谈判中,煤炭企业占据上风,业内估计2010年电煤价格上涨至少5%。在新的煤电谈判格局下,煤炭企业掌握着煤电谈判的主动权,十多家重点煤矿提出涨价要求,无悬念,预计2010年煤价上涨幅度在5%-8%左右,更有乐观预计达到10%。
随着近年来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快速推进,煤炭产业集中度持续提高,煤炭企业市场控制力不断增强。2010年传统煤炭主产区山西省将继续处于资源整合阶段,预计煤炭产量增长有限,煤炭供需的结构性问题或将更加突出。2010年将是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具体实施年,在整合主体与被整合矿井签订整合协议后,资源整合主体将全面进驻被整合矿井,对矿井进行改扩建、提升矿井技术水平和安全生产水平,煤炭产能不会很快释放,这将使我国传统的煤炭主产区山西省的煤炭产量增长受到一定影响。
由于2010年山西省原煤产量增长有限,全国煤炭生产重心将会进一步西移,2009年下半年逐步显现的国内煤炭供给结构性失衡或许将会更加严重。再加上短期内陕西、内蒙古、宁夏等省区铁路煤炭运输瓶颈将继续存在。这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中东部地区煤炭供求矛盾,从而进一步支撑市场煤价格。供求矛盾加剧的预期和坚挺的市场煤价格也将进一步给煤炭企业谈判增加筹码。
此外,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进一步好转,2010年国内煤炭需求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加之2010年国际煤炭市场供求情况可能不会像2009年这样宽松,国际煤价低于国内煤价的状况将发生改变,依靠加大海外煤炭采购力度来平抑国内发电燃煤成本的可行性将大大降低。
姜鑫民:国家发改委能源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