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隐于海:大隐住于朝,小隐入丘樊

  10月4日,伦敦,为期十年的海洋普查计划发布了第一份正式报告。我们终于可以与这些从未出过深闺的邻居见面,并赞叹于其多样性和生存本领。      尽管人类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才是地球的主宰者,但不要忘记,这颗蓝色星球上有四分之三的面积都被海洋生物占据着。对于这些深海的邻居,我们了解甚少。
  从2000年开始,一项会聚了82个国家的两千多名科学家、耗资5亿美元、历时10年之久的“全球海洋生物普查计划”(The Census of Marine Life)启动了。它将全球所有地区的海洋生物资料会聚到了一个信息源,并开放给公众查询,只要登陆COML或PLoS One的官网,都可以查询到。
  这项全球普查刚开始时,科学家们了解和记录的海洋微生物大概只有5000多种,如今,他们已经得到了23万种海洋微生物的基因序列,仍有数百万种复杂的海洋生物留待发现。这些新发现中,有许多来自于人类从未勘测过的海域,比如南极,还有几千米深处漆黑的海域,它们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全新而绚烂的海洋世界。
  迄今为止,普查告诉我们,鱼类占海洋生物约12%,而其他容易识别的脊椎动物――鲸鱼、乌龟、海豹等等――只占生活在海浪下生物的2%。海底真正数目众多的是令人毛骨悚然的爬行动物;近40%已确认的海洋物种是甲壳纲动物和软体动物――蟹、虾、鱿鱼和海蜗牛之类的东西。水母以及海葵和珊瑚是刺胞动物的组成部分――约占总数的5%。
  普查继续收集着有关可能出现在科幻小说中的无数种生物的图像和数据。无论是儒勒?凡尔纳还是艾萨克?阿西莫夫都不可能正确描述“雪人蟹”的形状和构成。它有瓷器般光滑的精致甲壳,前肢比身子还长,上面裹着看上去如姜黄色皮毛的“袖子”。
  但这项普查也揭露了另一个问题:由于人类的活动和环境变化,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最大海洋区的物种数量已经减少了50%以上,而许多种鲨鱼减少了90%。曾经辉煌的地中海、中国海域和墨西哥湾,已经沦落为生物多样性最危险的地区。
  正如项目负责人之一Miloslavich博士所说:“在国际范围内共享研究成果和数据,有助于我们尽快地发现更多物种,但我们还是得尽可能提高效率,不然,很多生物等不到被我们发现,就已经灭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