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周末,我总要揽下家里买菜的活儿,一来是为了到热闹的农贸市场散散心,挑些自己爱吃的;二来可以通过观察菜价,感受一下民生的冷暖阴晴。 这几天,菜地里又蹦出不少新闻:山东白菜2分一斤无人问津,菜农欲雇人扔菜;郑州20斤芹菜只值一个烧饼钱,种植户无奈拿来喂鸡鸭;北京油菜跌到5分一斤,农民为省人工成本成片铲掉;济南菜农韩进的自杀无疑是悲剧的高潮……
白菜6毛,芹菜1块2,油菜1块5。家门口的农贸市场里,这些菜的价格和往常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我也没有体会到“菜贱”带来的实惠。
“菜贱伤农”,伤人性命。于是,在农业部、商务部等部门联合部署下,一场解决卖菜难,治理低菜价的攻坚战就此打响。而就在两个多月前的春节前后,由于菜价高企,市民菜篮子沉重,同样是农业部、商务部等部门联合行动,想方设法“平抑菜价”。
一方面是农民面临卖菜难,期待好价钱;另一方面是市民抱怨菜价太贵,要求“平抑菜价”。两相对比,使悲剧又染了些喜剧的色调,发出黑色幽默的荒诞味道。
如今,处于销售终端的菜价仍然不低,期待平抑,而种植前端的菜价却同样需要用行政手段来治理了。甚至有网友号召人们多吃蔬菜,直接到田间地头购买“爱心菜”。
“蔬菜难搞,不多就少;多了就烂,少了就吵;不多不少,很难凑巧。”这是蔬菜圈儿里很流行的一句顺口溜,却也是目前我国蔬菜市场形势的真实写照。菜少了、贵了,市民吃不消;菜多了,贱了,农民搭了劳力还赔钱。
如何走出“菜贵伤民,菜贱伤农”怪圈呢?在我看来,需要做到如下三点:
一是降低农产品公路收费的标准。有数据显示,全世界82%的收费公路在中国,流通成本占(物价的)50%-70%;国内物流总成本占到了GDP的21.3%,而发达国家仅为10%左右。一个令人相当困惑的例子说,1公斤货物从上海到贵州通过公路运输需要花费6元到8元人民币,而从上海通过海运到万里之遥的纽约却只需花费1.5元人民币。不降低公路收费的标准,销售商和菜农恐怕这一年中都要为“公路”忙乎。
二是解开“捆”在菜价上的费用。以前只听说过商场超市里收取供应商的“进场费”,却不知道原来蔬菜批发市场也在收“进场费”。而且,不止“进场费”一项,“捆”在蔬菜上面的还有卫生费、管理费、露天交易车位费等等。有人算账说,光是将这些杂费减免下来,就能为蔬菜降低25%的成本。由此可见,要是将那些乱七八糟的费用剥离掉,便宜的大白菜也不会没人收购,百姓餐桌上的菜价还将更加便宜。
三是给菜农参与定价的话语权。农业生产长期存在的分散经营行为,使菜农成为不折不扣的弱势群体,处于农业产业链的底端,“受伤的总是我”。蔬菜种植基地的蔬菜批发给中间商,其价格是非常低的。经过几道手续,到零售终端面对消费者时,却出现价格翻番的现象。这期间大部分利润,跟菜农没有丝毫关系,他们甚至连种植成本都收回不了。显然,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实施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经营、促进产销对接、培育行业组织,让菜农在市场中享有定价话语权。
菜价怪圈,折射出我们在农产品的生产组织、引导和市场预判方面的多重缺位。产销都靠行政手段,临时性救急方法,避免不了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尴尬。从长远来看,我们要从建立长效机制出发,统筹资源,去除推动菜价两头失衡的人为因素,采取扶持增强菜农议价能力、降低流通运输成本等多种手段。只有让农民的菜园子无忧,才能做到让老百姓的“菜篮子”真正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