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道临塑造的李侠是一个有诗意的革命者,他信念坚定、严格自律,同时温柔内敛、含蓄蕴藉。这样的诗意一旦被摧毁,几乎毫无修复的可能性。不知是幸还是不幸,我们恰恰见证了它的消逝。
黄宗江说,孙道临是一首诗。
这是确实的――那个眼神里充满热情和睿智,举手投足蕴含着无法模仿的书卷气的,诗一样的孙道临呵,那个青春年少经常写诗,人到中年常演书生,桑榆晚景又时时吟诗的孙道临呵。“活着,还是不活,这是个问题……”丹麦王子的犹豫、迷惑、愤怒、热烈,诗思的缠绕与喷发,经过他的率性吟咏乃臻不朽之境,这与其说是奇迹,不如说是因缘际会:莎士比亚、卞之琳、陈叙一、孙道临――千真万确的白金组合呵。而在这个环链中,致命的“输出”一环,落实于曾经在燕京大学潜心研读莎翁剧作的孙道临的唇齿之间,虽为人事,岂非天意!
而今,斯人已殁,诗心不再。网间众人不约而同地借用《永不消逝的电波》这个标题传递自己的怅惘。然而“永不消逝”只是梦幻般的期许,谁让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消逝的年代,借用2007年轰动一时的某省高考作文题,无论愿或不愿,大家都“行走在消逝中”。
现在出现了各种新编的、改编的地下党题材电视剧,我也看了不少。但是看这群青春靓丽的男女演员,眉宇间总觉缺少点什么。孙先生的逝世让我恍然忆起久违了的李侠:当王心刚扮演的特务带着小特务们围拢来的时候,他凛然地微笑着打出最后一串电码:“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这种既属于军人又属于知识分子的大无畏的气概,正是没有经历过人世沧桑,在学养上又有所不逮的青年演员无法模仿,亦无从模仿的。同样的气概和风度,也是后来那些以“高大全”自命的宫廷宠儿、全民偶像们无力企及的。它直接来自孙道临和他那一代电影人(也是文化人)的心性,所以无从复制;又在此后不久的“三突出”年代里被压抑、被抵制、被扼杀,所以很难重现。孙道临塑造的李侠是一个有诗意的革命者,他信念坚定、严格自律,同时温柔内敛、含蓄蕴藉。这样的诗意一旦被摧毁,几乎毫无修复的可能性。不知是幸还是不幸,我们恰恰见证了它的消逝。同样消逝的还有属于华先生(《乌鸦与麻雀》)、高觉新(《家》)、萧涧秋(《早春二月》)――当然,还有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优雅和诗意。
翻开孙道临的遗著《走进阳光》,字里行间洋溢着他对电影、对人生、对诗的热爱,文字恰如书名一样温暖。最令人惊诧的是写于1939年至1941年的九首新诗,风格恰在新月和九叶之间,声韵协畅又略带涩味。随便抽取一首:“时间是一辆蓝色的、静默的车/停在种着各样枯萎树的阶下/月亮无谓的缩小着它底形状/等候那卷挟寒瑟而来的舞者……”(《寒瑟中作》)说什么呢?读了这些,谁还能说我们现在的若有所失是庸人自扰呢?那么,在这半个多世纪里,我们失落的究竟是些什么呢?
我从小迷恋孙道临的声音,2003年终于得偿夙愿,在商城剧院现场听了一次孙先生的朗诵。篇目是白居易的《琵琶行》。那天我们到得比较早,远远地看见西装革履的孙道临缓步而来,犹疑片刻没有趋前打扰,不料剧场门口竟起了小小的风波,原来年轻的检票员不认识老者,不让他进去……演出时,孙先生是压轴(倒第二)。他颤巍巍地上台,清泠泠地开口,先介绍伴奏的演员:“是秦毅,不是秦怡”,如假包换的冷面滑稽,荡起欢笑一片。“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唉,江浸月……”诵读声起,全场肃然。老人运气调息明显不如从前了,但是那特有的清亮音色中透出的诗人气质令人叹为观止。我听过不少版本的《琵琶行》,唯有他在长诗的每个段落处用重复的方式作了强调,分别是“别时茫茫江浸月”、“添酒回灯重开宴”、“说尽心中无限事”;也唯有他在重点语句处作了重复处理,分别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其实,在诗句念诵间过多地作语词的重复有时候是会影响接受的,但是孙道临的这种处理却和全诗意境达到了浑成,这除了艺高人胆大之外,我想,还因为他已经完全吃透了这首诗,也完全摸清了所谓朗诵的?奥吧。
孙道临先生晚年,致力最勤的一件事,就是在上海组建“孙道临朗诵艺术团”,虽未果,但是其情可感,特别是他最近几年的病痛间接地缘起于那场沸沸扬扬的广告官司,这令他的溘然长逝越发令人痛惜。那本来是被误认为一次公益性质的朗诵活动。此事原委,借用我刚刚购得的梁波罗散文集里的话,便是:“从不做广告的他(指孙道临)被浙江一家药业公司的侵权行为所激怒,此事令他心力交瘁,往往‘震怒’难以自控,他觉得此举是对他人格和尊严的侮辱,这是我与他接触几十年来从未看到过的。虽然历时三年,最后以我们胜诉告终,但对他精神的打击和健康的摧残,远非经济可以补偿的。”我最近几年也被商人陷害,在打一场无头官司,所以深知官司确实是可以打击和摧残一个健康人的,更何况那样一位一生与人为善的垂暮老者!
也许这已经是一个容不下诗的时代了,所以才会发生这样阴错阳差的对诗的误读(一方借朗诵之名行广告之实,另一方被蒙在鼓里;一方心安理得,另一方震怒而心力交瘁)。但是,也唯因其是一个容不下诗的时代,故诗人之死大概也算死得其时,死得其所了。
前天早上,听到孙先生逝世的消息后,我马上以短消息告知了远在北京过冬的苏秀老师。不久,收到她的Email:“在道临那一辈人中,50年代前进入电影界的,如刘琼、金焰、赵丹都走了。建国初期的青年才俊,如今都已进入耄耋之年。这一代人的一生中,既有风风雨雨、阴霾满天的日子,也有碧空万里的时候。就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这是豁达如苏老师的人生感言。但在我们这些影迷心里,总感觉历史和时代亏欠了他们太多,且都是无法偿还的孽债。这一代电影艺术家伴随中国电影和戏剧成长,百年影史漫过他们的人生,将他们整个儿覆盖。但这又是怎样的一百年啊!这些百年影史最光辉的名字:石挥、刘琼、金焰、赵丹、孙道临……他们无一不曾受过时代的讥嘲和捉弄,现正面临着被后生晚辈彻底遗忘的困境。――我不就目睹过朗诵会的剧场工作人员不认识孙道临的事件吗?这次悼念活动期间,又见某门户网站赫然将电视剧《家春秋》林达信陈晓旭的剧照误认作孙道临黄宗英……
现在,孙道临走了,独属于他的那种诗的优雅和清脱再不能见了,唯愿曾受过他的启蒙和感动的人们,多多告诉后人,人间曾有孙道临。